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2019-06-21 14:40:45)
标签:

东坡书院

古遗址

郭潜力

文化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东坡书院,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

       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苏东坡被贬儋州

      元符元年(1098年),苏东坡和军使张中同访黎子云,名其屋曰:载酒堂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有人在此掌教,载酒堂便改称“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在闻革时期,文物荡然无存。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东坡书院的椰树)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陈列馆前的东坡笠屐铜像,正面为郭沫若手迹:东坡居士)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生平”。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五月,苏轼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六月渡过琼州海峡返北。北归的苏轼因旅途劳顿早已染病在身。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一代才子就此陨落,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死时六十六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东坡不幸海南幸”。被中原驱逐抛弃的东坡,成了海南的宝贝。他谪居儋州三年,以载酒堂为载体,以文会友传播中原文化,用自编的《书传》《易传》《论语说》来转化本地风俗,变化其人心。

       自从东坡来琼后,海南人文昌盛,开了海南文化教育的先河。苏东坡还没来海南之前,海南没有出过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他来海南后培养了海南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此后,海南人在科举考试中屡有斩获。据统计,经宋、元、明、清几代,海南共出举人767人,进士97人。这不能不归咎于苏东坡对海南教育的巨大贡献。苏东坡是海南文化和精神名副其实的代言人。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昌化军军使张中邀苏东坡同访当地逸士黎子云,众人提议集资为苏东坡建屋落脚,后者欣然同意,并取《汉书·扬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命名为“载酒堂”。载酒堂是苏东坡谪居儋州传播中原文化的遗址,被誉为“天南名胜”、明代“儋州八景”之一。1987年《中国名胜词典》把东坡书院列为海南十大名胜之一。2009年,中国邮政发行东坡书院《古代书院》邮票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院中的芒果树。植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石刻《坡仙笠屐图》是载酒堂中的镇院之宝它记叙了东坡访黎子云,途中遇雨,借农家竹笠木屐而归,与妇女儿童嬉戏的情景,反映东坡随遇而安,与儋州百姓和睦相处的品格)    

     

苏东坡谪居海南两年又七个月,写下了近300首诗,下面为部分诗选: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宋〕苏轼

其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其二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和陶拟古九首

〔宋〕苏轼

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
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
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
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
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
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
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
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

 

和陶杂诗十一首

〔宋〕苏轼

斜日照孤隙,始知空有尘。
微风动众窍,谁信我忘身。
一笑问儿子,与汝定何亲。
从我来海南,幽绝无四邻。
耿耿如缺月,独与长庚晨。
此道固应尔,不当怨尤人。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

〔宋〕苏轼

九疑联绵属衡湘,苍梧独在天一方。
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月未落江苍茫。
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
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
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
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
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原题: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

 

入寺

〔宋〕苏轼

曳杖入寺门,辑杖挹世尊。
我是玉堂仙,谪来海南村。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
光圆摩尼珠,照耀玻璃盆。
来従佛印可,稍觉魔忙奔。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

〔宋〕苏轼

灵寿扶孔光,菊潭饮伯始。
虽云闲草木,岂乐蒙此耻。
一时偶收用,千载相瘢疻。
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
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
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
贵従老夫手,往配先生几。
相従归故山,不愧仙人杞。
《本草》:枸杞一名仙人杖。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宋〕苏轼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予昔赴黄州,春风岭上见梅花,有两绝句。
明年正月往岐亭,道中赋诗云: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泠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

〔宋〕苏轼

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
典衣剩买河源米,屈指新篘上元。
不用长愁挂月村,槟榔生子竹生孙。
海南勒竹,每节生枝如竹竿大,盖竹孙也。
新巢语燕还窥砚,旧雨来人不到门。
春水芦根看鹤立,夕阳枫叶见鸦翻。
此生念念随泡影,莫认家山作本元。

原题: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首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东坡祠前的两边耳房展出的东坡居儋的遗墨和名人访东坡书院的珍贵照片)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东园钦帅堂,陈列的名家字画)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东坡书院围墙)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东坡书院钦帅泉,1595年由儋州知州陈荣选修建,用于当地文化人瞻仰、怀念苏东坡功绩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东坡书院巡礼
(院前的滑桃树,别名:苦皮树。种植人:儋州知州陈荣达。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种)

次韵子由浴罢

〔宋〕苏轼

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
闭息万窍通,雾散名干浴。
颓然语默丧,静见天地复。
时令具薪水,漫欲濯腰腹。
陶匠不可求,盆斛何由足。
海南无浴器,故常干浴而已。
老鸡卧粪土,振羽双瞑目。
倦马展风沙,奋鬣一喷玉。
垢净各殊性,快惬聊自沃。
云母透蜀纱,琉璃莹蕲竹。
稍能梦中觉,渐使生处熟。
《楞严》在床头,妙偈时仰读。
返流归照性,独立遗所瞩。
未知仰山禅,已就季主卜。
安心会自得,助长毋相督。

 

