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检索【赏誉第八】上
(2013-11-10 13:19:51)
标签:
文化《晋书》世说新语 |
分类: 读史札记 |
卷中之下
赏誉第八上
1、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
人物:陈仲举——陈蕃
注文引书:《汝南先贤传》、《吴越春秋》
笺疏引书:《风俗通》五、《御览》二百三十引《续汉书》、《书钞》三十六、《圣贤群辅录》、惠栋《后汉书补注》十三、《晋书文苑王沈传》
2、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人物:李元礼——李膺
注文引书:《李氏家传》
3、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见许子政弱冠之时,叹曰:“若许子政者,有干国之器。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
人物:谢子微——谢甄、许子政——许虔、许子将——许劭、陈仲举——陈蕃、范孟博——范滂
注文引书:《汝南先贤传》、《海内先贤传》、张璠《汉纪》
笺疏引书:《汝南先贤传》、《后汉书郭太传》、《续谈助》卷四载《殷芸小说》引《许劭列传》、《隋志》、《太平寰宇记》一百六、雷次宗《豫章记》、杭世骏《道古堂文集》二十一、《吴志太史慈传》、《蜀志庞统传注》、「品藻篇」注、诸葛诞《与陆逊书》、袁宏《后汉纪》二十七、《蜀志许靖传》、《御览》四百九十六引《典论》、《抱朴子自叙篇》、《魏志和洽传注》《武帝纪注》、《后汉书党锢传》、《续汉书郡国志》
4、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人物:公孙度、邴原
注文引书:《魏书》、《邴原别传》
笺疏引书:《魏志邴原传》
5、钟士季目王安丰:“阿戎了了解人意。”谓“裴公之谈,经日不竭。”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用裴。
人物:钟士季——钟会、王安丰——王戎、裴公——裴楷、文帝——司马昭
注文引书:王隐《晋书》
笺疏引书:王隐《晋书》、《御览》四百四十五、《文选》五十八《褚渊碑注》、《晋书裴楷传》
6、王浚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向二童何如?”钟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人物:王浚冲——王戎、裴叔则——裴楷、钟士季——钟会
注文引书:《晋阳秋》
笺疏引书:「德行篇」注引《晋诸公赞》、《魏志高贵乡公纪》、《晋书裴楷传》、《初学记》十一引王隐《晋书》
7、谚曰:“后来领袖有裴秀。”
人物:裴秀
注文引书:虞预《晋书》
8、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入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戴。见傅兰硕,江廧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
人物:裴令公——裴楷、夏侯太初——夏侯玄、钟士季——钟会、傅兰硕——傅嘏、山巨源——山涛
注文引书:《礼记》
笺疏引书:王隐《晋书》、《晋书裴楷传》
9、羊公还洛,郭奕为野王令,羊至界,遣人要之,郭便自往。既见,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郭太业!”复往羊许,小悉还,又叹曰:“羊叔子去人远矣!”羊既去,郭送之弥日,一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复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颜子!”
人物:羊公——羊祜、郭奕
注文引书:《晋诸公赞》
笺疏引书:《魏志郭淮传注》引《晋诸公赞》
10、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人物:王戎、山巨源——山涛
注文引书:顾恺之《画赞》
11、羊长和父繇与太博祜同堂相善,仕至车骑掾,蚤卒。长和兄弟五人,幼孤。祜来哭,见长和哀容举止,宛若成人,乃叹曰:“从兄不亡矣!”
