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三暮四是猴子的智慧

(2011-06-07 10:29:26)
标签:

原创

朝三暮四

朝四暮三

成语

哲理

杂谈

分类: 无味草根

朝三暮四是猴子的智慧

   感谢博乐将此文推荐到新浪博客、新浪新闻中心及草根博客

   中国成语故事是非常有意思。有的成语更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朝三暮四就是其中之一。

   朝三暮四的故事源于庄周《庄子·齐物论》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故事说的是一个养猴人因粮食不足,为减少猴子的猴粮供应,与猴子协商,早餐供应三颗猴粮,晚餐供应四颗。结果猴子不答应,后来养猴人说,那好,早餐供应四颗,晚餐供应三颗。结果猴子十分高兴地答应了。表面看来,是养猴人的狡猾使愚蠢的猴子上当受骗了。其实不然,猴子是聪明的,根本没上当。

此话怎讲?

首先,猴子猴粮的取得是仰仗养猴人的施舍。猴子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既然养猴人能变着花样来欺骗猴子,谁能保证他给了“朝三”,还能将“暮四”保障供给?所以猴子愿意“朝四”。这与炒股的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的股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猴子选择朝四暮三是非常符合营养科学的。试想,猴子实行的是一日两餐制。猴子生活习性是白天活动,晚上睡觉。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也来个忙时多吃,闲时少吃。朝四,吃饱渴足,能保证一天能量的需要,而晚上睡觉了,能量消耗少,来个“暮三”也问题不大。而且,现在的营养学家提倡早上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餐要吃少。看来,猴子早在千百年前就明白了营养学家现今才闹明白的道理,猴子比起专家来说是高明多了。况且,“朝四”能落肚为安,减少了对未知的“暮三”是否兑现的风险。可见,不是任何事情都是“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现实主义抓住眼前的机遇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朝四暮三的理论在商界更是规避风险的金科玉律。例如,任何一个商家在收预付款或定金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尽早的多收一些,而应收未收款的余款越少越好。为什么呢?因为“朝四”无异于加快资金的回笼,“暮三”的未来是存在极大的风险的。假如欠款方下午突然破产倒闭了,“暮三”岂不成了泡影!帐面上岂不是多了一笔死帐、坏帐!所以,聪明的商家是非常乐意按“朝四暮三”的原理办事的;甚至“朝十暮零”更好,就是说假如买方一次性结清货款,卖方不笑掉牙才怪哩。

从猴子的智慧中我们感悟到,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没有时间成本概念,而后者却非常注重时间成本。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市场经济中,谁不注重时间成本,只能在商战中吃败仗!

可见,不是任何事情都应“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现实主义抓住眼前的机遇同样是非常重要。咱小老百姓更得注重眼前利益,因为老百姓没本钱来耗时间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