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彬油画作品赏析(凤凰网)

标签:
喻彬油画作品鉴赏艺术家 |
分类: 喻彬新闻作品 |
喻彬油画作品赏析
喻彬简介:
喻彬,祖籍江西吉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当代作家、画家,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
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小说月报》(长篇卷)《花城》《小说界》《电影文学》等刊发表中短篇小说、电影剧本等文学作品300余万字。
中篇小说《黄花殇》入围第五届(2007-2009)中国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逃命》获《小说选刊》首届全国小说笔会征文二等奖。
长篇小说《禅宗六祖传》(合著)获第四届(2007.7—2012.6)中国传记文学学奖。
电影剧本《铁血巾帼》《命悬一线》,分别获第二届、第三届“北京影协杯”全国电影剧本征文大赛奖,电影剧本《逃生》获2012年第三届“重庆电影杯”奖。
美术作品在《美术报》《美术观察》等美术报刊发表,油画作品《女孩与花瓣》获2008全世界华人人物写实油画大赛铜奖;《门槛-梦》获2009全世界华人人物写实油画大赛优秀作品奖。
《寰球同心》这幅作品,透露出喻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思和向往。2008年12月,他的油画参赛作品《女孩与花瓣》获得全世界华人人物写实油画大赛铜奖,在美国纽约领奖时,联合国总部右侧那尊破裂铜质雕塑——“破碎的地球”,深深地吸引了他。这尊雕塑作品是意大利赠送给联合国的礼物。破裂的地球里,齿轮与齿轮紧紧相扣,其寓意是六十亿人类同一个地球,应亲密无间、唇齿相依。同时警示人们,保护环境、杜绝污染,控制人口增长。否则,地球将千疮百孔。喻彬站在这幅雕塑前沉思良久后,脑海里闪现出《寰球同心》这一创作命题回国后,喻彬便创作了这幅油画作品。画面中,冬日的阳光照在小女孩的脸上,小女孩用迷茫的眼神看着日渐混沌的天空。表现出人类的共同向往、忧思和美好憧憬。作品中的小女孩就是作者喻彬的女儿。
《苍生》布面油画(1米X1.9米)
《苍生》是一幅理想主义色彩甚浓的作品。寄托着画家喻彬某种深远乌托邦梦想。画面远景是蓝天之下绵延的群山;中景是一片宁静的草地上,牛羊在自由自在地吃草、嬉戏;近景是念念有词的僧侣、龇牙咧嘴的老虎和手执玫瑰、光着胴体的年轻女子。这些元素组合成《苍生》,构成一种有关救赎、隐忍、宽恕、和谐、共荣等内涵的意象。一种对于强权与弱势,欲望与生存,宗教与本能等自然和社会属性的深刻寄寓。
油画作品《大爱无疆》,是一幅再现汶川大地震灾难现场的油画。画面主体是一条母狗给五头小猪哺乳。远景是旭日初升,红色的霞光普照大地;中景是一个隐约而朦胧的废墟场景,依稀可辨地震后的残垣断壁;近景是五只猪宝宝在争抢着吸吮狗妈妈的乳汁,房梁瓦砾壅埋下的书包和课本等。这幅画的主题一目了然,体现灾难来临时大千生灵之间的呵护、共济和互救。灾难中失去了孩子的狗妈妈强忍悲恸,喂养着失去了妈妈的五只嗷嗷待哺的猪宝宝。作者喻彬说:“这是一种大爱,动物异类之间的大爱!动物尚能如此,何况人呢!”
纵观地震灾难性题材的美术作品,如此精妙构思实属鲜见。以动物来再现和铭记中华民族这一灾难时刻,刻画不同种类的生灵之间的无私大爱与奉献。喻彬在塑造一种生生不灭的精神,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呵护与膜拜。灾难过后,希望的阳光重新照临大地,劫后余生的母狗和小猪们在佛光普照、红晕氤氲间舔舐伤口、慰藉生命、相互传递爱的温情。画家试图以此动物间情感的自然流露,来折射一方有难八方施爱的人性的光辉。构思机巧,旨意深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摒弃了血腥怵目的元素。
《九州同祭》(布面油画
《九州同祭》也是一幅纪念汶川大地震的作品,2008年除夕,正在和汶川慰问采访的喻彬,和灾区同胞一道在“5?12”纪念碑前,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祭奠遇难者的亡灵。他在采访手记里写道:……这震撼而又难忘的一幕幕,诠释着人们对骨肉亲情的眷念、对生命的敬畏与膜拜。恰如东坡诗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其油画作品《九州同祭》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生者怀念逝者的祭祀场景。画面中的母亲和儿子脸上镌刻这悲伤和肃穆,久久凝眸着阒无人迹的北川县城废墟。这对母子的背后几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在给遇难同胞献上鲜花……
喻彬的作品充满对自然生命与社会文化的深刻思索和精神关注,在画面的构思、表现语言和叙事手法上极具个性,可谓酣畅淋漓。
喻彬油画《中山舰烽烟图》(布面油画120cmX165cm)
《中山舰烽烟图》是对“孙中山广州蒙难”这一历史事件的定格与写照。1922年6月16日晨3时,广东省长、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勾结北洋政府,在广州举行军事叛乱,大搞所谓“联省自治”(实际是封建割据),反对北伐,指挥叛军攻打总统府,并扬言要活捉孙中山。孙中山在部下的掩护下,来到永丰舰(即中山舰)上避难。下午,孙中山指挥永丰、永翔、楚豫、豫章等舰驶进珠江江面,向陈炯明叛军阵地猛烈炮击。各舰官兵们纷纷向永丰舰上孙中山表示讨伐陈炯明的决心,尤其永丰舰的全体官兵向孙中山起誓:坚决同叛军斗争到底,誓死保卫孙大帅。孙中山勉励全体将士要奋勇杀贼,求坚守黄埔水域。经过历时56天的浴血奋战,孙中山终于脱险。中山舰与太多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比较著名的就是: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平定陈炯明叛乱、中山舰事件。
喻彬的油画《中山舰烽烟图》,讲述的就是平定陈炯明叛乱,孙中山与全体官兵起誓的这一悲壮的历史画面。
喻彬油画《孙中山和保镖尹锐志、尹维峻姐妹》(布面油画90cmX135cm)
《孙中山和保镖尹锐志、尹维峻姐妹》,讲述的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夕,从海外回国在上海登陆,1911年11月25日在上海哈同花园讲演中遭遇清廷杀手谋杀,多亏身边的姊妹花保镖——尹锐志、尹维峻舍命相救,才安全脱险。 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曾有过数任保镖。其中浙江嵊县的尹锐志和尹维峻姐妹,是孙中山的多位保镖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两位。姐妹俩武艺卓绝、机智英勇、屡建奇功。孙中山先生尊称尹氏姐妹为“革命女侠”,并在公开场合多次说她们“十余次救过我的性命”。尹氏姐妹和“鉴湖女侠”秋瑾并称近代中国三女杰——“中国近代史中女界之三杰”。
喻彬的油画《孙中山和保镖尹锐志、尹维峻姐妹》,就是描绘尹氏姐妹在哈同花园护卫于孙中山左右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