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年我装过的路人5

(2015-11-07 15:46:27)
标签:

白色巨塔

分类: 电影时光
第十三集观感

  这集中有很多感人的地方,只不过每次看到我快要掉眼泪的时候就会进个广告,唉,不知道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刚开始时“大老板”去看女儿的那场戏就特别棒,这场戏中每一个人的表现都很到位,从刚睡醒的院长和秘书长,到战战兢兢的王主任和邱副,再到刘心萍父女两个的对手戏,都很精彩。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刘心萍的表演和作为她父亲的总统的表演,这一段让我真的感觉到一个病人在病痛的折磨下,那种连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的难受,即使是面对着自己已经很久都没有见到的父亲,这种心力与体力一起憔悴的感觉让人不忍。而她父亲即使权位再高,但在病魔的面前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受苦,这是一种无法改变又无能为力的心疼,演员的表演自然流露,让人感受很真切。

  接下来郝孝刚被调职的那场戏也很不错,尤其是他在和苏怡华对手戏的时候。插一句,我发现看这部戏,我喜欢的大多都是男男之间的对手戏,反而对男女之间的感情戏没有那么热衷了。其中,郝孝刚冲进唐主任办公室把苏怡华一抓一拉,强行拖出去的一系列动作让我看的很过瘾,这两个人都表现的很自然,而唐国泰脱下眼镜的那个表情也非常有看头。

  在天台上,郝孝刚再一次说起那个笑话的时候也的确很让人感动,这里导演安排他在短时间里说了两遍一样的笑话是个很聪明的做法。他在说第一次笑话的时候还是个万事不愁的乐和医生,一个冷笑话,笑不倒任何人,都能自己乐个半天;但是短短几分钟后,他就成了一个被调职的权利斗争中的牺牲品,他在第二次说这个笑话的时候就再也笑不出来了,这个时候让人无法不叹息,又一个天真快乐的人要因为别人的斗争而痛苦。

  我在这场戏中还有一个小小的发现,他们两人在对话的过程中,我头一次发现苏医生说话的方式变得如此顺溜果断,很有气势;反而郝孝刚说话的感觉有些软了下去,好像国语不太顺溜的样子。

  这集中第三个感动我的点就是关心的姐姐,我再一次觉得关心对她姐姐的态度实在有些过分。虽说她心情很不好,关华也不应该跑来医院插科打诨,但是再怎么样,起码留给姐姐的尊重和面子总是要有的,像她这样指着关华的鼻子骂她像个不折不扣的白痴,真是让我看了都窝火。可是关华却没有想象中的情绪爆发,她只是自嘲的一笑,平静的说:“我是你的,用你的,花你的,当然会过意不去,所有想买个礼物来送给妹妹……”我了解有些人就是天生那种样子,她们夹在优秀的兄弟姐妹中间有很大的压力,她们也一心想做点事,可却总是做不好,这样的人有外人无法知晓的寂寞和难过,这种人往往需要更多的关爱,作为家人应该给予包容和引导才是。

  当然这集中还揭开了一段隐藏了十年的谎言,背叛和欺骗原是爱情的本质,但要让一个单纯的仍然相信着有永远的人来承受这一切,就好比让他永远向错误低头一样让人无法接受。一个活的忠于自我的人和一个活的自我为中心的人原来是不一样的:自我为中心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情绪到了哪里就随处发泄到哪里,她想理你的时候就接近你,她不想理你的时候就闪开你;忠于自我的人,忠于信念和坚持,他喜欢就会一直等一直等,他相信一切美好都会存在,因为他忠于自己的感觉。

  喜欢这场戏中长长的走廊,广播里不断催促苏医生的声音,两个人一个低头,一个仰天,两种情绪,两种落寞,一处妄念,一处执念。


第十四集观感

  这一集的开始部分我认为应该剪在上一集的结尾部分会比较好,同样是两个送礼物的人,同样都被接受礼物的人一顿咆哮。送礼物的人都有他们自己的认为,他们自以为好的出发点,在别人眼里却成了一种无法接受的做法,为何在送与授之间会产生这么大的抗拒?原因也许是这两个送的一方都没有把自己的关心真正用到点上。就如关华对于关欣,她不知道关欣真正想要的是一个平静的心情,想要关华可以好好做点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想要什么礼物;再如马懿芬对于邱庆成,她不知道邱庆成最在乎的就是他女儿的一切,他和马懿芬在一起只是寻求一种解脱压力的刺激,他一点都不希望对方因此而介入自己的家庭。可以说,在这里之所以会有表面上看似的好意,实际上却造成了双方的矛盾,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看不到的盲点和私心在里面。

