标签:
杂谈 |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调动全体组员的积极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组长一人制、“终身制”,显然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是学习过程中的全员性,少数优等生把持的现象不利于全体学生发展,也有损于教育的公平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全体学生都参与的有效性,是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充分发展的有效性,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达到最优化的有效性。其评价的最重要的超标准,简单概括就是“四个人人”:即“人人都参与,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展示,人人有收获”。
要做到“四个人人”,首先就是小组分工的问题,只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具体分工,才可能让人人都能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
在一次教师培训中,我曾经向老师们建议在学习小组内分科设组长的建议,这样就有可能让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有“官”可当、有事可做。近日,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有的受训教师想按照这个建议去做。
今天,阅读《高效课堂问题与诊断》一书,在《合作交流有效性》这一章节,谈到了组内成员分工明确一事。文中是这样表述的:
大组长,也就是小组的一号同学;保证小组高效率的学习,保证每个成员明白该做什么,保证各司其职,帮助化解争端,提出下一步的建议;负责讲解疑难,帮助同学快速的完成任务等。
二号同学为纪律组长,教给学生学会用两种声音说话,一种用于小组讨论,这种声音的范围是“20厘米的声音”;另一种是“全班的声音”,是指一个学生说话时全班都听得见的声音。
三号卫生组长,负责安排监督本组的值日,小组内的个人不卫生和小组的环境保持。
四号为作业组长,负责各学科作业的收交、发放、检查,并将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学科课代表;课代表再将全班作业的完成的质量、数量情况报给本学科教师,并量化在各小组评价中;科任教师在批改守作业以后,对各组及同学进行评价。
五号为艺体组长,音体美的课堂及作业完成、阳光体育的到场及秩序、成绩统计,校内、班内文体活动的组织安排等。
六号为记录员,负责各项成绩的记录、材料管理、周成绩汇报等。
我们可以从这段文字中捕捉这样的信息:一是小组的大组长负责小组管理的全面工作;二是小组内的成员人人有事做;三是小组管理形式与班级管理形式基本相同,学习、纪律、卫生、作业等,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四是设综合性的学科组长,比如音体美学科的艺体组长。五是任课教师评价和课代表评价相结合。我觉得,这种学生学习小组的分工模式可以借鉴,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班级和学科的实际进行运用。
这样的小组管理,就不仅仅限于教学方面,可以拓展到德育和班级全方位的管理,使得小组合作成为学校和班级管理的有效形式。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管理中,把评价机制引入小组合作,用评价的这个杠杆来撬动管理,来激发每个小组和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激活小组合作学习和小组管理,向着健康的轨道上有序发展。使得小组合作真正成为教书育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和有效途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