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论孔子的学习观(十一)因材施教

(2011-04-22 10:43:46)
标签:

孔子

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

杂谈

分类: 百草园

文/ 静水

 

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个要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所提高的是全体学生的素质,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是让全体学生主动发展个和性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要因材施教;没有因材施教,就不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是由孔子提出并在教学中付诸实践的。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因材施教的实例比较多,但比较精典的还是他与子路、冉有和公西华三个弟子的对话。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这段对话是这样的: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这一实例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把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同时,孔子把中庸思想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

孔子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的教学思想,同样也是他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的理论上的概括。就如他所说的一样:“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他的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我们现在在课堂教学中所提出的“分层指导、分类推进”和“分速教学”的教学策略,就是孔子的这一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因材施教的思想,是孔子对教育的重大贡献,对古今中外的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并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一教育思想也必将会对未来的教育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