人物:羊长和——羊忱、羊繇、羊祜
注文引书:《羊氏谱》
笺疏引书:「方正篇」、《晋书羊祜传》、「言语篇」
12、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人物:山公——山涛、阮咸
注文引书:《名士传》、山涛《启事》、《晋阳秋》、《竹林七贤论》
笺疏引书:《文选》引《晋纪》
13、王戎目阮文业:“清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从”
人物:王戎、阮文业——阮武
注文引书:《新书》、《陈留志》
14、武元夏目裴、王曰:“戎尚约,楷清通。”
人物:武元夏——武陔、裴楷、王戎
注文引书:虞预《晋书》
15、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人物:庾子嵩——庾敳、和峤
注文引书:《晋诸公赞》
16、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人物:王戎、太尉——王衍
注文引书:《名士传》、《八王故事》
17、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惧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唱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索,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济以上人。” 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于是显名,年二十八始宦。
人物:王汝南——王湛、王浑、王济、武帝——司马炎、山涛、魏舒
注文引书:邓粲《晋纪》、《晋阳秋》、王隐《晋书》
18、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
人物:裴仆射——裴頠
注文引书:《惠帝起居注》
19、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呜朝阳,谓东南之宝己尽,不意复见褚生。”陆曰:“公未睹不呜不跃者耳!”
人物:张华、褚陶、陆平原——陆机、顾彦先——顾荣
注文引书:《褚氏家传》
20、有问秀才:“吴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义。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九皋之鸣,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衡、士龙,鸿鹄之裴回,悬鼓之待褪。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鉏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以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珍宝;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增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
人物:秀才——蔡洪、吴府君——吴展、朱永长——朱诞、严仲弼——严隐、陆士衡——陆机、陆士龙——陆云
注文引书:《陆云别传》
21、人问王夷甫:“山巨源义理何如?是谁辈?”曰:“此人初不肯以谈自居,然不读《老》《庄》,时闻其咏,往往与其旨合。”
人物:王夷甫——王衍、山巨源——山涛
注文引书:顾恺之《花赞》
22、洛中雅雅有三嘏:刘粹字纯暇,宏字终嘏,漠字冲嘏,是亲兄弟,王安丰甥,并是王安丰女婿。宏,真长祖也。洛中铮铮冯惠卿,名荪,是播子。荪与邢乔俱司徒李胤外孙,及胤子顺并知名。时称:“冯才清,李才明,纯粹邢。”
人物:刘粹、刘宏、刘漠、王安丰——王戎、真长——刘惔、冯荪、冯播、邢乔、李胤、李顺
注文引书:《晋诸公赞》、《晋后略》、《刘氏谱》、《八王故事》
23、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
人物:卫伯玉——卫瓘、乐广
注文引书:《晋阳秋》、王隐《晋书》
24、王太尉曰:“见裴令公精明朗然,笼盖人上,非凡识也。若死而可作,当与之同归。”或云王戎语。
人物:王太尉——王衍、裴令公——裴楷、王戎
注文引书:《礼记》
25、王夷甫自叹:“我与乐令谈,未尝不觉我言为烦。”
人物:王夷甫——王衍、乐令——乐广
注文引书:《晋阳秋》
26、郭子玄有俊才,能言老、庄。庾敳尝称之,每曰:“郭子玄何必减庾子嵩!”
