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安石借智巧对联成双喜歌

(2012-10-30 11:43:41)
标签:

编辑

王安石

以文择婿

联语佳话

杂谈

分类: 历史天空
王安石借智巧对联成双喜歌

 王安石是宋代名相,他以变法而名垂青史。相传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十年寒窗年仅20便饱学之士的王安石,踌躇满志的赴京赶考。这日,到了江宁府的马家镇。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不知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原来是该镇首富马员外在征联择婿。当地人俱称:马员外是家有万贯钱财,只有一女。此女不仅俊秀,而且自幼熟读经史,琴棋书画是无所不通。小姐心性颇高,立誓要择一青年才俊为婿。常言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马小姐担心嫁了个徒有其表、满肚草包的花心大萝卜。于是想到传说中侠女比武招亲的故事,便灵机一动:奴家何不来个以文择婿呢。出什么题目来择婿呢,一时间难住了才女马小姐。她蛾眉紧蹇,低头寻思不得要领,继而抬头望天祈祷。猛然间看到门首挂着的走马灯徐徐旋转。马小姐顿时心花怒放,题目有了。于是,她写下一上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马员外视女为掌上明珠,便依女之言,以文择婿。将上联写在走马灯上,悬挂在大门上。只见两盏硕大走马灯,一盏上书上联,一盏空出待人书写下联。

   马家以文择婿事人传开,引得四乡r的青年才俊纷至沓来,以至于镇子上人满为患。

  王安石一看,赞叹道:真是好句。一时间也难得佳句以对。他有心想去会会这位才女美眉,但考期将近,不容耽搁。暗叹自己与美才女无缘,只好与书童继续赶路。可是,王安石一路上都在琢磨如何对上小姐的上联,然而他也是茫无头绪。自然,那“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联语就刻骨铭心了。

  王安石到京会试时,笔走龙蛇,斐然成章,头名交卷。

   而主考官是当代著名文豪欧阳修,时任参知政事、太子少师。他见王安石少年英俊,不由心中欢喜。为了试试这位书生的才学,便想考考他的文才急智,欧阳修一指官厅外的飞虎旗出了一联道: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知是主考官出联考他,而且这联却不好对。王安石不禁楞了片刻。突然,王安石灵光闪耀,想起才女征婚的联句来,于是从容答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欧阳修不知王安石是借智应对,听之大喜:尔真乃才思敏捷也。

   王安石在心中却暗想:那才女是吾之贤助也。而欧阳修的联句不正好对上小姐的征婚联语吗!

  于是拜别主考官,王安石急忙赶回馆驿,匆匆与同年告别,叫上书童,收拾行装,日夜兼程,赶往江宁马家镇。

  这日,王安石主仆二人到了马家镇。只见路上冷冷清清,王安石心中一凉,以为马家小姐已择得佳婿。

 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王安石仍然急忙赶到马府门前,但见两只大灯笼依然挂在门前。一个有字,一个仍是空白。

  王安石大喜过望,急忙抢上前来,拿起摆在门前案上的笔,醮起墨龙飞凤舞,一挥而就,写出下联。一个家人懒怏怏拿起,送入大堂。

 自从以文择婿已近三个月,尽管青年才俊来了不少,却无人能对出恰当的令小姐认可的句子。马员外为此终日是心神不定。

   此时,家人将王安石写的对句呈上。马员外也懒得动身,挥手叫丫环拿到内院,由小姐自看。

  且说,马家小姐更是心中焦虑,整日嘀咕,是不是此对太难了,难道世上真无令我倾心的姑爷?不免在心中默默地祈祷上苍,让她择得称心佳偶。

   当家人将王安石的对句呈上,她展开一看,但见上书: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笔法刚劲有力,一派大家气势。小姐几乎为之晕倒,眼圈一红,娇嗔:冤家,让我等得好苦。

  马员外闻讯顿时喜出望外,命家人:快请才子进来。

 王安石入堂,以晚生拜见马老。小姐在内隔帘观看。但见王安石英俊年少,气宇昂昂,话声朗朗,已是喜上眉梢。

   于是,两情相悦,立定终身。

  于是,王安石借马小姐之智赢得主考官欧阳修的青睐;又借欧阳修之智获得马小姐的芳心,可谓左右逢源,意气风发。

 待到成亲之日,马府是张灯结彩,锣鼓振天。合家上下,喜气洋洋。正在此时,又有飞报传来,王安石为钦定第四名进士。马家大院顿时一片欢腾,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诸位知道,杜甫有一《四喜诗》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马、王两家一日之内,竟是双喜临门。

  王安石此时更是喜不自禁,抓起笔来,在红纸上大书一个他创造的连体喜字家人、丫环纷纷拿去,到处张贴。这就是后来中国人在办婚事时,到处张贴大红双喜的由来。

   王安石此时仍觉意由未尽,又写一对联:

  巧对联成双喜歌; 马灯飞虎结丝罗。

  从此,王安石是,外有欧阳修教诲提携,内有马小姐贤助辅佐。终于成为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入唐宋八大家之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也成就了一则以文择婿的佳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