  而另外一段刻画了邱副作为一个父亲,对待自己的女儿所透露出来的那种无处不在的疼爱和呵护,那些细节到一个喝果汁的举动等都让人对这个人物有了另一番看待。但是在他面临医院里面小BB病况严重的情况下,他还是选择继续送女儿去上学,在这点上我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也许很多人会认为他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对女儿的爱让人感动,而他在病人与女儿之间选择不忍违背女儿的期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我对于这样的做法很不认同,如果他能切身去体会一下的话就不应该做出这样的决定,如果他真的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就应该明白儿女对于父母的重要性。他的女儿是他的心头肉,然而躺在医院里的那个出生还未多久的孩子,也同样是别人父母的心头肉。同样都是为人父母,又身为一个医生,他应该懂得有所选择,并不是只有自己的孩子才值得珍惜的。

  在一集中还有一场让我看得较为惊讶的戏,就是在郝孝刚的欢送聚会之后,喝醉的苏怡华的呈现。听说一个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喝酒就特别容易醉,而苏怡华此时正好面临着爱情与事业上的双重打击。在同一天里面,郝孝刚因为他的事情而被牵连,让他的心里充满了歉疚感,而这一天关欣又破碎了他深藏十年的爱情的信仰。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晚的苏怡华会理所当然的喝醉了,而他在醉后的一番酒话也让人格外难受。

  我不清楚这样的表演方式算不算好,但是当我看到他带着点孩子气的话语,有些委屈,有些懊恼,有些伤心的嘶哑出那一句句不成文的断句时,我的心里是随之沉重的难过起来的。我越来越发现,一个单纯在人要活在这个不单纯的世界里,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他说:“我连谈恋爱的能力都没有……”,他说:“我好想救活每一个人,我好想救活每一个人……”,会说出这种话的人,其实不就是一个孩子吗?


第十五集观感

  这集里面又有好多感人的地方,除了开始那段做病理解剖的部分是延续上一集中的未完部分,接下来的几段都让人纠结进了另一种情绪里面。

  朱慧英的死因在这一集中终于真相大白了,如我预料的那种,最后的过失是在黄院长。从当初黄院长同意签病理解剖书的时候起,我就觉得他算是一个挺不错的医生了,在这集中,他的表现让我更确信了这个想法。在病理解剖的结果出来之后,他并没有利用他所在的权势来逃避或者掩饰些什么,而是正视自己的错误,让自己的良心得以安宁。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好医生真正会有的心理,很真实而又令人叹息。倒是关欣的选择让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也不符合一般人的心理。

  在这集中,由于苏怡华对爱情的坚持,及不计前嫌,在他的动情说服下,他和关欣的爱情果然是又变成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实说,我对他们两个的爱情是不看好的,所有反反复复的感情都无法长久,有一句歌词说的好,“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他们的复合是因为对当初那段感情的不舍,对于苏怡华来说,他从来没有一刻从当年的回忆里走出来过,而在关欣的心中,曾经的美好永远的留在了当年的那一刻。可以说,苏怡华这十年感情是饱满而又充足的,但是关欣在十年间却早已把这段感情架空了,所以表面上他们是有着一样的过去和现在,但实质却已经不一样了。

  接下来的一整段都非常感人,美杏的表演比之前的都要好,在这集中面对着即将要失去的宝宝,反而没有了痛哭流涕不止的画面,转而是比较压抑的,低沉的伤心。

  最感人的部分就是,当邱副告诉美杏和张建,他们的宝宝已经无力医治,再多的抢救只是增加他的痛苦而已,在宝宝面临危险的时候叫他们做出要不要抢救的决定。对于父母来说,要当下做出这种决定真的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谁都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的多受苦,但谁也不会愿意放弃抢救孩子的机会,虽然抢不抢救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最终的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要下这样决定绝非易事。我们透过屏幕看这一家人挣扎在生离死别的边缘,实在心有不忍,人生中就是有这么多失去和离别。当张建怀抱着虚弱的宝宝时说:“为什么我们第一次抱着他就是要等他的离去?”不禁让人难过,一个还没有来得及看清这个世界的小孩就这么快的即将离去,命运的无常是人类永远无法避免的伤痛。