人物:郭子玄——郭象、庾敳
注文引书:《名士传》
27、王平子目太尉:“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太尉答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
人物:王平子——王澄、太尉——王衍
注文引书:王隐《晋书》
28、太傅府有三才: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才。
人物:太傅——司马越、刘庆孙——刘舆、潘阳仲——潘滔、裴景声——裴邈
注文引书:《晋阳秋》、《八王故事》
赏誉第八下
29、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籍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爽朗多所遗;秀子纯、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
人物:阮籍、阮浑、嵇康、嵇绍、山涛、山简、阮咸、阮瞻、阮孚、向秀、向纯、向悌、王戎、万子——王绥、刘伶
注文引书:《世语》、虞预《晋书》、《名士传》、《中兴书》、《竹林七贤论》、《晋诸公赞》、《晋书》
30、庾子躬有废疾,甚知名。家在城西,号曰城西公府。
人物:庾子躬——庾琮
注文引书:虞预《晋书》
31、王夷甫语乐令:“名士无多人,故当容平子知。”
人物:王夷甫——王衍、乐令——乐广、平子——王澄
注文引书:《王澄别传》
32、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写水,注而不竭。”
人物:王太尉——王夷甫、郭子玄——郭象
注文引书:《名士传》
33、司马太傅府多名士,一时俊异。庾文康云:“见子嵩在其中,常自神王。”
人物:司马太傅——司马越、庾文康——庾亮、庾子嵩——庾敳
注文引书:《晋阳秋》
34、太傅东海王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室参军,雅相知重。敕世子毗曰:“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或曰:“王、赵、邓三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谓安期、邓伯道、赵穆也。袁宏作《名士传》直云王参军。或云:“赵家先犹有此本。”
人物:太傅——司马越、司马毗、王安期——王承、邓伯道——邓攸、赵穆、袁宏
注文引书:《赵吴郡行状》
35、庾太尉少为王眉子所知。庾过江,叹王曰:“庇其宇下,使人忘寒暑。”
人物:庾太尉——庾亮、王眉子——王玄
注文引书:《晋诸公赞》
36、谢幼舆曰:“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嵇延祖弘雅劭长,董仲道卓荦有致度。”
人物:谢幼舆——谢鲲、王眉子——王玄、嵇延祖——嵇绍、董仲道——董养
注文引书:王隐《晋书》、谢鲲《元化论序》
37、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于仞。”
人物:王公——王导、太尉——王衍
注文引书:顾恺之《夷甫画赞》
38、庾太尉在洛下,问讯中郎,中郎留之云:“诸人当来。”寻温元甫、刘王乔、裴叔则俱至,酬酢终日。庾公犹忆刘、裴之才俊,元甫之清中。
人物:庾太尉——庾亮、中郎—— 庾敳、温元甫——温几、刘王乔——刘畴、裴叔则——裴楷
注文引书:《晋诸公赞》、曹嘉之《晋纪》
39、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馀,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人物:蔡司徒——蔡谟、陆机、陆云
注文引书:《文士传》
40、王长史是庾子躬外孙,丞相目子躬云:“入理泓然,我已上人。”
人物:王长史——王濛、庾子躬——庾琮、丞相——王导
注文引书:《王氏谱》
41、庾太尉目庾中郎:“家从谈谈之许。”
人物:庾太尉——庾亮、庾中郎——庾敳
注文引书:《名士传》
42、庾公目中郎:“神气融散,差如得上。”
人物:庾公——庾亮、中郎——庾敳
注文引书:《晋阳秋》
43、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
人物:刘琨、祖车骑——祖逖、王敦
注文引书:虞预《晋书》、《晋阳秋》
44、时人目庾中郎:“善于托大,长于自藏。”
人物:庾中郎——庾敳
注文引书:《名士传》
45、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眼。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绝倒。
人物:王平子——王澄、卫玠
注文引书:《玠别传》
46、王大将军与元皇表云:“舒风概简正,允作雅人,自多于邃,最是臣少所知拔。中周夷甫、澄见语:‘卿知处明、茂弘。茂弘己有令名,真副卿清论;处明亲疏无知之者。吾常以卿言为意,殊未有得,恐已悔之!’臣慨然曰:‘君以此试。’顷来始乃有称之者。言常人正自患知之使过,不知使负实。”
人物:王大将军——王敦、元皇——司马睿、处明——王舒、王邃、茂弘——王导、王夷甫——王衍、王澄
注文引书:《王邃别传》
47、周侯于荆州败绩还,未得用。王丞相与人书曰:“雅流弘器,何可得遗!”
