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古画邮票(2)

标签:
中国、台湾、古画、文 |
16.
18. 特157
2元寒林平野图:绢本,轴,横69.2公分,纵137.8公分。李成,字咸熙,号营丘。宋京兆人,徒居青州,开宝进士,官光禄丞。性旷荡嗜酒,工琴奕、吟诗、画。其画墨法精绝,高妙入神。
5元墨竹图:绢本,轴,横105.4公分,纵131.6公分。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石室先生,锦江道人。宋梓潼人。元丰中,守湖州,故亦称文湖州。皇佑进士,累迁太常博士。最善画竹,诗文篆隶行草飞白皆妙极。元丰3年卒,年62。
8元窠木竹石图:绢本,轴,横48.2公分,纵99.4公分。赵孟俯,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11世孙,因赐第湖州,故称湖州人。仕元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工书画诗文,其于画无所不精,皆造神品,画马尤佳。元英宗至治2年卒,年69。
10元双松图:绢本,轴,横91.2公分,纵156.7公分。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元蓟丘人。博学多通,善画竹。皇庆中,官浙江行省平章政事,卒谥文简。着有竹谱。
19.
20. 特166
21、特177
22、特189
刘松年(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浙江钱塘人。居清波门外,人呼刘清波。淳熙画院学生,绍熙年间待诏。山水人物,师张敦礼,神气清妙,名过于师,时称绝品。
邮票图案所采用之罗汉图3轴系绢本设色画。第1幅,原轴尺寸为横55.8公分,纵117公分。尊者倚桫椤树,上有通臂猿摘桃,1行童持杖,以袂承果,双鹿驯游。第2幅,横56.1公分,纵117.4公分。尊者柱杖坐,1僧执经问义。第3幅横56公分,纵118.1公分。尊者背坐石壁,袒右肩、跣足,蛮王持献宝盆。
23.
唐太宗起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18人,并为学士,旋收卒,复召刘孝孙补之,命阎立本图象,褚亮为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藏之书府,时人倾慕,谓之登瀛洲。此盖宋人仿作。原图为绢本看色画,分4幅,每幅横102.9公分,纵173.5公分,分别描绘士大夫行乐于琴、棋、书、画之神情,笔力苍劲,古趣盎然。
24.
25. 特250
后赤壁赋图为绢本设色画,横541.6公分,纵31.5公分,系明代四大家之一文征明(公元1470~1559)于戊申(1548)年79岁时仿宋赵伯骕后赤壁赋卷所作。据仲子文嘉跋:先是吴中士人家藏有赵伯骕后赤壁图,吏员欲取之以献时宰严嵩之子世蕃,而主人吝与。征明语之日:「岂可以此物贾祸,吾当为之重写,或能存其彷佛」。因为是卷。
26.
庐山高(轴),本幅纸本,浅设色画,横98.1公分,纵193.8公分。为明代四大家之一沈周(公元1427一1509年,江苏长洲人,字启南,号石田)于成化丁亥(1467)年41岁时,祝乃师70岁寿所绘。笔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工力,更觉浑朴雄健。山石先以淡笔皴染,再用浓墨逐层提破。云光山色,极为精采。
27. 特 270
28.
特310
缂丝为我国古代优美的丝织品之一,其形式与一般织物相同,但织造过程则迥不相侔。一般织物均为通经通纬之作,缂丝则为通经断纬之作,其织法,纬线非通梭所织,仅设色部分通过图形范围内的经线,然后回转,在预定之图案内来回穿梭,至完全表达出图案之形色为止。由于缂丝织作过程极为艰难,织法技术又极富艺术性,作品多作为祝颂庆贺之用,故珍赏与收藏价值极高。
29.
孔雀开屏图古画为绢本设色画,横282公分、纵328公分,为清代郎世宁所绘。郎氏,意大利米兰人,1715年来华传教,由马国贤引见康熙帝,奉命学习中国画,1723年奉召入内廷供奉,擅画人物花鸟动物,其画风承袭欧洲文艺复兴之华美写实并于中国传统绘画中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以及西画颜料,故凡诸所作,色彩浓艳,形象逼肖,自创一格。图中2孔雀,1开屏立于花下,1举步回顾,园中湖石玲珑,玉兰、牡丹、月季、海棠盛放。
30.
丽人行古画乃绢本设色画,系根据杜甫所作之「丽人行」诗为题描绘师诗中秦、韩、虢三国夫人3月3日骑马春游长安水畔情景。画中女子雍容丰满,衣饰华丽,马匹亦肥壮,纵辔徐行,轻盈优美。人物造形与设色,尚有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