  另外,苏怡华在刚经历了一个小生命的离去后,在医院走道上的育婴房窗前看那些新生的小生命的场景也特别动人。生命的终点和生命的起点碰撞在一起,让苏怡华的脸上浮现出了复杂的情绪变化,经历过了失去,也看见了新生的希望,让他也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悟想吧。我在看这一段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眼睛冒汗,所有的情绪在苏怡华的表情中传达出来,加上缓缓的背景音乐,真是有够催泪的。我不得不说,言承旭的内心戏真的一次比一次棒,真奇怪一般演员都是对比较放的,肢体动作比较大的角色,处理的容易上手,而他却总是演内心戏比较得心应手,我建议他以后去演个“手语者”之类的角色应该会很出彩。


第十六集观感

  今天这集算是对朱慧英的这起医疗事故有了个彻底的交待,剧集运用了很大的篇幅在讲述死者家属和黄院长对于这起事件的心理和处理方法。另外还特别交待了邓念伟这个人之所以会转变的原因,也把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更具体了一些。其实我觉得一部剧集里面对于每个一人的刻画都尽量做到丰满是件好事,但是一定不能忽略了主次,只有把握住了着墨的浓重,才会使作品有立体的层次出现。

  在这集里,对于人物的心理和肢体的行为表达上,黄院长应该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作为一个医生,他有着自己的信念,在医院里面经历过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之后,有些感觉难免会因为时间的打磨而变得麻木,有些信念也会随着周遭的环境而渐渐模糊不清。但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候,再次经历起来,被人提醒,被人点出时,那些感觉又会回来,某些最初的信念也会重回心头。所以黄院长的表现让我觉得是这是一个很合理的人物,他有着他自己的无奈,也有着自己懦弱的时候,在遗憾面前,他也有各种情绪,也想过要逃离,但是最终他还是正视了自己的失误。在他年近半百的年龄,也许心态早已慢慢归于平静,所以不能忍受内心的歉疚,因此他宁愿辞职来平复心情。当他最后拿着鲜花去坟上祭拜朱慧英的时候,我想他是这些人里面第一个爬出巨塔的人,经历过了,也看穿了,他的人生应该可以圆满了。

  而对于朱妈妈的表演,我觉得在这集中还是稍显过头了。她的情绪应该不需要那么外放,比如和黄院长的对话,她的情绪和举动都比在情理之中的那个范围内稍稍超出了一点点;又比如她在走出医院的那场哭戏中,那一段哭戏真的很精彩,很带人情绪,我看着都觉得很难过,如果单独来看的话决定是震撼的出演,但是如果把她的情绪放到这个剧集中来看的话,我又觉得似乎不需要这么用力。

  这一集中的故事比较集中,主要是把这起医疗事故做了一个收尾,除此之外的就只有另一段,苏怡华和邱庆成被处罚的事情。

  在这件事情上,邱副继续他一贯的处事风格,即使是被处分了,被批评了,却还是恭恭敬敬的向唐主任承认错误在自己,点头、哈腰、谦恭有礼。相反,苏怡华的态度则是推门而入,直指唐主任为何要停掉他的研究计划。虽然对于一个医生来说,突然被停掉一项已经研究到一半的实验是一件打击很大的事情,但是他不懂如何去深究症结出在哪里,或者说他根本不想知道症结在哪里,不然他也不会鲁莽的跑去质问一手握着他生杀大权的唐主任了。苏怡华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还是一点都没有学乖,仍然是那个单纯到冒傻气的样子,对于能给他权利和方便的人总是不懂得取悦,甚至还有越搞越僵之势,但是对于一些并不能带给他什么的朋友来,却是毫无保留的展现灿烂的微笑。每次看到他在经受了挫折之后,再面对别人时,他依然还是会灿烂一笑,我就也会随之一笑。这样一个人,很难想象,当他不微笑的时候会是因为经过了什么样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