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净土或问(7)(A)(天如维则大师)

(2024-01-07 19:48:02)
标签:

净土十要第六

净土或问

第7问

至诚心

分类: 蕅益大师
   问曰:净土修法,其详可得闻乎。答曰:净土无修,修因迷有。法无高下,高下由根。根有多殊,修分多类。摄其多类,总有三门。一曰观想,二曰忆念,三曰众行。皆依极乐弥陀以为之主也。一曰观想者。如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天台疏曰:诸佛如来下,泛明诸佛。是故应当下,偏观弥陀。法界身者,报佛法性身也。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故云入。如白日升天,影现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随物现也。又法界身是佛身,无所不遍,法界为体。得此观佛三昧,解入相应,故云入心想也。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净故有。是心是佛者。向闻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故云即是。如学名作。终成即是。妙宗释曰:欲想佛身,当明观体。体是本觉,起成能观。本觉乃是诸佛法界之身。以诸佛无别所证,全证众生本性故也。若始觉有功,本觉乃显,故云法身从心想生。又弥陀与一切佛,一身一智,应用亦然。弥陀身显,即诸佛身。诸佛相明,即弥陀体。故泛明诸佛,以为弥陀观体。从法界身下,是约感应道交释。从又法界身下,约解入相应释。融心解云:若无初释,则观非观佛。若无次释,则生佛体殊。二释相成,是今观法。妙宗又曰:今之心观,非直于阴观本性佛,乃托他佛显乎本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