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混到北京——风雨颐和园

标签:
颐和园c5苏州街乐寿堂昆明湖北京旅游 |
分类: 人在旅途 |
在重口味之前来一段小清新告白~
我对《颐和园》在没有具体形象之前还有一段感性上的模糊概念,那是关于一部被禁的电影,如今我再去查询这部电影时,所有链接均已失效~

所幸还能再找到一幅截图:无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终结,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
进入颐和园的那一刻开始瓢泼大雨,整个色调与氛围恰如影片中的游离气息,仿佛刻意要让我们先停下脚步思考,待那场大雨过后,缓步前行~免得惊扰了他人的梦,肤浅了自己的心~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
静宜园、玉泉山 静明园、万寿山 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有兴趣的朋友建议可以去文昌阁看一看,现在是文物陈列馆,里面有各种珍品和清朝宫廷生活用具~~
另外这边游人较少,还可以清静的看看这里的建筑,回廊画栋都非常漂亮~
乐寿堂对面的那块石头俗称“败家石”,具体原有自行百度~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块石头正对堂内宝座后面的那块镜子,于是映照出来仿佛石头就在宝座之后,慈溪太后要是往那宝座上一坐,立刻一幅“万寿无疆”的画面啊~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据说又打破了吉尼斯纪录~


我真的比较喜欢这些雕梁画栋,反反复复拍了n多张,这也算是特别有北京风味或者说皇家气质的代表吧~
不过当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
哇~看到神仙了~果然越往上越有仙气啊~~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由于北方少园林,江南水乡的柔媚多情勾引的皇帝魂牵梦绕,不由得让人想到一句:皇上,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前一篇:游混到北京——天坛
后一篇:游混到北京——圆明园/北大/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