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情“华侨”财色兼收闹分手(2007-06-05刊与羊城晚报)

(2007-06-05 18:31:14)
标签:

喻彬

新闻

财色

夏耀强

分类: 喻彬新闻作品

温情“华侨”财色兼收闹分手

 

又有一名被黑婚介害惨了的女子来到本报再曝婚托黑幕
                   文/图 本报记者喻彬 实习生区文静
    离异女子金璐,看了婚介的征婚广告前去应征,却屡次被“华侨”、“开着奔驰车的老板”等婚托骗财骗色。不到一年,被骗去数万多元。

   “我只是想找个依靠,没想到被人骗得这么惨!”继 “夏耀强”诈骗案之后,几天前,又有一名被黑婚介害惨了的女子来到本报编辑部,向记者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以警醒天下女子,擦亮慧眼,慎防婚托。


遭遇一
    “外籍”男子骗走两千元机票

心力交瘁的金璐(化名)向记者介绍,她现年36岁,广西人,曾和前夫经营手机配件生意多年。去年2月,因其丈夫另有新欢与之离婚。5岁的女儿和她一起生活。我只是想找一个可以说心里话的男人,找到感情的依靠”。 
    去年8月,她开始留意报纸上的征婚启事,为了见一位外籍征婚男子,她来到深圳一家婚介,交了600元中介费后,工作人员给了金璐一个黄姓男子的电话号码,金璐随即与黄某取得联系,“当时他在电话中说工商局在检查,晚点才能联系。第二天通电话,他说回了香港,留了一个香港的号码给我,叫我晚上打过去给他。”晚上,她拨通了那个香港的电话号码,黄某又说他次日要去上海出差。三天之后,“黄某说明天会飞过来见我。到了第二天却说昨晚和朋友喝醉了,钱包不见了,没有钱买机票,叫我寄一张头等舱的机票过去。”金璐说,她立即通过EMS寄了一张2050元的机票过去。后来他又来电说买了一幅名画,上机检查时被卡住,叫她汇5000元过去。这时,金璐才醒悟对方是个骗子,在电话中怒斥对方。为了寻找感情依靠的金璐,2650元就这样打了水漂。


遭遇二
    “新加坡华侨”财色兼收

     去年9月18日,金璐来到广州市农林下路艺星大厦一婚介应征。缴纳700元会费时,工作人员说是在半年之内见任何一位男士都免费。“当时我是冲着一个姓周的新加坡华侨去的,但是他们却介绍了一个姓关的和我相见”。金璐要求见那位姓周的华侨,工作人员却说要多交800元钱,因为周某的条件比较好。经过协商,工作人员答应先让她见人,如果觉得满意再补交400元中介费。
     金璐和周某第一次见面就在8楼的楼梯口。“我觉得他很不错,有思想,也有风度。他打的送我回家,随后,又打电话过来向我问候!”金璐说,周某这一举动,让她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温暖、一种被关爱和保护的感觉。金璐回忆说,他们交往两个月之后,就在柏丽酒店同居了。“那天他说没带护照,我就用我的身份证开了房。”此后,周某偶尔到金璐家吃饭、聊天。金璐却从来没有去过周某的家,周某说他和姐姐合作做服装生意。“我问他为什么不带我回家,他说我像泼妇一样,怎么敢带回家啊!”由于两人的个性都好强,经常发生口角。“跟他吵架,我都哭了很多次”。到今年3月中旬,两人断绝来往。
     金璐说,起初,周某没有表现出任何骗财的迹象,平时约会吃饭都是轮流作东。“有时他会说没钱用,我会给他一两千块钱,有时我说没有钱交学费,他也会给我寄钱,但是算下来,他还是多拿了我2万块钱”。

 

温情“华侨”财色兼收闹分手(2007-06-05刊与羊城晚报)

金璐在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

 

遭遇三
    大奔老板也“借去”3500元
     金璐说,今年春节后,她为了气气周某,又从婚介所认识了一位开奔驰车的“老板”。“那时正在开春交会,他说他做茶叶生意,我们沟通得很好,他还开车送我回家,到家楼下,他说资金周转不过来,向我借3500块钱。我信了,回家拿了3500块钱给他。第二天我打电话给他,他说他撞车受伤了,不能把钱还到我手上,叫我把工行银行的账号给他,我当然没有那么笨把账号告诉他。”
     金璐的3500元血汗钱又被骗走了,那位开奔驰车的“老板”从此人间蒸发。

 
■故事之外
     骗子周某:我若出事,请帮我供女儿读大学
     今年4月,金璐通过调查公司查到周某的手机通话单。“一天之内一米多长的电话单,全是和不同的女人通话,打过这些电话后我傻眼了!”她说,她终于认清了这个职业婚姻骗子。其中一位同样遭遇周某欺骗的女子,在电话中对金璐说,她是茂名人,医生,31岁,她和周某交往了两年,周某以同样的手段骗走6万元。
    5月21日晚6时多,周某约金璐见面,“在电话里他说我可以叫警察抓他,他有个女儿今年读大二,如果他有什么事情,请求我帮忙供他女儿读完大学。”金璐问他为何不做一份正当的工作,他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知道真相之后,又痛苦又恶心,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真相,不要相信征婚广告,那都是骗人的!”金璐说,“你们报纸报道了夏耀强诈骗案之后,周某说他也不敢做了。现在风声紧,他改行在东莞一个朋友开的公司里做跟单员。他现在连电话号码也换了,再也联系不上了。”(报料人李女士,三等奖100元)


■相关案件
     玫瑰陷阱“夏耀强”

      一个名为刘×成的男子化名“夏耀强”,长期在广州多家媒体上刊登征婚广告:“外归男53岁,丧偶,独居,自办厂,经济优,重情顾家。觅53岁以下女士为伴。”数月间,数十名女子纷纷落入其精心挖掘的玫瑰陷阱之中,财色被骗身心受损。目前刘×成已落入警方法网,等待法律的判决。本报曾在今年2月、3月进行了系列报道。

温情“华侨”财色兼收闹分手(2007-06-05刊与羊城晚报)

夏耀强落入法网

 

温情“华侨”财色兼收闹分手(2007-06-05刊与羊城晚报)

本报2月的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