自雷适廉宿于兴廉村净行院

〔宋〕苏轼

荒凉海南北,佛舍如鸡栖。
忽此榕林中,跨空飞栱枅。
当门冽碧井,洗我两足泥。
高堂磨新砖,洞户分角圭。
倒床便甘寝,鼻息如虹霓。
僮仆不肯去,我为半日稽。
晨登一叶舟,醉兀十里溪。
醒来知何处,归路老更迷。

 

五色雀·并引

〔宋〕苏轼

海南有五色雀,常以两绛者为长,进止必随焉,俗谓之凤凰,云久旱而见辄雨,潦则反是。吾卜居儋耳城南,尝一至庭下,今日又见之进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既去,吾举酒祝之曰:若为吾来者,当再集也。已而果然,乃为赋诗。
粲粲五色羽,炎方凤之徒。
青黄缟玄服,翼卫两绂朱。
仁心知闵农,常告雨霁符。
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
惠然此粲者,来集竹与梧。
锵鸣如玉佩,意欲相嬉娱。
寂寞两黎生,食菜真臞儒。
小圃散春物,野桃陈雪肤。
举杯得一笑,见此红鸾雏。
高情如飞仙,未易握粟呼。
胡为去复来,眷眷岂属吾。
回翔天壤间,何必怀此都。

 

别海南黎民表

〔宋〕苏轼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和陶归去来兮辞

〔宋〕苏轼

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
卧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迹泥蟠而愈深,时电往而莫追。
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
悟此生之何常,犹寒暑之异衣。
岂袭裘而念葛,盖得觕而丧微。
我归甚易,匪驰匪奔。
俯仰还家,下车阖门。
藩垣虽缺,堂室故存。
挹吾天醴,注之洼尊。
饮月露以洗心,餐朝霞而眩颜。
混客主而为一,俾妇姑之相安。
知盗窃之何有,乃掊门而折关。
廓圜镜以外照,纳万象而中观。
治废井以晨汲,滃百泉之夜还。
守静极以自作,时爵跃而鲵桓。
归去来兮,请终老于斯游。
我先人之敝庐,复舍此而焉求?
均海南与汉北,挈往来而无忧。
畸人告予以一言,非八卦与九畴。
方饥须粮,已济无舟。
忽人牛之皆丧,但乔木与高丘。
警六用之无成,自一根之返流。
望故家而求息,曷中道之三休。
已矣乎,吾生有命归有时,
我初无行亦无留。驾言随子听所之,
岂以师南华而废从安期。谓汤稼之终枯,
遂不溉而不耔。师渊明之雅放,
和百篇之新诗。赋归来之清引,
我其後身盖无疑。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

〔宋〕苏轼

俯仰东西阅数州,老于歧路岂伶优。
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劳处处避嘲讴。
河吞巨野那容塞,盗入蒙山不易搜。
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
渐谋田舍犹怀禄,未脱风涛且傍洲。
罔罔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
朅来震泽都如梦,只有苕溪可倚楼。
斋酿酸甜如蜜水,乐工零落似风瓯。
远思颜柳并诸谢,近忆张(子野)、陈(令举)、与老刘(孝叔)。(〔四库原注:“子野”、“令举”、“孝叔”俱在张、陈、刘等姓后,不便读,据它本改。〕)风定轩窗飞豹脚,雨余栏槛上蜗牛。
  旧游到处皆苍藓,同甲惟君尚黑头。
  忆昔湖山共寻胜,相逢杯酒两忘忧。
  醉看梅雪清香过,夜棹风船骇汗流。
  百首共成山上集,三人俱作月中游。
  海南未起垂天翼,涧底仍依径寸庥。
  已许秋风归过我,预忧诗笔老难酬。
  此生岁月行飘忽,晚节功名亦缪悠。
  犀首正缘无事饮,冯驩应为有鱼留。
  従今便踏青州麹,薄酒知君笑督邮。

 

和陶戴主簿

〔宋〕苏轼

海南无冬夏,安知岁将穷。
时时小摇落,荣悴俯仰中。
上天信包荒,佳植无由丰。
鉏耰代肃杀,有择非霜风。
手栽兰与菊,侑我清宴终。
撷芳眼已明,饮酒腹尚冲。
草去土自隤,井深墙愈隆。
勿笑一亩园,蚁垤齐衡蒿。

 

和陶止酒

〔宋〕苏轼

时来与物逝,路穷非我止。
与子各意行,同落百蛮里。
萧然两别加,各携一樨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相逢山谷间,一月同卧起。

 

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
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
微屙坐杯酌,止酒则瘳矣。
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
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

〔宋〕苏轼

平生我与尔,举意辄相然。
岂止磁石针,虽合犹有间。
此外一子由,出处同偏僊。
晚景最可惜,分飞海南天。
纠纆不吾欺,宁此忧患先。
顾引一杯酒,谁谓无往还。
寄语海北人,今日为何年。
醉里有独觉,梦中无杂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