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喻彬的艺术世界

(2014-12-09 14:47:34)
标签:

油画

艺术世界

喻彬

小说

剧本

 

喻彬的艺术世界

——知名作家、画家喻彬印象

《井冈山报》2014127日“庐陵阅读”文艺副刊

来源:http://szb.jgsdaily.com:9999/epaper/jgsb/html/2014/12/07/05/05_32.htm

 

曾祥书

 

喻彬的艺术世界

 

绘画,单纯与宁静中的求索

 

      喻彬生于吉水长于吉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编剧、画家,现任羊城晚报出版社副编审,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喻彬对油画有着独特的创作理念,在美术界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他一幅名为《女孩与花瓣》的油画。这是一幅以一个父亲的目光烛照女儿的画作,2008年获“首届全世界华人人物写实油画大赛”铜奖。

无疑,喻彬是一位让人觉得贴心的画家,日常生活的温馨与难忘,在他的画笔下变化成了一个斑斓的世界。在《女孩与花瓣》的油画面前驻足,你会发现,阳光自天宇斜射而下,透过细密精美的画布纹理,将一个三岁小女孩的童心、童趣烂漫于画面之上。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泠泠的眼睛。右手拿着一片花瓣,左手指着前面的繁花,眸子里闪现着真善美的光芒。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无意识地张着,似乎有着许许多多的表达,又似乎有着很多很多的渴求。

 

 喻彬的艺术世界

 

喻彬(2009年秋天)

 

       收藏《女孩与花瓣》的主人说:每当我看到它时,就想起了我遥远的童年,想起了父母那份不复再来的牵挂与惦念。它给我脉脉温情,使我透过蝉翼薄雾般的岁月看到我童年的影子;我从中看到了故园、家山、朝曦与暮霭;看到了一种用色彩呈现的流年,一种光阴的流动,这种流动是用色彩表达的天籁之旋律。

       这于我,是精神上的幸福感和内心深处的触动。是大自然赋予画作的另一种性格与禀赋。它给予我绵软可亲的抚摸的力量……欣赏喻彬的油画作品,就仿佛欣赏一个个定格的生命空间,这个空间中有变换的时节,有瞬间的绝唱。用评论家郭婷的话说就是:“如春天明快却不失于厚重与深沉,让人想起《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说的那句话‘从前一个春天听到的名字,现在又听到了,过去的时光像挤颜料试管一样流出来,斑斓而绚丽。’在遭遇视觉盛宴的冲击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轻柔与和煦,让你回想起童年时听到的一些故事,一点片段,一些歌谣。那时,牧童    的短笛在暮色苍茫炊烟袅袅的乡间响起。”应该说,作为艺术家的喻彬,他对艺术世界的眺望及其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都与亲情有关,就像他亲和的待人方式、平易的大家风度、缜密的逻辑思维、儒雅的人生阐释。不得不承认的是,艺术家的色彩所包容的空间无限远大,正如他炉火纯青的画作,在探索与创新的致远之处,须臾未曾离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

与众多农家子弟一样,喻彬,并非出身于书香门第。在他的少年时代,他所接受的熏陶是田园牧歌式乡村文化,对他来说,故乡那滋长万物的沃土就是他的画纸,那神秘的民间传说是他的浓郁的墨香,是他蕴藉于作品中的清晰可见的思想灵光,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引领,这种引领决定了他不流俗、不雷同、超然一帜的独特艺术追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人来到世间,每走一步都是生命的一条留言,无论身份显赫还是卑微,都像蚂蚁,为了生存,不得不在广袤的大地、欲望的丛林蠕蠕而行。有成功的喜悦、辉煌与荣耀,也有爱恨情仇、完美或缺憾……最后走进荒冢、皈依生命的另一个家园。来于尘土,归于尘土。”这种达观的人生理念在喻彬的画作里表现得十分充分,展示了新派画家悲天悯人的心灵世界,也体现了艺术家的豁达睿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喻彬的艺术世界

                                           女孩与花瓣(油画50cmX60cm

 