人物:周侯——周顗、王丞相——王导
注文引书:邓粲《晋纪》
48、时入欲题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可谓卓朗。”桓公曰:“精神渊著。”
人物:高坐、桓廷尉——桓彝、周侯——周顗
注文引书:《高坐传》
49、王大将军称其儿云:“其神候似欲可。”
人物:王大将军——王敦、儿——王应
50、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间屋。”
人物:卞令——卞壶、叔向——卞向(疑似卞壶叔)
注文引书:《春秋左氏传》
51、王敦为大将军,镇豫章。卫玠避乱,从洛投敦,相见欣然,谈话弥日。于时谢鲲为长史,敦谓鲲曰:“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
人物:王敦、卫玠、谢鲲、阿平——王澄
注文引书:《玠别传》
52、王平子与人书,称其儿:“风气日上,足散人怀。”
人物:王平子——王澄、儿——王微
注文引书:《永嘉流人名》
53、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
人物:胡毋彦国
54、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之峰距。”
人物:王丞相——王导、刁玄亮——刁协、戴若思——戴渊、卞望之——卞壶
注文引书:《虞预书》、《卞壶别传》、邓粲《晋纪》、《语林》
55、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人物:大将军——王敦、右军——王羲之
注文引书:《王氏谱》、《中兴书》
56、世目周侯:“嶷如断山。”
人物:周侯——周顗
57、王丞相招祖约夜语,至晓不眠。明旦有客,公头鬓未理,亦小倦,客曰:“公昨如是似失眠。”公曰:“昨与士少语,遂使人忘疲。”
人物:王丞相——王导、士少——祖约
58、王大将军与丞相书,称杨朗曰:“世彦识器理致,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位望殊为陵迟。卿亦足与之处。”
人物:王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杨朗、杨凖
注文引书:《世语》、荀绰《冀州记》
59、何次道往丞相许,丞相以麈尾指坐呼何共坐,曰:“来,来,此是君坐。”
人物:何次道——何充、丞相——王导
60、丞相治扬州廨舍,按行而言曰:“我正为次道治此尔!”何少为王公所重,故屡发此叹。
人物:丞相——王导、何少——何充
注文引书:《晋阳秋》
赏誉第八上
1、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
人物:陈仲举——陈蕃
注文引书:《汝南先贤传》、《吴越春秋》
笺疏引书:《风俗通》五、《御览》二百三十引《续汉书》、《书钞》三十六、《圣贤群辅录》、惠栋《后汉书补注》十三、《晋书文苑王沈传》
2、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
人物:李元礼——李膺
注文引书:《李氏家传》
3、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见许子政弱冠之时,叹曰:“若许子政者,有干国之器。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
人物:谢子微——谢甄、许子政——许虔、许子将——许劭、陈仲举——陈蕃、范孟博——范滂
注文引书:《汝南先贤传》、《海内先贤传》、张璠《汉纪》
笺疏引书:《汝南先贤传》、《后汉书郭太传》、《续谈助》卷四载《殷芸小说》引《许劭列传》、《隋志》、《太平寰宇记》一百六、雷次宗《豫章记》、杭世骏《道古堂文集》二十一、《吴志太史慈传》、《蜀志庞统传注》、「品藻篇」注、诸葛诞《与陆逊书》、袁宏《后汉纪》二十七、《蜀志许靖传》、《御览》四百九十六引《典论》、《抱朴子自叙篇》、《魏志和洽传注》《武帝纪注》、《后汉书党锢传》、《续汉书郡国志》
4、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人物:公孙度、邴原
注文引书:《魏书》、《邴原别传》
笺疏引书:《魏志邴原传》
5、钟士季目王安丰:“阿戎了了解人意。”谓“裴公之谈,经日不竭。”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用裴。
人物:钟士季——钟会、王安丰——王戎、裴公——裴楷、文帝——司马昭
注文引书:王隐《晋书》
笺疏引书:王隐《晋书》、《御览》四百四十五、《文选》五十八《褚渊碑注》、《晋书裴楷传》
6、王浚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向二童何如?”钟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人物:王浚冲——王戎、裴叔则——裴楷、钟士季——钟会
注文引书:《晋阳秋》
笺疏引书:「德行篇」注引《晋诸公赞》、《魏志高贵乡公纪》、《晋书裴楷传》、《初学记》十一引王隐《晋书》
7、谚曰:“后来领袖有裴秀。”
人物:裴秀
注文引书:虞预《晋书》
8、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入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戴。见傅兰硕,江廧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
人物:裴令公——裴楷、夏侯太初——夏侯玄、钟士季——钟会、傅兰硕——傅嘏、山巨源——山涛
注文引书:《礼记》
笺疏引书:王隐《晋书》、《晋书裴楷传》
9、羊公还洛,郭奕为野王令,羊至界,遣人要之,郭便自往。既见,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郭太业!”复往羊许,小悉还,又叹曰:“羊叔子去人远矣!”羊既去,郭送之弥日,一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复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颜子!”
