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学习继续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及详细题解(不包括内部交易部分)
(2016-01-15 14:36:58)
					
											标签:
																				
                            合并报表cpa二十六章免税合并应税合并 | 
					分类: CPA学习 | 
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的编制
基础知识铺垫:
1、企业个别报表编制的流程:
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帐本→报表
2、合并报表的编制:
集团内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包括母公司自己的报表都拿到母公司总部,由母公司先把这些报表数据加总,然后把个别不确认的事项剔除,整理之后达到集团认可标准再编制合并报表。
3、什么叫应税合并:认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一个市场行为,所以要编制合并报表时也按公允口径计量、无论税务和集团会计都认为是公允。无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税务局什么时候认定是应税合并呢,如果支付时用银行存款或者非现金资产去换的,一股是应税合并(因为拿钱或东西,认为是交易)
4、什么叫免税合并:税务认为不是市场行为,维持原计税标准,会计认公允口径,用公允价值入帐,(如果公允价值高于帐面价值)就会产生应纳税差异,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税务局什么时候认定是免税合并呢,如果合并的操作方式是换股合并,是免税合并(如果是增发股份,是股权交换不是交易 )换股合并50%或者以上就是免税
5、什么叫按公允价值基础调整的净利润:2015年以前在调整净利润时会考虑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利润,后来只考虑逆流,不考虑顺流交易,从2015年开始调整净利润就不再考虑内部交易了,财政局会计司认为反正考虑不考虑,会计们都不会做。干脆别考虑了。因此调整净利润时只考虑合并日(购买日)当天评估时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减)值调整,例如: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的摊销费用要在净利润中减去,存货评估增值未销售出去的也要减去。
6、应税合并与免税合并的主要区别:
①免税合并在合并日资产评估增值时、计提坏帐准备时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②计算按公允口径调整的净利润时免税合并要考虑转回的递延所得税,例如,净利润800,评估增值的固定资产本期摊销10,属于应纳税差异转回了10,所以要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2.5,在计算时=净利润800-增值部分摊销折旧10+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5=792.5;而应税合并调整后的净利润=800-10=790(不用考虑递延所得税,因为不涉及)
③计算商誉时:
免税合并的商誉=出价款10000-公允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包括帐面价值10000+评估增值100-递延所得税负债25=10075)*80%的份额=1940
应税合并的商誉=出价款11000-公允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包括帐面价值10000+评估增值100=10100)*80%的份额=1920
7、非同一控制和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的区别:(高志谦老师估计,合并报表考试重点为非同一控制下的应税合并,其次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每年没有出过大题,基本掌握即可,在客观题里的计算有可能会出现)
⑴合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①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编制合并当日资产负债表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步:将子公司的数据调为公允(帐面100,公允200)
应税合并:
借:无形资产 100
贷:资本公积 100
免税合并:
借:无形资产 
贷:资本公积 
 
第二步
合并当日编抵销分录:(子公司股本600,资本公积100,盈余公积20,未分配利润80,商誉380,长期股权投资1100,少数股东权益180)以下分录借方部分是对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调整
借:股本600
 
 
 
 
 
 
②、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编制合并当日资产负债表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同一控制下有两个会计观点:
一是因为按合并的观点,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必须是权益法核算。认为子公司以前年度留存收益中有属于母公司的部分,要将这部分从母公司的资本公积中转入留存收益(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母公司理论认为:你们早就是一家子,子公司的留存收益,在母公司的帐表里面应该有一个对应的留存收益出现)
二是维持帐面,会计上认为同一控制不是交易,就是把对方的资产负债拿过来重新拼装一下。
于是有下面一个调整分录,这是对母公司数据的调整(子公司的留存收益部分为100,其中盈余公积20,未分配利润80,按照持股比例80%进行调整)
 
借:资本公积 
贷:盈余公积 
 
 
合并当日的抵销分录(借方是对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调整)
借:股本600
 
 
 
 
 
 
 
