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篇迟到十五年的影评——泰坦尼克号

(2012-04-18 02:26:51)
标签:

詹姆斯

卡梅隆

泰坦尼克号

影评

列奥纳多

凯特温斯莱特

分类: 电影时光
我有写影评的习惯,那是在初中时学校里的影评组留下的,还记得当时我们老师没有让我们写《泰坦尼克号》,她说等一天我们自己想写的时候再写~~这一晃就十五年过去了,当年没有写的影评如今不得不来补回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十五年前也是走进电影院里看的《泰坦尼克号》,在那个国外进口大片还很少的年代里,这个片子把我给震惊了~于是我在那一小段时间里沉迷了,我收集了所有能够收集到的关于这艘船的资料,我买的第一本写真书就是一本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画册,我喜欢上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喜欢上了演员列奥纳多和凯特温斯莱特,喜欢上了歌手瑟琳迪昂,我似乎喜欢上了关于这部电影的一切。直到今天,3d版重装上映,我仍能记得当年的那份喜欢~

(啊哈哈,竟然被我翻出来了,十五年前的画册啊~~)

一篇迟到十五年的影评——泰坦尼克号


我那时候还临摹过这幅画,我知道影片里所有的素描都是出自卡梅隆之手,在拍摄杰克画露丝的那一幕时,画面中的手其实是卡梅隆的手,但是他是左撇子,还特意用镜像镜头来拍摄的~

一篇迟到十五年的影评——泰坦尼克号


重新回到电影院,我发现原来我记忆力那么好,那一幕幕画面我是那么的熟悉,仿佛岁月从未流过,一切未曾改变。很多人都说十五年前没有看懂的,现在如何如何明白了;十五年前为爱情哭泣,现在如何如何更注意到细节的事物;十五年前不懂爱,现在如何如何懂了⋯⋯其实那些与我而言都没有变化,十五年前我还没到注意爱情的年龄,而现在的我同样也不会注意;然而所谓人性,所谓生命,所谓那一个个被提烂了的感动人心的点在十五年前也早已被我研究的透透的了,毕竟无论如何喜欢,这也只是一部商业片,那些东西也是非常显而易见不值一提的,并非要等到今天才会发现的。于是我发现,十五年在我身上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我竟然奇迹般的坐着这艘“梦之船”穿越了~要不然怎么时隔那么多年,我在电影院里每次听到的笑点都是一样的,当然哭点也是一样的~~而我这一次又没有哭,果然时间并没有改变我多少~

同样时隔多年我依然没有写出一篇真正的影评,说什么呢?剧情大家都知道,说人性么?别俗了,十五年前说说也罢了~那就说说我的感动点吧~我真正动容的是这艘当时人类史上最庞大的水上漂浮物的首次起航便沉没了,就像卡梅隆说的,“在20世纪头十年,西方民众感受到极大的繁荣。电梯!汽车!飞机!无线电!一切无不令人惊叹,似乎无止尽的蒸蒸日上。然后,突然就摔了下来。”泰坦尼克是那个时代的骄傲,而它的沉没把一个理想时代的泡沫给戳破了~

越是查看泰坦尼克的资料就越是对它的沉没感到遗憾,没有人会相信我是在电影刚开始放到泰坦尼克即将起航时发动机器的瞬间有流泪的冲动~接下来便是那句: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长镜头从杰克身上一直拉到整艘船的全景~

由于看过很多资料,我知道泰坦尼克沉没是个怎样的过程,当那些选择留在船上的人们给观众带来巨大感动的同时,可曾想他们在下沉的过程中要经历些什么事情?这点确实是我当年没有感受到的,而这一次我害怕了~因为泰坦尼克的下沉几乎是粉身碎骨的,在这过程中地板爆裂,锅炉倒塌,所有物件都像离弦之箭般飞射出去⋯⋯直到船尾沉到海底时几乎已经变成了一块钢铁疙瘩~再想想那些留在船上的人就不忍想象了~我记得卡梅隆大致说过,谁都不愿意泰坦尼克是这样的沉没,大家想象中它应该是静静的沉入海底的⋯⋯

