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好人的鸣奏曲

标签:
影评窃听风暴娱乐 |
分类: 电影时光 |
这个片子由于名字翻译的太烂,导致我一直提不起兴趣来看,所幸在逛韩寒博客的时候见他推荐了一下才没有最终错过。
关于柏林墙推倒前后时期的片子看过不少,这一部给我的感觉特别有触动。也许是因为我并不特别了解那段时期的历史,也不能感同身受些什么真切的东西,因此我对其他片子并未留下太多的印象,而这个片子会让我有一些不同的感受是因为它不仅仅从单纯的某个历史时期来讨论当时的政局、环境和人性的压抑等等大问题,恰恰是在冷静严肃的外壳下隐隐闪现出来的一点点小温情和小火花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几乎微不可见的闪光点就如同影片中男主角一丝不苟的仿佛机械般的心让人以为毫无波澜却偶尔泛起的一点波纹一样珍贵。
一部好的电影一定是有能力让你在不同国籍不同知识领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仍然能够很清楚的接收到它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再晦涩或陌生的东西都能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让观众所接受继而喜欢。而我所喜欢的就是这部片子的处理手法,通过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几乎看似没有个人情感的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在监视艺术家的过程中慢慢地受到感染,慢慢地的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一些激情,慢慢地被艺术所熏陶,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一直以来的人生或价值观,在冷静的外表下也许他的内心早已汹涌澎湃,他最后所作的牺牲也是能够让人信服和感动的。
这是一部大片子,但我却把它缩小了来看,因为我没有能力去探讨更多更深的东西,也没有必要装出一副很了解人家国家内部斗争的种种事,我能感受的到是在国家体制下被束缚的心不论是艺术家还是正为当局做事的已然看似麻木的人,在某种感染下依然鲜活和自由。
有许多小片段精致的让人跟男主一样心中泛起一圈圈波澜。比如在窃听时听到剧作家悼念朋友弹的一曲《热情鸣奏曲》;比如在窃听到剧作家和情人间的亲密,回去后忍不住蠢蠢欲动的心;又比如结尾的那句“这是送给我自己的”。
说到这个结局我真的很中意,剧作家和监听员两个人最终没有碰面,但他们两人已然非常了解彼此的心意。两年前剧作家没有上前亲自道谢而是在最后将谢意写在书里是因为他明白了对方当时为何要帮助他,为了这份心意,他也要将已经放下的创作继续下去,才不枉那些为此而奋斗而牺牲的所有人~~~
列宁说,如果我一直听这首《热情鸣奏曲》,恐怕我的革命不会成功,因为我无法理解那些喜欢听这曲子的人怎么会是坏人。我以为这部片子是在向所有艺术家致敬,它的内核其实把艺术家抬的很高,因为能理解艺术的人不会是太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