8、为什么合并日(购买日)评估增值的资产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要走资本公积,而不走所得税费用呢?因为在当天的差额既不能动长期股权投资,也不能动损益,不然合并报表不平。所以只能用资本公积来调。(例如合并日当天固定资产公允比帐面多100万元)
借:固定资产100 
借:资本公积 
这个道理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规定增其他综合收益是一样的,既然公允变动时没走损益,那么确认递延所得税时也只能通过其他综合收益,而不能走所得税费用
9、为什么合并时评估增值的固定资产摊销折旧确认的所得税又走所得税费用?
评估增值了100万元,10年摊销,每年10万,
合并日应纳税差异 
 
应纳税差异通过折旧转回了10,也就是说帐面和公允的差异变成了90,折旧是通过管理费用确认的,那么转回的应纳税差异当然也要走损益,这样才口径一致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 
 
【知识点】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的编制
| 
 项目  | 
 内容  | 
| 
 一、内部投资的抵销  | 
 母公司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 
| 
 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 
|
| 
 二、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  | 
| 
 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的抵销  | 
|
| 
 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的抵销  | 
|
|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  | 
|
| 
 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的抵销  | 
|
| 
 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的抵销  | 
 
| 
 三、内部交易的抵销  | 
 内部商品交易的抵销  | 
|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 
|
| 
 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抵销  | 
 
一、 
非同一控制下应(免)税合并的企业合并对比案例及相应流程讲解
甲公司2014年度和2015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14年度有关业务资料
  ①2014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100万元,自非关联方H公司购入乙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乙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00万元,其中,股本600万元,资本公积100万元,盈余公积20万元,未分配利润80万元。当日乙公司有一专利权账面价值20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尚可使用10年,假定无残值。税法政策认定此合并为应税合并。
  ②2014年3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一批,售价100万元,成本80万元,增值税率为17%,至2014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将该批A商品对外售出50%。
  ③2014年6月,甲公司自乙公司购入B商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乙公司出售该商品不含增值税货款200万元,成本为150万元;甲公司已于当日支付货款。
  ④2014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万元,年末计提盈余公积15万元,当年乙公司分红40万元;
  ⑤2014年末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30万元(已扣除所得税影响)。
| 
    | 
一:合并当日的会计处理
 应税合并 
1.母公司个别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1100
    
贷:银行存款  1100
  2.编制合并当日合并资产负债表需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将子公司的数据调为公允口径
  应税合并 
借:无形资产    100 
    贷:资本公积   100 
  
 3.合并当日的抵销分录
  应税合并 
借:股本       600 
    资本公积     200(100+100) 
    盈余公积     20 
    未分配利润    80 
    商誉       3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二、合并当年末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因为合并报表做的任何抵销调整分录都是不进任何帐册的,一次性的,不会形成个别报表上的帐上记录,每年都要从头来一遍)
 1.母公司的个别分录:
  应税合并 
分红时:
  借:应收股利         32
    贷:投资收益         32
  借:银行存款         32
    贷:应收股利         32
  2014年末其投资账面余额为1100万元。
2.合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将子公司的数据调整为公允口径:(因为非同一合并是一个市场交易,子公司拿过来时必须是公允价值)
 应税合并 
 ①借:无形资产    100 
     贷:资本公积   100 
  
 ②借:管理费用    
 
 
 
(2)然后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追溯为权益法:
  ①初始投资成本为1100万元,当日所占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20万元(900×80%),形成商誉380万元,无需追溯,直接在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中确认商誉即可;
  应税合并 
②被投资方分红的追溯:
  借:投资收益        32
    贷:长期股权投资    32
③被投资方净利润的追溯 
  首先将子公司的净利润修正为公允口径:
  150-10=140(万元); 
   然后作如下追溯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112(140×80%) 
    贷:投资收益 112 
  ④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
    贷:其他综合收益       24
  ⑤应税合并追溯后的投资余额=1100-32+112+24=1204(万元)。
 
