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梵音墨韵涤流年——读汪锦程书法集《溯古草堂墨韵》

(2015-03-29 01:21:01)
标签:

佛学

墨韵

书法集

汪锦程

艺术

 

梵音墨韵涤流年

 

读汪锦程书法集《溯古草堂墨韵》

 

       喻 彬

 

 

甲午岁末,在深圳吉安商会的一次盛典上,巧遇乡贤汪锦程兄。我伸出手去和他握手,他双手合十,举至眉前虔诚地作了个揖。这一细微的举止令我感慨不已,我总感觉我们之间,已经横亘着一道出世与入世之河。阔别20多年,昔日喜怒于色、乐天无忧的“阿汪”,早已消遁得无影无踪了;眼前的汪兄是潜心研究人生宇宙实相,正见诸法真谛的佛学之智者。

生命总是在流年中重塑、锻造、改变初始的形态,给人留下或多或少的完美或缺憾。

汪兄苦心耕耘的“溯古草堂”,可以说是红尘中的一方净土。天籁梵音、禅境墨韵,绿树掩映的窗外传来啁啾鸟鸣,实乃世外桃源,难得的让心灵沉淀、心绪梳理的港湾。

汪兄焚香沐手、研墨展纸,于袅袅佛乐间、习习天风中,着笔方寸、运筹乾坤,浓淡燥润、收放藏露,无不蕴藉佛理禅意。溯古草堂那一幅幅书法作品,实际上就是汪兄的一个个深深浅浅的人生屐痕。

1997年,香港回归那一年,汪兄经历着命运的大逆转。那一年,他从深圳某政府机关出来,房子没了,工作没了……生活无所着落,可谓山穷水尽、四面楚歌。但是不可理喻的是,他居然能够静下心来练习书法,并藉此作为他暗淡的生活里一线熹微的亮光。

2004年,汪兄结缘佛法,礼佛念经、习书悟道。在这个一切都被物化的世俗的深圳特区,他以青灯黄卷为伴,读《释迦牟尼佛传》、《金刚经》、《楞严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大乘无量寿经》等佛学经典。

汪兄说,供奉三宝后,佛经指引着他寻找到生命苦乐悲喜的答案,振作精神,面对无常人生。常怀感恩敬畏之心,以广大心怀供养与布施,修取无量福报。

我在想,拥有信仰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汪兄说:“佛经哲学是世上的高等哲学。”是的,早在2500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曾言:“通达生命生死与宇宙时空本质的觉悟者,可以化身千百亿。”这已经被现代科学所印证。克隆技术,植物嫁接,人才培训复制,规范人类行为道德的法律制度,教化世道人心的书刊典籍,都是起着星火燎原,润物无声的作用。有如薪火相传,千秋万代。

汪兄说要我为他即将付梓的书法作品集《溯古草堂墨韵》作序,既然如此,那就谈谈他的书法艺术。

我始终坚信,醍醐灌顶境界是修炼的结果。当年二十郎当的“阿汪”写的字我见过,和现在的汪兄的字相比那真是脱胎换骨,不可同日而语。汪兄的书法作品,隽永飘逸、刚柔相济的笔锋墨韵之间,蕴含的那份淡定与从容,是深深地揉进了他人生磨砺的况味与领悟的。这不是单纯地遍临欧颜柳赵诸家墨迹方能得此神韵,它需要经历一个生命的历练与精神的涅槃过程。

汪兄的草书洒脱而不狂放、篆书工整而不拘谨,枯湿有度、浓淡有致、缓急有序,枯笔如高山流水飞瀑而下;藏锋之处干净利落,如蛇盘龟息不动声色。这是一个修行者的书法作品与众不同之所在。

看汪兄写字,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却是一种修持后的顿悟,磨难后的达观,迷惘后的睿智。不拘泥形式、不在乎评价,不计较、不分别、不执着,打开心量、放下一切。正如山谷道人黄庭坚所云:“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较工拙与人品藻讥弹。”

我的书画界朋友中,虔诚修佛者有之,然而将佛理禅意融于书道之中而达如此境界者,唯此汪锦程一人。

以上文字权当我对汪锦程之书法艺术的粗浅之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