       在另一部被业界认为是经典之作的《老屋·奶奶》中,喻彬以特写与全景结合的形式,展现了老屋的古朴与奶奶的内心世界,奶奶那默默守望的深邃的眼神跃然画上,奶奶的安详、平和与宁静构织了一幅淡淡的充满怀乡情节的桑榆暮景,奶奶古铜色的面容,头上包裹着白色的头巾,右手托着腮帮,若有所思的神情酷似在诉说岁月沧桑与人间冷暖。然而,人们不禁要问:奶奶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呢?这就是绘画艺术的魅力所在。

       诗吟无形画,画绘有形诗。一般说来,绘画是人类精神自我追问的一种存在方式,同时又是一种充满灵性的自然倾诉。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东方绘画讲究诗意、涵蓄、飞白寓意的美,而西方绘画讲究人性、情趣、思想和象征。喻彬在纷繁的岁月    中寻求单纯与宁静,将一个个令人怦然心动的画面倾诉于画布之上,唯有此刻,他的农家世故般的亲情与艺术修养也就呈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这并非他艺术人生的开始,寻找开始需要回溯,这与他的家族、父辈、故乡、泥土、源流息息相关。在艺术与故土之间,他给人的感觉就如水与河道、植物与土地、阳光与绽放、母与子般的血脉相通。

       在油画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喻彬,其作品气韵非凡,影响远大,色彩与线条之间囊括天地大气,如群峰逶迤、气象盎然。

   

文学,构建人性的光辉

 

       喻彬认为文学和绘画是相通的,都是呈现世间之美,只是表达的载体不同而已。喻彬不仅用色彩再现大千之美,还用文字来描绘世间万象。他几乎是文学和绘画的“双性恋者”,而且恋得很深。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基础,他常常会拿自己所画的作品与世界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知道差距所在。要想作品达到醍醐灌顶的境界,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学底蕴作支撑。他常常把探寻宇宙真理的视角和情感倾注到小说创作中。他的中篇小说《黄花殇》,以灵动的笔力纵横穿越六十多年的时空,涵盖战争、民族、国恨、家仇、人性、苦难等内容,真实而深刻地再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变迁和人物命运。它不仅描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血泪史,也浸透中华民族在上世纪曾经历过的无限深重的苦难。它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沉重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喻彬的艺术世界

 

《黄花殇》封面效果图

 

       该小说最初在《小说阅读网》上刊出,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型文学刊物《花城》以《红木匣》为题于2010年第3期推出,该小说入围了第五届中国鲁迅文学奖。这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作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扣人心弦,国仇家恨紧紧交织在一起,一个家族祖孙三代生生死死的命运,见证和折射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苦难和沧桑。

       评论家周航在谈到喻彬的创作时说,喻彬作品的总体特征是,把人性与苦难的主题置于宏大的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背景之下,继而做出最为精心而又惊心动魄的阐释,体现出一种大气与深度,在精短的篇幅里,给读者带来的是广阔的想象空间与心灵撞击力。其传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的情感波折,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以及深具民间性与民族主义的抗日情结,撩拨人心的情欲场面等等都体现出大家的风范。除此以外,他小说的语言与叙事技巧,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塑造,都让人侧目。无论是他的哪一部作品,文笔都十分稳健,冷峻之中蕴含锋利,感情隐晦,含而不露。叙述节奏错落有致、隽永流畅,他把人性的弱点、民族的劣根性、狭隘的爱国主义、人物对苦难的承受与隐忍、战争与非战争的伤害,贯穿于字里行间,让人挥之不去。在犀利、空灵的叙述语言裹挟之中,在切换自如的时空交错叙述手法之下,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眼前,这就是文学的魔力所致。