人物:羊公——羊祜、郭奕
注文引书:《晋诸公赞》
笺疏引书:《魏志郭淮传注》引《晋诸公赞》
10、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人物:王戎、山巨源——山涛
注文引书:顾恺之《画赞》
11、羊长和父繇与太博祜同堂相善,仕至车骑掾,蚤卒。长和兄弟五人,幼孤。祜来哭,见长和哀容举止,宛若成人,乃叹曰:“从兄不亡矣!”
人物:羊长和——羊忱、羊繇、羊祜
注文引书:《羊氏谱》
笺疏引书:「方正篇」、《晋书羊祜传》、「言语篇」
12、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人物:山公——山涛、阮咸
注文引书:《名士传》、山涛《启事》、《晋阳秋》、《竹林七贤论》
笺疏引书:《文选》引《晋纪》
13、王戎目阮文业:“清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从”
人物:王戎、阮文业——阮武
注文引书:《新书》、《陈留志》
14、武元夏目裴、王曰:“戎尚约,楷清通。”
人物:武元夏——武陔、裴楷、王戎
注文引书:虞预《晋书》
15、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人物:庾子嵩——庾敳、和峤
注文引书:《晋诸公赞》
16、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人物:王戎、太尉——王衍
注文引书:《名士传》、《八王故事》
17、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惧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唱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索,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济以上人。” 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于是显名,年二十八始宦。
人物:王汝南——王湛、王浑、王济、武帝——司马炎、山涛、魏舒
注文引书:邓粲《晋纪》、《晋阳秋》、王隐《晋书》
18、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
人物:裴仆射——裴頠
注文引书:《惠帝起居注》
19、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呜朝阳,谓东南之宝己尽,不意复见褚生。”陆曰:“公未睹不呜不跃者耳!”
人物:张华、褚陶、陆平原——陆机、顾彦先——顾荣
注文引书:《褚氏家传》
20、有问秀才:“吴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义。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九皋之鸣,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衡、士龙,鸿鹄之裴回,悬鼓之待褪。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鉏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以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珍宝;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增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
人物:秀才——蔡洪、吴府君——吴展、朱永长——朱诞、严仲弼——严隐、陆士衡——陆机、陆士龙——陆云
注文引书:《陆云别传》
21、人问王夷甫:“山巨源义理何如?是谁辈?”曰:“此人初不肯以谈自居,然不读《老》《庄》,时闻其咏,往往与其旨合。”
人物:王夷甫——王衍、山巨源——山涛
注文引书:顾恺之《花赞》
22、洛中雅雅有三嘏:刘粹字纯暇,宏字终嘏,漠字冲嘏,是亲兄弟,王安丰甥,并是王安丰女婿。宏,真长祖也。洛中铮铮冯惠卿,名荪,是播子。荪与邢乔俱司徒李胤外孙,及胤子顺并知名。时称:“冯才清,李才明,纯粹邢。”
人物:刘粹、刘宏、刘漠、王安丰——王戎、真长——刘惔、冯荪、冯播、邢乔、李胤、李顺
注文引书:《晋诸公赞》、《晋后略》、《刘氏谱》、《八王故事》
23、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
人物:卫伯玉——卫瓘、乐广
注文引书:《晋阳秋》、王隐《晋书》
24、王太尉曰:“见裴令公精明朗然,笼盖人上,非凡识也。若死而可作,当与之同归。”或云王戎语。
人物:王太尉——王衍、裴令公——裴楷、王戎
注文引书:《礼记》
25、王夷甫自叹:“我与乐令谈,未尝不觉我言为烦。”
人物:王夷甫——王衍、乐令——乐广
注文引书:《晋阳秋》
26、郭子玄有俊才,能言老、庄。庾敳尝称之,每曰:“郭子玄何必减庾子嵩!”
