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壮书法:墨韵淋漓势逸达

标签:
书法评论曾强青年书法家殷壮隶书 |
分类: 书画家评论 |
墨韵淋漓势逸达
——著名青年书法家殷壮的书法艺术
什么是艺术?艺术不过只是一种感觉,一种令人心静心跳或心仪心燥的瞬间共振,就像高高四闭的围墙轰然打开了一扇豁亮的窗,就像倏然进入了深邃无尽可以翻拣自己或他人历史的时光隧道,就像男女间激起爱的波澜的刹那神交“触电”。而时下国内很多书法家标榜其作品“技进乎道”的艺术性,也往往是一些有如跳舞炫技般的花拳绣腿,表面花花哨哨,“热闹”非常,其实却并没有多少可以让人产生“感觉”的真正艺术特质。大同籍青年书法家殷壮的作品,不衫不履,纵横淋漓,张弛有度,阳刚逸达,于喧嚣中见沉毅,于古典中见性情,特立独行,大气豪放,殊为难得!
看殷壮书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六尺宣纸在书桌上如席片飘然落下,殷壮左手按住宣纸的上端,右手顺势往下一捋,唰——,眼前就是一片白净无垠广袤的天地。只见他沉吟片刻,往后仰头一甩长发,右手五指猛地一抓笔端,饱蘸浓墨,唰唰,唰唰唰,龙飞凤舞,象行豕突,鹰飞鹤落,意象纷然。此时的殷壮,人就是笔,笔就是人,熔融幻化,合二为一。大诗人杜甫赞张旭诗云,“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锵锵鸣玉动,落落群松直。连心蟠其间,溟涨与笔力。”似乎就是殷壮书写状态的最好描述。如果有酒,那就更好。一斤酒下肚,“阴惨阳舒”,“情在廖天自然”,此时的殷壮,俨然唐朝“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颠张(旭)狂(怀)素。
这是殷壮在写狂草吗?是,也可能不是。这也许是他午夜倏然醒来神明心亮的某次行草振笔?这也许是他肆意游走于青铜石鼓汉隶魏碑而难以自制约束的草隶?反正不管怎么说,殷壮的各体书法,都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个性特征和独特气质,让人过目不忘,回眸牵想。
殷壮曾下苦功临习过赵孟頫遒美贵和一路的书法,也曾钻研过傅山狂拙肆意的书法,后来都放弃了。但放弃的只是照本宣科亦步亦趋的临摹,却更加注重心驰神往思及八荒的意临。与古人神交,往事越千年,历历在心头,故而,殷壮的临帖或书法就显得意蕴高远,古韵悠长。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书之相,旋转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近代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认为,能够从墨迹中看出“有生气有性格的东西,都是把字在心中所引起的意象”。这就是书法艺术的美。殷壮的书法,重重地撩拨了我的情愫。
刚进入不惑之年的殷壮也许如黄山谷见公孙大娘舞剑而顿悟了书法真谛?他本人没说,我也不能肯定。但我相信,他敢于在书法黑白世界里不懈地追求,勇敢地对话,鲜明地亮出“我是殷壮”的风格,则足以证明他已然是个驾驭书法艺术的真正男人。书艺浩瀚,博大精深,殷壮书法的道路应该还很长很长。明末清初书法大家王铎五十以后才使书法在他的笔下随心所欲,意态大观。五十后的殷壮呢?刚参加完第二届全国隶书大展和第四届全国名人名家书法邀请展的殷壮信心满满。
注:殷壮,男,山西大同人,1968年生,现为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协会员,云冈书画院学术委员,大同市书协副秘书长,作品数十次获得全国书法大奖。
2009-11-28
(本文发表于2010.1.8《大同晚报》1.16《大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