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CPA备考公司审计 审计抽样方法公式总结
(2017-01-19 09:46:06)分类: CPA审计 |
传统变量抽样方法分为三种: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
口诀:均审龟
差错龟 比审帐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在针对存货实施细节测试时,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传统变量抽样方法实施统计抽样。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余额合计为15000万元。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总体规模为3000,样本规模为200,样本账面余额合计为1200万元,样本审定金额合计为800万元。
要求:代A注册会计师分别采用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和比率估计抽样三种方法计算推断的总体错报金额。
自己先把相关数据的逻辑关系写出来:
由样本推断总体
样本规模200
总体规模3000
1、采用均值抽样:均审龟
800/200=X/3000
总体错报金额15000-12000=3000
2、采用差额估计抽样:差错龟
样本中的错报/样本规模=总体错报/总体规模
400/200=X/3000 X=6000
总体审定金额15000-6000=9000
3、采用比率估计抽样:比错帐
样本错报金额/样本帐面价值=总体错报金额/总体帐面价值
400/1200=X/15000
审计抽样使用方法
推断总体错报:
在非统计抽样中有1、比率法,2、差异法。
在统计抽样中,有1、均值估计抽样,2、差额估计抽样,3、比率估计抽样。它们都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应如何断定一个题目到底是用哪个公式?
首先判断属于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
一、如果判断出来属于非统计抽样,此时就需要判断什么时候运用比率法什么时候运用差额法。
1、第一种方法是比率法,即用样本中的错报金额除以该样本中包含的账面金额占总体账面总金额的比例。例如,注册会计师选取的样本可能包含了应收账款账户账面金额的10%。如果注册会计师在样本中发现了100元的错报,其对总体错报的最佳估计为1
000元(100元÷10%)。这种方法不需使用总体规模。比率估计法在错报金额与抽样单元金额相关时最为适用。当错报金额与账面金额相关[例如,错报总是占账面金额的固定比例:漏提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等]时,宜采用比率法。比率法是大多数审计抽样中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不需使用总体规模。
2、第二种方法是差异法,即计算样本中所有项目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的平均差异,并推断至总体的全部项目。例如,注册会计师选取的非统计抽样样本为100个项目。如果注册会计师在样本中发现的错报为200元,样本项目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的平均差异则为2元(200元÷100)。然后注册会计师可以用总体规模(本例中为5 000)乘以样本项目的平均差异2元,以估计总体的错报金额。注册会计师估计的总体错报则为10 000元(5
000×2元)。差异估计法通常更适用于错报金额与抽样单元本身而不是与其金额相关的情况。这种方法与账面金额无关,通常适用于错报金额与抽样单元的数量相关的情况[例如,回扣金额为每笔100元/称量散装产品时没有减去毛重]
二、如果判断出属于统计抽样,此时需要按照已知条件进行判断,主要是结合公式本身的条件进行判断:
1、均值估计抽样:
样本平均值=样本的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总体的审定金额=样本平均值*总体规模
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的审定金额-总体账面金额
2、差额估计抽样:
单位样本错报=(样本实际金额-样本账面金额)/样本规模
推断的总体错报=单位样本错报*总体规模
3、比率估计抽样:
样本错报/样本总金额=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总金额
另外需要注意,在样本之间差异比较大的前提下,通常不采用均值估计抽样。
第一,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均值估计抽样;
第二,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使用统计抽样,且预计只发现少量差异,就不应使用比率估计抽样和差额估计抽样。
具体分析各种方法何时适用:
在变量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基于样本错报推断总体错报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注册会计师应当基于具体情况,运用专业判断,确定选择哪一种方法推断总体错报。
1.比率法
当错报金额与账面金额相关[例如,错报总是占账面金额的固定比例:漏提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等]时,宜采用比率法。比率法是大多数审计抽样中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不需使用总体规模。
2.差异法
这种方法与账面金额无关,通常适用于错报金额与抽样单元的数量相关的情况[例如,回扣金额为每笔100元/称量散装产品时没有减去毛重]
其中,样本错报额=样本账面额-样本审定额。
使用比率法时,p是样本账面金额占总体账面金额的比;
使用差异法时,p是样本规模占总体规模的比。
如果将总体分层,应分别依据每层样本错报推断每层总体错报,然后将推断的各层总体错报加总,得到抽样总体错报。
得到推断的总体错报后,注册会计师还要将单个重大项目中发现的错报与推断的总体错报汇总,才能与可容忍错报相比较易形成接受、拒绝总体或暂缓决策的抽样结论。
其余抽样零散公式总结:
1、总体偏差率上限: 上戏量
=风险系数/样本量
2、样本规模 样帐可保
=总体帐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