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张敞画眉的境界差异

(2012-12-20 10:21:36)
标签:

原创

感悟

人生

生活

杂谈

分类: 杂谈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张敞画眉的境界差异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张敞画眉这三个典故,都是用来形容夫妻关系融洽恩爱的。

然而,细辩这三个典故,其内涵、境界却大不相同。

先说举案齐眉: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梁鸿是后汉时期的名人、隐士。他在专门为培养官吏的太学(相当于如今的清华、北大)毕业后,却不愿做官,回乡务农,与县里的孟财主的女儿结婚。为了逃避征召他入京当官,便逃离家乡,从山东流落到江苏境内,靠给人舂米、打短工维持生活。每次收工回家时,“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各位看明白了吧,一幅男尊女卑的夫妻生活场景跃然纸上。然而,千百年来,他却成了人们传颂的赞美夫妻婚姻美满的专用词。这个大男子主义十足的典故自然为大男子们津津乐道,并成为《女儿经》的教案。

而相敬如宾这个专门用来形容夫妻恩爱的词语则出于出自《左传》。说的是晋国的大夫臼季外出途中,看到这样感人的一幕:一个叫郤缺的人(父子均为晋国臣子,因获罪其父郤芮被杀,郤缺也被废为平民)在田间除草,午饭时间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也连忙跪着双手接住,并频频致谢意才吃。妻子在一旁注视着丈夫用饭。夫妻俩相互尊重,饭虽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此情此景,感动了路过此地的晋国大夫臼季,便与之攀谈,才知郤缺是个难得的治国之才,极力举荐他为下军大夫,后来郤缺立大功,升为卿大夫

相敬如宾较之举案齐眉当然进了一步。起码夫妻互相尊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妇女深受三座大山(夫权为其中之一)的压迫,丈夫能向尊重贵宾一样尊重妻子,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如果相敬如宾只是在形式上的“做秀”的话,那么这种过分的客套是不是使夫妻情份显得疏远、生分了呢?宾,是外人,不是家里人;拿妻子当外人似乎也不妥当。如果只注重形式上的相敬如宾,少了夫妻生活的情趣、多了繁文缛节的礼仪,长此以往,能不令人生厌吗?所以说,夫妻相敬如宾,还不算夫妻关系的最佳境界。因此,相敬如宾要注意“敬”的形式与“情”的内容的相统一才是夫妻关系的佳境。

张敞画眉是另一个显示夫妻恩爱的典故。

张敞:西汉平阳人,汉宣帝时为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在京城做官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其一,他在皇帝眼皮下做官,稍有不慎,就上达“天听”,极易掉乌纱帽或者掉脑袋;其二,京城达官贵人多如牛毛,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谁也不好得罪。所以,历来京兆尹都做不长久。而张敞凭着自己的才华,刚柔相济、惩恶扬善,京城大治。他也当了多年的京兆尹。而且,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处理适宜,同僚与大臣们都 非常佩服他。

他“外交”很成功,“家政”也处理得非常好。他们夫妻非常恩爱。据说张敞是一个化妆高手,他画的眉毛非常妩媚漂亮,天天替妻子画眉毛。有好事的人就画眉事在皇帝面前奏了他一本。皇帝因此召见诘问。张敞回答说,“我听说闺房之内,夫妇之间亲昵的事,有比描画眉毛还过分的。”皇帝听了无言以对,也不好责怪他。

据说,张敞与妻子是同村人,可谓青梅竹马。儿时,顽皮的张敞掷石子,砸伤了妻子的眉角。张敞见状,便逃之夭夭。等到张敞做了大官,听说其妻因此破相后一直没能出嫁,非常内疚,就上门提亲,结为夫妻。为了掩饰妻子眉角的伤疤,苦练化妆术,每天都为妻子画眉。由是观之,张敞是个敢于负责、勇于承担、重情重义、十分有生活情趣的好男人。

没有比较就没有区别,比较以上三个形容夫妻关系的典故,其内涵、其境界的深浅、高低就不言而喻了。所以说,张敞画眉才是夫妻关系的最佳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