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商瑞华指挥中国女足在首届世界杯赛首战挪威队的首发阵容。
右起:4号李秀馥、1号钟红莲、5号周阳、3号马莉、14号张岩、8号周华、12号温利蓉、7号吴伟英、9号孙雯、11号孙庆梅、10号刘爱玲。
商瑞华再度出任中国女足主教练,并不出人意料。尽管此前网上的猜测也各有道理,但我还是认为,在圈内有威望、有经验的老教练出山是首选,其他条件甚至是“硬件”,都不应成为决定性因素。
20年前,商瑞华率中国女足在广州参加模拟世界杯的国际女足锦标赛,随后又带领中国女足征战1991年首届世界杯女足赛。与中国台北队打热身赛前,我在广东鹤山体育场一间简陋的休息室里跟商指导聊天,在场的还有时任领队的杨秀武。商指导表示,带男足没意思,一是比赛不真实,踢假球;二是球员不真实,年龄和资格做手脚。年轻球员一回陷进弄虚作假,一辈子就完了。由此,商瑞华的人品可见一斑,这也与后来的发展过程和如今的任命思路是一致的。
也是在那次谈话中,商指导说起中国女足在昆明海埂集训,引来同在海埂基地集训的全国青年男足各队球员驻足围观。小伙子们对女足进行的折返跑很是不以为然。商瑞华告诉他们:“先别吹,谁不服,可以过来跑跑试一下!”有几个男队员以为不在话下,真的跑了起来,岂料没跑几趟,就累得躺倒在地,大叫“哪个孙子发明的这个办法,不是要把人练死呀!”自此之后,方知商瑞华练女足够狠。世界杯赛上,中国女足没有一场出现体能不济的情况。
2006年元月,中国足协在广州黄埔举办训练研讨会,到会的有男女足教练员和外教。商瑞华在分组讨论时话不多,但还是可以从中看到他的足球观。
其一,中国的女足运动普及不够,哪有尖子?教练员总不能把不是材料的队员练成好材料,现在是把马练成兔子了。譬如刘爱玲,并没有比别人练得多,就是能力强。
其二,训练必须严格要求,不用着急成才。马晓旭天赋很好,训练没要求就不跑,一说要罚圈,就能轻松跑下来,为什么?因为反正没人竞争。
其三,赛前准备和赛后总结一直是中国足球的弱项,所以大赛总是打不出真实水平。教练员应当通过比赛观察问题,通过训练解决问题。
商瑞华没有什么名言,除了上述三条,我还清清楚楚地记住了他说的一句话:“看明白了的是球迷,写明白了的是记者,踢明白了的才是球员。”
诚然,商指导和所有教练员一样,执教思想和方法都有局限性。所有关注女足的人应当支持他,帮助他,别等挫折发生之后再把局限性拿出来算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