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南京!

(2010-08-16 17:31:23)
标签:

陆川

南京

娱乐

分类: 电影时光

昨天终于在这个举国哀悼的日子里把这部片子看完了,还真是巧合,昨天正好是日本战败投降日,看这样一部片子真合时宜。其实很早很早我就开始期待这部片子了,直到电影上映时,我由于种种原因,上了三回电影院都没有看成,最后竟一拖拖到至今才看。期间在网络上瞄到不少评论,批评辱骂的不计其数,我一直忍着没有点进去看。中国人实在太会互相影响了,我也不能避免看了影评后会不影响到自己以后对片子的判断,也一直忍着没有对该片,包括陆川有情绪上的抵抗或包庇,在自己还没有看过之前,我是不会出声的。

 

首先我要说为何对此片报有如此强烈的期待。在我看过《辛德勒的名单》后,心里就一直有个愿望,中国何时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即使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但起码何时能有人有勇气去表现这样一个题材的片子,带着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和尊重,让年轻一代不忘过去。我们不需要说教,不需要哭诉,不需要歌功颂德,我们只需要冷静的,尽可能真实的去再现,如果可以,在艺术上稍稍升华一些出来,那真是太令人激动了。因此陆川说要拍《南京!南京!》,而且是以黑白胶片的记录方式,我真的很激动!就凭着这份勇气和信心,支持,是必须的!

 

日本人的眼泪

 

如果“南京大屠杀”一再的以残酷的镜头哭诉我们如何被日本人凌虐欺辱,我觉得是没有多大意思的,这样的片子拍一部跟拍一百部是没有区别的,看多了只会觉得疲劳、痛恨、不想面对……还有,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的懦弱!

 

陆川选了一个很新的视角,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来看这场屠杀!太独特也太大胆了,我看了开头就开始明白为什么他会遭来这么多的辱骂,的确,这样的做法太危险了!仿佛是在为鬼子开脱他们的罪行,看的我心惊肉跳!直到最后一刻,我心里有个声音在说,角川必定会自杀的,自杀了这部片子就成功了,果然,最后他举枪自尽了。

 

这样一场战争,这样一场屠杀,如果要让中国人悲愤、痛恨是很简单的,但要让作为侵略者的一个鬼子崩溃,才更显示出了其残酷性啊!这是要经历过怎样一种痛苦的折磨才会这样的崩溃呢,以一个日本人来指出日本这个民族犯下的错误难道不比我们中国人的哭诉来的更有力量吗?!难道每次拍这种题材的片子非要把日本人拍成畜牲的样子,扭曲的嘴脸才能表现他们的残忍吗?其实我一直觉得战争是少数人的战争,大部分民众根本不知为何而战,在战争的残酷里有思考有迷茫有痛苦,这太正常了,这不是把日本人人性化,是所有人类的人性化。

 

角川的自杀证明了他对整件事情的思考,他的崩溃,他的绝望,他的不认同!所以最终他必须死!

 

冷静的看待历史

 

我们必须冷静的看待历史,事到如今我们需要的不是仇恨,而是不能忘记!我觉得这个片子从头到尾都把握的非常冷静,并没有很多人预想中的激情澎湃,片中只有一句喊口号的镜头,我觉得一句足矣。我们要从历史中获取教训,缅怀先烈,而不是坐在那里疯狂的积累仇恨。

 

这部片子的总体基调把握的很好,但缺点是有些散乱,故事情节交代的不是特别明确,还没有达到一气呵成的感觉,期待陆川以后能有更成熟的功力啊~~

 

说到艺术上的升华,我觉得导演是有尝试的,比如结尾的那段日本太鼓,感觉特别好,也是一次特别大胆的尝试,很少在这类片子里看到敢这样拍的。其实这段我不是理解的特别到位,很希望有人可以给我解释一下,我个人的感觉很像《辛德勒的名单》里德国军人一边弹着钢琴曲一边对犹太人进行着屠杀,这是一种完全无视其他民族生命的做法,他们在自己的盛宴里狂欢。而日本太鼓这段,在屠杀了30万中国人的土地上,招他们日本武士的英魂,同样的无视。一个残忍到对生命完全麻木的民族。

 

还有一段,被迫去当慰安妇的小梅在精神崩溃的边缘疯疯癫癫的唱戏,声音真是好听极了,日本人跑过去一枪打死了她,说了一句:她太美了,这样活着不如死了。这段让我想到了德国人枪毙犹太人后说的一句:他说的对,按他说的做!(俺真的无意做对比,是俺不好,但可见导演起码在尝试一些艺术手段的处理方法)

 

事隔此片上映日期已经太遥远了,本来是想好好写一篇影评了,现在就这样子吧,纯当是我为中国人拍这样的电影做一点支持,我们中国电影人要再接再砺!

 

南京!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李田摄影展
后一篇:小清新lilly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