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喻彬新闻 |
分类: 喻彬新闻作品 |
七旬老太爬出火场保住命
一人逃出后再进去找东西和女儿同时身亡
本报讯记者喻彬、实习生周达标、通讯员梁锦洪报道:昨日下午,广州市荔湾区发生火灾,消防官兵凿开邻居的墙壁营救被困人员,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葬身火海。
九辆消防车前往扑救
下午2时45分,大火将三楼吞没。消防车一辆接一辆地赶到现场,消防官兵举起消防水龙头向火场喷射水柱。前后一共有9辆消防车赶到现场扑救大火。
上图:大火扑灭后,消防员在火场一墙之隔的三楼警务室凿开一个大洞跳进去,寻找是否有生存者。本报记者 喻彬 摄
一位老太逃出后又进屋
死里逃生的卢阿婆今年76岁。她告诉记者,下午她和邝阿婆等4名老太太在发生火灾的5号楼二楼打麻将。2时15分左右,忽然发现楼下往上冒烟,紧接着烟雾越来越大,并听到楼下有噼噼叭叭的声音。4名老太太知道一楼肯定是着火了,慌忙下楼逃生。
卢阿婆说,一到楼梯口,浓烟就从楼梯口涌上来,呛得喘不过气来,眼睛也睁不开。她一只手捂住脸,闭着眼睛一步一步地摸着下楼。到一楼时,她被憋得快要晕倒了,双眼睁不开,就朝着门的方向爬,最后爬了出来。“当时,有人踩了我的手。”
卢阿婆说,和她一起打麻将的一位老太太,逃出来了之后,又进屋去了,说是还有东西没有拿出来。“不知道她出来没有,我一直没有看见她。”
一对母女葬身火海
下午3时20分,火势基本被控制住了。接着,房管局派人运来竹木等材料,加固周边的房屋,以防倒塌。
4时,记者绕过警戒线,前往火灾现场斜对面的一栋六层楼楼顶,看见被烧毁的楼房楼顶已经坍塌下去。与该楼右侧紧邻的是一栋用红色外墙瓷砖新装修的三层楼房。天台顶上有十多名武警消防官兵,在用铁锤钢钎凿墙壁,该墙壁的背面就是被烧毁楼房的三楼。4时15分,墙壁凿开一个脸盆大的洞口,两名消防战士爬进去,从里面扛出一个形似煤气瓶的东西。接着继续凿墙壁,直到将该洞口凿成一个门一般大的洞。
4时45分,消防人员从凿开的洞口抬出一具长条的焦黑物体,接着又抬出一具。都是用被单拖着抬出来的。
据调源上街居民张姨介绍,死者是一对母女。母亲名叫阿娥,56岁;女儿35岁,未婚。阿娥与丈夫离异后和女儿住在一起,在市场用小推车做小买卖维持生计。
晚上7时30分记者离开现场时,仍有3台消防车在现场待命,警戒线尚未解除,警察正在火灾现场调查事故原因。广州市和荔湾区领导陆续到火灾现场慰问受灾居民。
83岁的老太太谭笑玉告诉记者,她就住在被烧毁的5号楼底层。儿子在台山,她一个人居住。因为通道漆黑没装路灯,她上卫生间解手看不见路,就划了一根火柴照明,“不知道怎么就着火了”。警察问她当时是怎样着火的,谭老太太惊慌地说:“不关我事,我没有钱赔。”
现场一位邻居说,可能是谭阿婆烧“元宝”拜神,不小心燃着了其他杂物,引起火灾。
自称是目击者的朱姨说,当时她路过5号楼,看到住在负一楼的谭阿婆房子在冒烟,就赶紧推开阿婆的房门,发现阿婆一个人坐在里面,通道里已经着火了,连忙和同伴一起把房里的谭阿婆拉出来。随后拿起灭火器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扑火。无奈火势愈来愈旺,就赶紧打119报警。
混乱之中,她看到一个人上了三楼,说是去抢救东西,后来不知道下来了没有。
一名参与抢救谭阿婆的40多岁的女子说,已经着火了,阿婆还在屋里不愿离开,她就冲进去硬把谭阿婆拉了出来。
旁边住户前年曾发生火灾
火灾现场的后面是清平药材市场。调源上街和调源下街的房子,大部分出租给药材个体户居住或贮存药材。火灾发生时,有位中年女老板见火灾现场离她的仓库只隔几间屋,吓得哭了起来。有些药材商立即叫人把库存在火灾现场附近的药材转移到安全地方。
附近居民反映,火灾现场周围的房子火灾事故频频发生。主要原因是这些房子大都是砖木结构,电线老化,常常短路。2005年,5号楼旁边一家住户,主人去开家长会,家里电饭煲一直开着,引起了一场火灾。
火灾的具体原因警方正在调查中。(报料人:黄先生、曾先生,各获奖金100元)
上图:消防员从现场抬出一对死去的母女 本报记者 蔡惠中 实习生 王锦彬 摄
(原刊于2007年1月10日《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