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我执(净界法师讲述)
(2022-04-28 19:06:11)
标签:
净界法师讲述分别我执邪教跟邪分别即蕴计我离蕴计我 |
分类: 净界法师 |
释名——谓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
我们现在的「我」是怎麽有的呢?由今生外在的因素,比如教育、环境等的熏习,这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接受思想、教育,我们经常串习这个「我」的名言,然后从这种邪教跟邪分别,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打妄想,不断的去分别,就把「分别我执」生起来了。因为它是现生的分别,才将之安立为「分别我执」。
种类:一、缘邪教所说蕴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即蕴计我)。佛法把一切的蕴归纳为五蕴,也就是这个生命体,不管是诸天的生命,三恶道的生命,都具足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有质碍而无明了性,受想行识则是有明了性的,我们就从这样的蕴相当中生起一个自心的相貌,以这个自心相貌分别计度以为「实我」。
「即蕴计我」就是一般的凡夫的状态,是就着我们现前的五蕴,执着是「我」。心比较粗的人,多数执着「色蕴」是我(「我」老了,「我」病了,「我」死了),其实是色身坏死了,但我们总认为「我」死了。执着「色身」为「我」的人,容易有断灭见,「色身」如果是「我」「物质」死了,「我」(精神)也跟着死了。外道以「受蕴」为「我」的人很多,他们以为能感受的是「我」。
《成唯识论》来破「即蕴计我」是很容易的,因为五蕴的生灭相是很明显的,「我」的定义是常一主宰,但是五蕴中没有任何一蕴是常一主宰的,五蕴会随着业力的熏习而改变,所以说「即蕴计我」是容易破坏的!
二、缘邪教所说我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离蕴计我)。
这是离开了五蕴,另外有一个「我」,此多数为「数论派」「离蕴计我」是数,论派之「我相」,它有一专有名词叫「自性」「自性」是怎麽来的呢?「数论派」的祖师得到了四禅定,进入四禅的「不动定」中,没有寻伺、没有出入息,没有一切的感受,内心是那一念的冥静不动,也可以说是「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此时他粗重的心识都停下来,只剩那一念明静的心现前,这时他认为「真我」出现了,就以此为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他认为「自性」是常住独存、受用万法的。亦即五蕴(色、受、想、行、识)是老病死的,但是另外有一个「自性」是不会老病死的,它就住在五蕴裡面,来主宰我的生命。
《成唯识论》之论师问:「自性」的相貌是什麽?如果「我」的相貌是明静不动犹如止水,但是入定后,第六意识与定相应是明静不动,但是你出定以后,冥静不动就消失掉了,那麽这个明静不动就不是恒常住,也不是不变异的,会随因缘而变化,可见得「自性」不是「我」「离蕴计我」事实上也是一种,执着。
「分别我执」的种类有此二种:即蕴计我与离蕴计我。
伏断——此二我执,麤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灭。
这两种「我执」都是由第六意识的「分别」生起的,是一种行相很粗,容易断除的执着。菩萨在「见道位」时,依止禅定的力量,观一切法「生空真如」,众生五蕴皆空的真如理相应了,就能除灭「分别我执」。
前一篇:我的定义(净界法师讲述)
后一篇:修行第一大忌(印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