       或许这就是喻彬创作成熟的原因。

       喻彬小说大都以构思机巧、情节曲折、意蕴恢弘见长。他的中篇小说《天劫》(刊于1995年第二期《小说界》)就是一部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作品。其中的恩怨情仇,生离死别,荒诞与诡秘,传奇与神话,谶语与灵验,将一个发生在遥远年代的封建愚昧的村庄的惊心动魄、爱恨交织的世界,展示得淋漓尽致。人性中的美与善、丑与恶被赤裸裸地暴露无遗。呼唤和平、仁爱、隐忍、大度的理想主义思想,紧紧贯穿着小说全局。

       喻彬通过小说对当下人类的生存状况产生忧思和隐喻,用非常态的生命来审问世事本相,以末日与新生的两种不同的乡村人物风貌景观来展现,对人类生存境遇的终极思考。作品中饱含的强大的叙事张力,使得叙述的声音一步一步直逼生命灵魂的拷问,同时也展现了作家喻彬直面当下乡村文化现实真相的现实主义勇气。

       喻彬在小说创作上,主要有长篇小说《姊妹镖》《人鬼共舞》《卦魂》等,其中中篇小说《逃命》获《小说选刊》首届全国小说笔会征文二等奖,长篇小说《禅宗六祖传》(合著)获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奖。

   

电影剧本,频频获奖

 

       由于喻彬的小说大都适合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常有影视公司前来与之洽谈合作,他将《黄花殇》《天劫》等中篇小说委托他人改编后,总觉得他人改编的剧本难以体现自己的创作初衷,有的缺乏文学元素,有的媚俗平庸。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动手创作影视剧本,向影视吹响了冲锋号。

       读喻彬的小说,就会发现画面感、色彩感强烈,人物质感凸显。这也许杂糅着他的绘画思维和审美情趣。他的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孙中山的女保镖》(刊于2011年第6期《电影文学》)以《铁血巾帼》为题,参加第二届“北京影协杯”电影剧本大赛,获得二等奖;初次“触电”就尝到了甜头的喻彬,便将更多的业余时间投入其中,先后创作了《命悬一线》《寻找父亲》《生死铁证》《检察长》《国父大营救》《暗杀》等八部电影剧本,有的剧本在《中国作家》(影视版)等刊物发表,先后获第三届“北京影协杯”电影剧本大赛二等奖,第三届“重庆杯”电影剧本大赛二等奖,安徽第二届电影、电视剧本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这些就是身为出版社编辑的喻彬,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利用业余时间,在电影文学创作这块领地上辛勤耕耘,所取得的收获。

前来找喻彬合作的影视公司渐渐多了起来,他的电影剧本基本都有了“婆家”,其中《检察长》已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拍摄出品,《命悬一线》由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拍摄出品。他的长篇小说《姊妹镖》(刊于2014年《小说月报》长篇卷一),已有公司在和他洽谈改编成60集电视连续剧。

 

 喻彬的艺术世界

 

小说月报刊出《姊妹镖》封面

 

       打个通俗的比方,喻彬就是个“杂货摊”个体户,油画、小说、剧本都经营,而且经营得不错。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文化人的这种多种经营思维或许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简介:曾祥书,作家,国家二级编剧,现任《中国作家》杂志编辑。)

 

 

 

 

一个人,还有一本书

 

来源:井冈山报

 

首席编辑:安然

 

       此期重点在一人,一书。

       一个人指吉水人喻彬。一本书指《钓源村中国最美古村落》。

       钓源的美,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是美背后的道道,说得出来的人就极少。几十年扎根庐陵文化的李梦星先生,在中国民协和江西省民协的扶持下,以对家乡的执著热爱,以及精深的文化知识,倾力撰写了这样一本深得业界好评的书,对推介庐陵文化、赣文化作出了贡献。不得不提的是,《书香》责编的书评写得优雅生辉,亦是值得一读。

       走出吉水扎根广州的喻彬,有着真正的庐陵才子范。20多年前,丁江乡下的喻彬,在父亲去世后,以长子的责任担起了生活重担。在故乡,他一边为生计奔波,一边写作。多年以后,靠着拼命三郎的精神,成长为集画家、作家、影视编剧、传媒出版人于一身的都市文化人,打拼出了一条充满传奇的人生路,闻者莫不敬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