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ang_dazhao
wang_dazhao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91
  • 关注人气:5,3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路进攻与中路防守

(2007-06-04 02:59:08)
分类: 走进绿茵

    中国足球队大比分负于美国队,球迷和舆论的讨伐之声再起,在线调查中要求朱广沪下课的比例再创新高。

 

边路进攻与中路防守为什么上半时踢得还行,下半时质量下降,短短时间内连失两球,而且球丢得很难堪?为什么上半时还有一些像样子的攻势,下半时频频换将,换人的机会全部用来调整中前场,却无效果?我以为,此战的进攻败笔集中在两个边路,防守差错则主要是中路。

 

现代足球的攻防矛盾,导致进攻的过程往往发生在边路,进攻的结果才体现在中路,道理很简单:边路不容易直接威胁球门,因而不是守方最重视的危险地带,却正好成为攻方比较容易突破和深入的区域;中路最可能形成射门,是守方集结重兵把守的范围,也是攻方少有机会的区域。中国足球一向注重从侧面发动攻击,更有两翼齐飞的传统。这是符合足球运动规律的球路。

 

在中美之战中,中国队采用单前锋的阵形,王鹏并非强力前锋,担负突破工作的王栋和董方卓又不是擅长打边路的好手,造成过程的复杂化和节奏的不连贯。人员不整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热身赛的排兵布阵应当从迫在眉睫的亚洲杯赛出发,尽可能将亚洲杯赛的设计拿到实战中检验是否可行,再缺人手也还是要打两个前锋。我不信亚洲杯赛,特别是小组赛时,中国队会用王鹏打单前锋,用王栋和董方卓打左右边前卫,那将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没有道理。如果根本就没打算到亚洲杯赛上也打单前锋,那这场中美之战的用兵岂不是对热身机会的浪费?

 

练的不打,打的不练,是备战热身之大忌。虽然上半时中国队打进一球,从用人和试阵的目的说,还不值得鼓掌。美国队多名球员在欧洲顶级联赛中踢球,早已习惯甚至津津乐道于快节奏、强对抗,刚才还看不出任何机会,转眼间就逼到了门前。这种攻击方式极具突发性,也就无需从边路打起,走中路反而简单省事。中国队防线缺乏纵深和保护,被对方突破一点,就使门将完全暴露于人,一点遮挡都没有,让人担心这种情形很可能在亚洲杯赛上重演。中美之战中国队的最大收获应当是看清中路防守那堵墙太薄,不经一捅,连亚洲弱队的前锋都能钻进来搅和。

   
    亚洲杯赛上,中国队根本不可能遇到美国队这样的对手,包括同组的伊朗队在内,整个亚洲也没有像美国队这种踢法的队伍。热身赛选择去美国,不知有没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好在球员的精神状态比跟泰国队比赛时强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