一篇迟到十五年的影评——泰坦尼克号


好吧,说到兴头意犹未尽,那就来点真正的影评吧~

贯穿全剧的男女主角是导演带领我们看清整艘船沉没全过程的眼睛

卡梅隆是个很会说故事的导演,他对泰坦尼克深深的迷恋,从事深海探索研究事业数十年,他想要把这个故事呈现在大家面前,那如何来说才会好看有具有真实的震撼力呢?船上两千多条生命,在面临灾难时有形形色色的表现,如果一一拍摄反而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于是便有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从这两个人的身上,我们即看到了所有人,故事有了一条主线,也有了戏剧冲突,乃至社会阶层的形态,贫富差异的撞击与自由和禁锢的对比,这部片子可说做到了面面俱到~

尤其到了后半段,露丝两次放弃救生艇的希望和杰克继续逃难,当然这是爱情,这是真情啊什么的,但其实我想更多的是导演想让我们再继续跟着他们来看完这场灾难的全部。他们几乎跑遍整艘船,从船头到船尾,从三等舱到头等舱,在他们的奔跑中我们看到了各色人等面对灾难的反应,也看到了整个船体各部位是如何分崩离析的。这种拍摄手法完全让人沉浸在一种亢奋状态,在自以为看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同时知道这艘船的沉没是何等惨状。我们看到了船长走回驾驶舱,看到了设计师把时钟的时间拨到到达的时间,看到了相拥依偎的老夫妇,看到了最后一次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一家人⋯⋯

男女主角是见证到泰坦尼克最后一刻的人,我们看着他们一同沉没,这种代入感是和男女主角待在一旁看着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为人津津乐道的场景其实卡梅隆都通过男女主角很清楚的向我们传递了~例如坚持演奏到最后一刻的乐队,杰克提醒了一句:原来头等舱的好处就是临死还有音乐陪伴;例如牧师在那里说:神啊,我们正在经历死亡的峡谷⋯⋯杰克也提醒了一句:你通过峡谷的时候能不能快一点⋯⋯当然你可以当这是一个笑点,但导演的意图应该是想让你们注意到这些人,包括牧师在之后拉手那些即将要滑落的人们,口中不断的念着圣经,作为观众就会格外的注意到这些细节了~

三个连续式蒙太奇将故事分三段讲完

泰坦尼克的开始是由一位老人的故事开始的,导演用了三个连续式的蒙太奇将故事与现实连接~第一个镜头海底船头的残骸到全新的泰坦尼克即将起航;第二个露丝的眼睛到老人的眼睛;第三个壁炉的残骸到泰坦尼克的最后一夜~非常简单明了的镜头就在故事里故事外切换的游刃有余,完全没有突兀感~

卡梅隆的用心

我们喜欢泰坦尼克绝对是有理由的,一个导演如此用心的为观众编织一个梦,我们自然沉醉其中~导演为了能让e我们在影院里感受到泰坦尼克的庞大的身躯,他只用了一个镜头就做到了,启航时在巨轮面前驶过的几艘小船,那个巨大的悬殊比列顿时让观众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另外泰坦尼克的速度也只用了一个镜头来交代,船与海豚~

另外如果有人看过真实泰坦尼克上船长和设计者的照片就会惊讶的发现,电影中的演员和真实人物也实在是太像了!包括影片中的许多人物也是真实历史上有的,比如暴发户,比如演奏乐队,比如那对老夫妻⋯⋯这些真实存在的人物让我们感觉到影片中的故事也变的更加真实起来~

最后我再顺带提一句,为什么露丝一天之内突然转变又回去找杰克了?很多人也许不会在意,但导演安排了一个镜头,就是在露丝拒绝杰克之后坐在餐厅里听她母鸡唠叨结婚请柬的事情时,她看到一个旁边一桌的母女,母亲正在教年幼的小女孩学习礼仪,她自己也是从小这样过来的,被禁锢的感觉突然爆发,于是就有了她走到船头与杰克的经典一幕~~

一篇迟到十五年的影评——泰坦尼克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