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生入死(憨山大师)

(2025-07-28 14:01:45)
标签:

憨山大师

老子道德经解

出生入死

50章

至诚心

分类: 国学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
此言圣人所以超乎生死之外者,以其澹然无欲,忘形之至,善得无生之理也。
“出生入死”者,谓死出于生也。言世人不达生本无生之理,故但养形以贪生,尽为贪生以取死。是所以入于死者,皆出于生也,大约十分而居其九,而不属生死者,唯有一焉,而人莫之知也。“生之徒”者,养形寿考者也;“死之徒”者,汩欲忘形,火驰而不返者也;“动之死地”者,嗜欲戕生,无所避忌者也。举世之人,尽此三种,而皆不免入于死者,以其出于贪生也。何所以故?以其生生之厚耳。
是皆但知养生,而不知养生之主。苟不知养生之主,皆为不善养生者也。摄,养也。盖闻善养生者,不养其生,而养其生之主。然有其生者,形也;主其生者,性也。性为生主,性得所养,而复其真,则形骸自忘。
(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50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