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戴望舒一生饱受爱情挫折的痛苦折磨,这种爱情悲剧,对戴望舒诗歌的悲剧情绪具有更深刻的影响。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悲剧感受,对现代派荒原意识的接受,包括诗人的悲情式的理想人生态度,都必须和他的个人生命体验发生共鸣,才能够真正地呈现出来。
在戴望舒人生历程中,最具有悲剧意味的就是他的爱情婚姻生活。他对女性缺乏吸引力。他先后与三个女性恋爱结婚,但是,却始终没有获得幸福的爱情婚姻,三个女性最终都离开了他。
第一个女性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
1928年,戴望舒深地爱上施绛平。戴望舒那时对爱的表白只是一首诗接着一首诗地写。其中较为代表的是题为《我的恋人》:
但是, 戴望舒却遭到施绛平的冷遇,她对戴望舒并无很深的感情,戴望舒最终以跳楼相挟,要求施绛平答应。施绛平勉强答应。施绛平父母起初是不同意这桩婚姻的,现在迫于这种情状,并在施蛰存的努力下,也勉强同意。1931年春夏之际,戴望舒与施绛平举行订婚仪式,声势很大。施绛平向戴望舒提出结婚条件:戴望舒出国留学取得学业回来有稳定的收入后,方可完婚。戴望舒经济非常困难,但为了是爱情,1932年10月,乘邮船离开上海赴法留学。
第三个女性是杨静
杨静是大同图书馆抄写员,1942年,戴望舒与杨静相识,并很快进入热恋。尽管杨静的父母竭力反对,但她冲破种种阻力,毅然与大她21岁的戴望舒结了婚。杨静从小长在香港,娇小美丽,活泼好动,结婚时才16岁。婚后不久便出现了感情上的裂痕,常常因生活上的琐事吵架。1948年末,杨静另爱他人,向戴望舒提出离婚,戴望舒做了种种努力都未能奏效。
有人说,戴望舒爱情挫折和他的生理缺欠有关。他脸上由于出天花,而留下了麻子。为此,经常遭到别人的耻笑。1931年12月,戴望舒的中学同学张天翼在《北斗》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猪肠子的悲哀》的小说。小说素材之一就是戴望舒的生理缺陷。有的朋友说他脸上有装饰物。但是,主要还是性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