3.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应税合并
借:股本          600
    资本公积       
200(100+100)
    其他综合收益      30
    盈余公积        35(20+15)
    未分配利润——年末   165(年初未分配利润80万元+当年修正后的净利润140万元-分红4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5万元)
    商誉          3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204
  少数股东权益 206[年末子公司修正后的所有者权益总计(600+200+30+35+165)]×20%)
免税合并:
借:股本          600
    资本公积       
175(100+75)
    其他综合收益      30
    盈余公积        35(20+15)
    未分配利润——年末  
167.5(年初未分配利润80万元+当年修正后的净利润142.5万元-分红4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5万元)
    商誉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206
  少数股东权益 201.5[年末子公司修正后的所有者权益总计(600+175+30+35+167.5)]×20%)
 
4.母公司当年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应税合并 
借:投资收益      112(140×80%) 
    少数股东收益    28(140×20%) 
    未分配利润——年初 80 
      未分配利润——年末 165 
 2015年度有关业务资料:
  ①2015年4月,乙公司将剩余的A商品全部对外售出;
  ②2015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年末计提盈余公积为30万元,当年乙公司分红20万元;
  ③2015年末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40万元(已扣除所得税影响)。
  则有关2015年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如下:
  1.母公司的个别分录 
  应税合并 
被投资方分红20万元时:
  借:应收股利       16
    贷:投资收益       16
  借:银行存款       16
    贷:应收股利       16
  2015年末其投资账面余额为1100万元。
2.合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将子公司的数据调整为公允口径:(因为非同一合并是一个市场交易,子公司拿过来时必须是公允价值)
 应税合并 
 ①借:无形资产    100 
     贷:资本公积   100 
  
 ②借:管理费用    
 
 
 
 
 
(2)然后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追溯为权益法:
  ①初始投资成本为1100万元,当日所占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20万元(=900×80%),形成商誉380万元,无需追溯;
 
②被投资方2014年分红的追溯:
应税合并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32
    贷:长期股权投资      32
  ③被投资方2014年净利润的追溯
应税合并 
  首先将子公司净利润修正为公允口径标准:
  150-10=140(万元); 
  然后作如下追溯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112(=140×8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12 
④被投资方2014年其他综合收益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
    贷:其他综合收益      24
  ⑤被投资方2015年分红的追溯 
  借:投资收益        16
    贷:长期股权投资      16
  ⑥被投资方2015年净利润的追溯
  应税合并 
首先将子公司修正为公允口径:
  300-10=290(万元); 
  然后作如下追溯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232(290×80%) 
  ⑦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32
    贷:其他综合收益      32
  ⑧应税合并追溯后的投资余额=1100-32+112+24-16+232+32=1452(万元)。
免税合并追溯后的投资余额=1100-32+114+24-16+234+32=1456(万元)。
  3.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应税合并
借:股本          600
    资本公积       
200(100+100)
    其他综合收益      70(30+40)
    盈余公积        65(20+15+30)
    未分配利润——年末   405(年初未分配利润165万元+当年修正后的净利润190万元-分红2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0万元)
    商誉          3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452
  少数股东权益 268
免税合并:
借:股本          600
    资本公积       
175(100+75)
    其他综合收益      70
    盈余公积        65(20+15+30)
    未分配利润——年末  
410(年初未分配利润167.5万元+当年修正后的净利润292.5万元-分红2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0万元)
    商誉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456
  少数股东权益 264
4.母公司当年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应税合并 
 借:投资收益    232(290×80%) 
    少数股东收益   58(290×20%) 
    贷:提取盈余公积    30 
      向股东分配利润   20 
      未分配利润——年末 405 
 
