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ang_dazhao
wang_dazhao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91
  • 关注人气:5,3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沪对决技术含量衰减

(2009-05-03 17:38:18)
标签:

体育/竞技/足球

分类: 走进绿茵

    自从1994年职业联赛创办以来,北京国安与上海申花之间每一场交锋,都是赛季中的焦点场次,无论主场在哪一方,都会带来那一轮球市的火爆。可以说,京沪对决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标志性比赛。15年来,就像干柴见火就着,即便在为了孕育中超而实行联赛不升不降的年代,很多球队的很多场次都成了年轻球员的练兵场,但京沪相遇,还是要动真的,否则,球迷不答应。可以说,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国两座最大城市之间以绿茵角逐方式进行的年度对话。

 

    一项成功的职业联赛,通常都会形成具有历史纵深的传统性对决,英超、意甲等无不如此,皇马战巴萨更是西甲的招牌场次。在中国足坛,初具这种特色的对决非国安对申花莫属。今年,时值劳动节夜晚,工体聚起4万球迷,但看到的与期待中的完全两样,什么原因?

 

    第一,双方各有一些主力球员缺阵,无论因伤还是禁赛,乔尔·格里菲斯、黄博文、杜威、毛剑卿、于涛等人都是影响教练员战术设计的关键人物。国安和申花算是战术素养较高、讲究配合的队伍,但这场比赛章法并不清楚。陶伟妙传虽然骗过了对手,也骗过了同伴,国安队的前场球员包括马丁内斯在内,都缺乏与进攻核心心领神会的默契。相比之下,还是申花制造的威胁更大。

 

    第二,双方都是中超与亚冠两线作战,很难说是在中超间隙打亚冠,还是在亚冠间隙打中超。虽然在亚冠的积分和形势不尽相同,但是精神和体能的负担都不小。压力之下,打赢比赛与踢出精彩过程的矛盾更加突出,以至赛后两军主帅都为没赢下来而遗憾,闭口不言比赛过程是否精彩。北京电视台在转播解说中不断提出场上球员应当冷静,注意控制情绪,不要急躁。其实,双方都打得比较粗犷,缺乏精细的调度,而京沪两队原本在这方面是很有一套的。两队有威胁的射门加在一起不过三五次,哪像是一场高水平的中超比赛?

京沪对决技术含量衰减   

    第三,裁判员执法状态不佳,刚开球不多时,眼睁睁地将国安队的角球判为申花队的球门球,此后莫名其妙的误判接二连三。单看数据,主裁判陈红辉先后出示6张黄牌,而且给主队的黄牌比给客队的多了一倍。但是,这并没能使比赛得到较好地控制,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球员的注意力。两队在下半时曾经长时间处于气头上,大动作不断。裁判员警告无济于事,不能不说与多次误判和哨软有关,这是足球场上常有的情况。严格说来,陈红辉的执法漏了红牌。裁判员执法尺度前后不一,是比赛没有踢出两队自身水平和特点的原因之一。球队和球迷对此都有不满,比赛过程中观众对峙叫骂,赛后球迷围住运动员退场出口不依不饶,两地媒体的报道也指责裁判放过了对方的犯规。对于京沪之战,中国足协不能只从以往哪些裁判员与双方有旧怨或是地域关系避嫌来决定人选,还应当考虑到执法要确保比赛质量。球队的状态有起伏,裁判员也不会总在良好状态中,陈红辉把比赛组织成这副样子,不知是不是也累了。

 

    工体场外有人征集到1997年那场91的入场券作为收藏和记忆,但是今年的京沪之战在乱哄哄中结束,没有留下一记入球,更没有留下经典战例,只有无休无止的争执和怒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国球何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