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寺庙:圆通寺

标签:
大同的寺庙西伯郎曾强圆通寺 |
分类: 散文 |
圆通寺
http://p2.so.qhmsg.com/bdr/_240_/t01c99bb19977458737.jpg大同唯一坐南朝北的寺庙
寺庙一般都坐北朝南,或如辽代寺庙坐西朝东,但请大家注意,圆通寺寺庙最特殊,是坐南朝北!这是大同地区唯一一座坐南朝北的寺庙建筑,在全国应该也很罕见。
有专家认为,这与寺庙在清初重建时被赋予的主要使命有关。即重点是作为超度亡灵的道场。也有人认为,圆通寺本因为“南山之宗”而建,所以以南为尊,坐南朝北。
多尔衮屠城与圆通寺
清朝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正月,已经降清的大同原明朝守将姜骧,复又反叛。睿亲王多尔衮率二十万大军前来镇压。七月城破后,随即大同遭到血腥屠城。除寺庙僧尼道士外一律斩尽杀绝、鸡犬不留。将烧毁后的各官衙府署废墟,再挖地数尺以惩“地罪”。所以大同至今还有“烂衙门”这样的地名称呼。又将明代大将徐达建得大同城墙原四丈二尺铲低五尺留下三丈七尺,名曰“斩城问罪”。 还下令把大同府治和总镇署移到阳和(今阳高县),县治移到西安堡(今怀仁西北),彻底“废”了大同。还降罪雁门关以北、大同周边地区的民众,三年内不致仕,不录官。清兵将这座始建于春秋时代的历史古城几乎毁坏殆尽。这就是清初大同带着浓浓血腥味的两桩重要史实:“姜骧之变”和“多尔衮屠城”。
此时的大同城,已是一座人烟稀少,荒废不堪,野兽出没的荒城、孤城。
又经约五年的废弃衰落,大同总督马之先、总兵彭有德、知府曹振彦(曹雪芹的高祖)等人上疏朝廷,大同才复城移治。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下旨在大同城内先建一宏济司(寺)施放粮食,召百姓回归。并在上华严寺大雄宝殿背后的寺庙菜地建立了这一座圆通寺,以纪念那些被赶尽杀绝的大同军民。
圆通两字出自佛经“重诸圆而通一体之精髓,以无上之净戒而宏其法,以利其生”。
也就是说,圆通寺建造初衷,就是安慰和收容那些惨死的游魂野鬼,以平息大同城内残存的戾气,厉气,和怨气,达到平和吉祥的人居效果。
圆通寺香火旺盛之谜http://p3.so.qhmsg.com/bdr/_240_/t01397d13099187b84d.jpg
大同香火最旺盛的地方之一,就是圆通寺。
其实,圆通寺从建庙那天起,香火就很旺盛。
清代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俗称鬼节日),圆通寺就大开庙门七天,焚香念“往生经”,以超度屠城死难军民的亡魂。并以此来感化汉民,笼络人心。当时,全城满汉府县诸官员都来寺拜祭亡魂。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大同人到圆通寺焚香祭祖往生先辈的风俗习惯。
在清朝,圆通寺还相当于驿站,是十方游僧及蒙古佛教徒每年朝拜五台山经过大同的首选挂单住宿之地。
清朝后期到民国,此风稍微淡了些,可开坛传戒,依旧盛极一时。http://p3.so.qhmsg.com/bdr/_240_/t015a9dc1b6ee936ec3.jpg
如今,传统依旧,人心不改。人们恭敬先人,祭奠祖上,抚慰心灵,就需要一个最能表达而且可以表达念想的地方。圆通寺充分利用寺庙节日,举办酬神、求神、慰灵、还愿、达望、尽善等活动,最大限度活跃和激发民间信仰,把信仰变成一种孝文化、善文化、和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终极追求。
圆通寺经常行善布福,多行善举,泽被百姓。如正月初八“游八仙”庙会,庙里庙外人山人海,几乎从零时起,人们就争相进庙,焚香叩拜祈福平安。寺院还组织晋冀蒙三地信众,每年定期举办各种大型“放生”活动。他们每年的“腊八”施粥等活动,也都吸http://p4.so.qhmsg.com/bdr/_240_/t01882cc16bc644a72e.jpg
圆通寺主持妙云法师心驻佛国,以身作则,助残济困,多年来一直带头助学贫困学子和孤残儿童,深受普罗大众景仰。
再修圆通寺
圆通寺原址,据考证,北魏时可能就是一座寺庙的所在地。后毁于战火。清代所修寺庙占地仅600多平米,地方狭蹙;建筑有年http://p3.so.qhmsg.com/bdr/_240_/t01da230f990a1ff5a3.jpg
2008年,利用城市大规模改造机遇,圆通寺扩地至2000多平米。寺庙住持广施善德,自主筹资,历五年,整体修葺、扩建,建天王殿、钟鼓楼、观音堂、大雄宝殿、念佛堂、地藏殿、药师殿、藏经楼等等,使佛容整肃,佛法弘扬,庙宇设施齐备。成为如今大同市宏大壮观的重要礼佛道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