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心急无益

标签:
中国足球杂谈 |
分类: 走进绿茵 |
得势不得分本来就是足球比赛的固有内容,一点不新鲜,但是像中国队这样挥霍良机,也实在说不过去。以门前感觉极好、善于捕捉机会见长的高洪波应当好好将自己的心得传授给队员们。只有在胜负无关紧要的友谊赛上,对手才会踢得如此客气,让中国队轻易掌控中场,有那么多脚射门。再说,也就是在胜负无关紧要的友谊赛上,踢不进就踢不进了,倘若在大赛的生死战上,又会是一次功亏一篑,把几可到手的3分变成1分。究其原因,球员在门前心态焦躁,恨不得一脚踢穿球网,殊不知足球比赛最急不得的就是临门一脚,脚法和角度的选择都在一瞬之间,没有冷静的头脑绝不会成为优秀射手。
急躁病还突出表现在今年的中超联赛上。赛程已打完7/10,还有9轮交锋,积分榜上风云变幻,走势难卜,位列前六名的球队之间分差都是一场胜负之内。竞争激烈,悬念丛生,得益于职业化体制,通过市场运作将人才资源加以调整,使更多球队水平接近,原以为是弱肉强食的比赛竟踢得冷门迭爆。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很值得看下去。十几年职业联赛当中,有过一骑绝尘、别人一起争亚军的事情,也有过直到踢完最后一轮还要等别的场次结果才知谁是冠军的。不具悬念的联赛有什么看头,还用说吗?
不过,总是有人心急,只要战势没有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发展,便急得火上眉毛。场上有球员踢得急躁,虽说拼尽气力,却头脑发热,不啻鲁莽匹夫,事倍功半,领到的只能是一摞罚单;场外有球迷看得急躁,不求甚解,大呼大喊,动辄粗话;还有媒体也急,早早把北京对山东等场次设为决赛提前上演,好像冠军一定会从二者之中取一,无视其他挑战者的存在。
急功近利,一个“急”字,不知让多少好心人把好事办砸,“一激之怒炎于火,三寸之舌芒于剑”,何况是职业足球比赛!今天付出一点,明天就要用成绩来回报,巨大的功利压力之下,难能踢出精彩的比赛。
最大的焦点显然是北京国安能否夺冠。“内定”之说甚嚣尘上,归纳起来就是:如果国安夺冠,那是靠足协内定;如果国安没能夺冠,那要怪自己不争气。总之,足协肯定是帮忙了。发出这些奇谈怪论的人好像是参加过足协什么秘密会议似的,话说得也太早太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