人物:郭子玄——郭象、庾敳
注文引书:《名士传》
27、王平子目太尉:“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太尉答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
人物:王平子——王澄、太尉——王衍
注文引书:王隐《晋书》
28、太傅府有三才: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才。
人物:太傅——司马越、刘庆孙——刘舆、潘阳仲——潘滔、裴景声——裴邈
注文引书:《晋阳秋》、《八王故事》
赏誉第八下
29、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籍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爽朗多所遗;秀子纯、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
人物:阮籍、阮浑、嵇康、嵇绍、山涛、山简、阮咸、阮瞻、阮孚、向秀、向纯、向悌、王戎、万子——王绥、刘伶
注文引书:《世语》、虞预《晋书》、《名士传》、《中兴书》、《竹林七贤论》、《晋诸公赞》、《晋书》
30、庾子躬有废疾,甚知名。家在城西,号曰城西公府。
人物:庾子躬——庾琮
注文引书:虞预《晋书》
31、王夷甫语乐令:“名士无多人,故当容平子知。”
人物:王夷甫——王衍、乐令——乐广、平子——王澄
注文引书:《王澄别传》
32、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写水,注而不竭。”
人物:王太尉——王夷甫、郭子玄——郭象
注文引书:《名士传》
33、司马太傅府多名士,一时俊异。庾文康云:“见子嵩在其中,常自神王。”
人物:司马太傅——司马越、庾文康——庾亮、庾子嵩——庾敳
注文引书:《晋阳秋》
34、太傅东海王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室参军,雅相知重。敕世子毗曰:“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或曰:“王、赵、邓三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谓安期、邓伯道、赵穆也。袁宏作《名士传》直云王参军。或云:“赵家先犹有此本。”
人物:太傅——司马越、司马毗、王安期——王承、邓伯道——邓攸、赵穆、袁宏
注文引书:《赵吴郡行状》
35、庾太尉少为王眉子所知。庾过江,叹王曰:“庇其宇下,使人忘寒暑。”
人物:庾太尉——庾亮、王眉子——王玄
注文引书:《晋诸公赞》
36、谢幼舆曰:“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嵇延祖弘雅劭长,董仲道卓荦有致度。”
人物:谢幼舆——谢鲲、王眉子——王玄、嵇延祖——嵇绍、董仲道——董养
注文引书:王隐《晋书》、谢鲲《元化论序》
37、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于仞。”
人物:王公——王导、太尉——王衍
注文引书:顾恺之《夷甫画赞》
38、庾太尉在洛下,问讯中郎,中郎留之云:“诸人当来。”寻温元甫、刘王乔、裴叔则俱至,酬酢终日。庾公犹忆刘、裴之才俊,元甫之清中。
人物:庾太尉——庾亮、中郎—— 庾敳、温元甫——温几、刘王乔——刘畴、裴叔则——裴楷
注文引书:《晋诸公赞》、曹嘉之《晋纪》
39、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馀,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人物:蔡司徒——蔡谟、陆机、陆云
注文引书:《文士传》
40、王长史是庾子躬外孙,丞相目子躬云:“入理泓然,我已上人。”