内部投资的抵销---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的企业合并案例
甲公司2014年度和2015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14年度有关业务资料
  ①2014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100万元,自同一集团H公司购入乙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乙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00万元,其中,股本600万元,资本公积100万元,盈余公积20万元,未分配利润80万元。当日乙公司有一专利权账面价值200万元,公允价值300万元,尚可使用10年,假定无残值。甲公司合并当日资本公积(均为股本溢价)结余660万元。税务政策界定此合并为免税合并。
  ②2014年3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一批,售价100万元,成本80万元,增值税率为17%,至2014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将该批A商品对外售出50%。
  ③2014年6月,甲公司自乙公司购入B商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乙公司出售该商品不含增值税货款200万元,成本为150万元;甲公司已于当日支付货款。
  ④2014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万元,年末计提盈余公积15万元,当年乙公司分红40万元;
  ⑤2014年末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30万元(已扣除所得税影响)。
则有关2014年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如下:
 一:合并当日的会计处理
  1.母公司个别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64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60
    贷:银行存款         1100
  2.编制合并当日合并资产负债表需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将子公司以前年度留存收益中属于母公司的部分自母公司的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
  借:资本公积          80
    贷:盈余公积          16 
      未分配利润        
64
为什么会有这笔分录:因为你们早就是一家子,认为子公司的留存收益中就应该有属于母公司的一部分。按合并的观点,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投必须是权益法核算
  3.合并当日的抵销分录
  借:股本           600
    资本公积         100
    盈余公积          20 
    未分配利润         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40
      少数股东权益       160
  二:2014年末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
  1.母公司的个别分录:
  (1)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64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60
    贷:银行存款         1100
  (2)分红时:
  借:应收股利          32
    贷:投资收益          32
  借:银行存款          32
    贷:应收股利         
32
  2014年末其投资账面余额为640万元。
  2.合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将子公司以前年度留存收益中属于母公司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
  借:资本公积          80
    贷:盈余公积         
16
      未分配利润         64
  (2)然后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追溯为权益法:
  ①初始投资成本为640万元,与投资当日子公司账面净资产中属于母公司的部分相同,无需追溯;
  ②被投资方分红的追溯:
  借:投资收益          32
    贷:长期股权投资        32
  ③被投资方净利润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0(150×80%)
    贷:投资收益         120
  ④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
    贷:其他综合收益        24
  ⑤追溯后的投资余额=640-32+120+24=752(万元)。
  3.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借:股本           600
    资本公积         100
    其他综合收益        30
    盈余公积         
35 (20+15)
    未分配利润——年末    175(80+150-40-15)
    贷:长期股权投资       752
      少数股东权益       188
      [(600+100+30+35+175)×20%]
  4.母公司当年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120(150×80%)
    少数股东损益        30(150×20%)
    未分配利润——年初     8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5
      向股东分配利润       40
      年末未分配利润      175
2015年度有关业务资料:
  ①2015年4月,乙公司将剩余的A商品全部对外售出;
  ②2015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年末计提盈余公积为30万元,当年乙公司分红20万元;
  ③2015年末乙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40万元(已扣除所得税影响)。
  则有关2015年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如下:
  1.母公司的个别分录
  被投资方分红20万元时:
  借:应收股利         16
    贷:投资收益         16
  借:银行存款         16
    贷:应收股利         16
  2015年末其投资账面余额为640万元。
  2.合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将子公司以前年度留存收益中属于母公司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
  借:资本公积         80
    贷:盈余公积         16
      未分配利润        64
  (2)然后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追溯为权益法:
  ①初始投资无需追溯;
  ②被投资方2014年分红的追溯: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32
    贷:长期股权投资       32
  ③被投资方2014年净利润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0(150×8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20
  ④被投资方2014年其他综合收益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
    贷:其他综合收益       24
  ⑤被投资方2015年分红的追溯
  借:投资收益         16
    贷:长期股权投资       16
  ⑥被投资方2015年净利润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240(300×80%)
    贷:投资收益         240
  ⑦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32
    贷:其他综合收益       32
  ⑧追溯后的投资余额=640-32+120+24-16+240+32=1008(万元)。
  3.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借:股本           600
    资本公积         100
    其他综合收益        70
    盈余公积         
65(20+15+30)
    未分配利润——年末    425(175+300-20-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8
      少数股东权益       252[(600+100+70+65+425)×20%]
  4.母公司当年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240(300×80%)
    少数股东收益        60(300×20%)
    未分配利润——年初    175
    贷:提取盈余公积       30
      向股东分配利润      20
      年末未分配利润     4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