人物:王长史——王濛、庾子躬——庾琮、丞相——王导
注文引书:《王氏谱》
41、庾太尉目庾中郎:“家从谈谈之许。”
人物:庾太尉——庾亮、庾中郎——庾敳
注文引书:《名士传》
42、庾公目中郎:“神气融散,差如得上。”
人物:庾公——庾亮、中郎——庾敳
注文引书:《晋阳秋》
43、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
人物:刘琨、祖车骑——祖逖、王敦
注文引书:虞预《晋书》、《晋阳秋》
44、时人目庾中郎:“善于托大,长于自藏。”
人物:庾中郎——庾敳
注文引书:《名士传》
45、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眼。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绝倒。
人物:王平子——王澄、卫玠
注文引书:《玠别传》
46、王大将军与元皇表云:“舒风概简正,允作雅人,自多于邃,最是臣少所知拔。中周夷甫、澄见语:‘卿知处明、茂弘。茂弘己有令名,真副卿清论;处明亲疏无知之者。吾常以卿言为意,殊未有得,恐已悔之!’臣慨然曰:‘君以此试。’顷来始乃有称之者。言常人正自患知之使过,不知使负实。”
人物:王大将军——王敦、元皇——司马睿、处明——王舒、王邃、茂弘——王导、王夷甫——王衍、王澄
注文引书:《王邃别传》
47、周侯于荆州败绩还,未得用。王丞相与人书曰:“雅流弘器,何可得遗!”
人物:周侯——周顗、王丞相——王导
注文引书:邓粲《晋纪》
48、时入欲题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可谓卓朗。”桓公曰:“精神渊著。”
人物:高坐、桓廷尉——桓彝、周侯——周顗
注文引书:《高坐传》
49、王大将军称其儿云:“其神候似欲可。”
人物:王大将军——王敦、儿——王应
50、卞令目叔向:“朗朗如百间屋。”
人物:卞令——卞壶、叔向——卞向(疑似卞壶叔)
注文引书:《春秋左氏传》
51、王敦为大将军,镇豫章。卫玠避乱,从洛投敦,相见欣然,谈话弥日。于时谢鲲为长史,敦谓鲲曰:“不意永嘉之中,复闻正始之音。阿平若在,当复绝倒。”
人物:王敦、卫玠、谢鲲、阿平——王澄
注文引书:《玠别传》
52、王平子与人书,称其儿:“风气日上,足散人怀。”
人物:王平子——王澄、儿——王微
注文引书:《永嘉流人名》
53、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
人物:胡毋彦国
54、王丞相云:“刁玄亮之察察,戴若思之岩岩,卞望之之峰距。”
人物:王丞相——王导、刁玄亮——刁协、戴若思——戴渊、卞望之——卞壶
注文引书:《虞预书》、《卞壶别传》、邓粲《晋纪》、《语林》
55、大将军语右军:“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人物:大将军——王敦、右军——王羲之
注文引书:《王氏谱》、《中兴书》
56、世目周侯:“嶷如断山。”
人物:周侯——周顗
57、王丞相招祖约夜语,至晓不眠。明旦有客,公头鬓未理,亦小倦,客曰:“公昨如是似失眠。”公曰:“昨与士少语,遂使人忘疲。”
人物:王丞相——王导、士少——祖约
58、王大将军与丞相书,称杨朗曰:“世彦识器理致,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位望殊为陵迟。卿亦足与之处。”
人物:王大将军——王敦、丞相——王导、杨朗、杨凖
注文引书:《世语》、荀绰《冀州记》
59、何次道往丞相许,丞相以麈尾指坐呼何共坐,曰:“来,来,此是君坐。”
人物:何次道——何充、丞相——王导
60、丞相治扬州廨舍,按行而言曰:“我正为次道治此尔!”何少为王公所重,故屡发此叹。
人物:丞相——王导、何少——何充
注文引书:《晋阳秋》
前一篇:二零一三年十月的读书记录
后一篇:《世说新语》检索【赏誉第八】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