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荆州是因为大意吗?

(2010-11-04 17:24:36)
标签:

原创

歪批三国

大意

失荆州

原因

杂谈

分类: 歪批三国

失荆州是因为大意吗?

   大意失荆州是耳熟能详的故事。然而,荆州丢失的原因真的是大意吗?

   答案是否定的。

   荆州是楚地的腹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按诸葛亮在隆中对的说法:“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

   荆州既然是个好地方,在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的年代,自然成了各家争夺的地盘。

   自刘备借荆州后,压根儿就没打算还过。以至于有了刘备借荆州------有错无还的歇后语诞生出来。

   为了确保荆州这块发迹的地盘,刘备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他的铁哥们、智勇双全的关羽。然而,关羽不单失了荆州,还为此丢了性命。

   失荆州的原因有大意的成份,但不是主要原因。笔者认为,造成荆州之失的主原因有五:

   一是诸葛亮的失计。

   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惹怒了曹操,他采纳司马懿的计谋,联合东吴,袭击刘备。

而东吴呢,无时无刻都想将荆州收归于已。于是,东吴的谋士又献出让曹兵从旱路攻打荆州,引诱关羽率荆州兵马主力北上去袭击曹魏的樊城,然而乘虚而入,派一大将暗中夺取荆州。

刘备闻报后,十分震惊,急忙找诸葛亮问计。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某已料曹操必有此谋;然吴中谋士极多,必教操令曹仁先兴兵矣。”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这算是料对了,但是,他给刘备出的主意却是:“可差使命就送官诰与云长,令先起兵取樊城,使敌军胆寒,自然瓦解矣。”

   诸葛亮的主意却出了十足个昏招。

   因为东吴期盼的就是要让关羽北上取樊城,然后他好乘虚而入巧取荆州。

   后来的事态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诸葛亮的昏招是导致失荆州的计谋上的原因。

   二是关羽的失策。

   当时,东吴一面与曹操联络联合取荆州,一方面又探视关羽的态度,以便采取行动。孙权采纳诸葛瑾的意见,与关羽联姻,求关羽的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两家结好,并力破曹。当诸葛瑾前往荆州提亲时,而关羽却勃然大怒:“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遂唤左右逐出。

   关羽的话傲慢无礼之极,非常不妥,更是十分失策。一失策等于骂自己。想当初,他的“虎哥”刘备曾娶孙权的“犬妹”为妻,关羽这个“虎小叔子”不是有了个“犬嫂”了吗?二一个失策更为重大,他直接破坏了联吴拒曹的战略统一战线。

   果然,诸葛瑾回去禀报后,孙权大怒道:“何太无礼耶!”如果之前孙权还在联曹、联蜀之间举棋不定的话,那么,关羽傲慢的意气用事则坚定了联曹讨蜀的决心。于是,孙权立马召集文武大臣来商议联曹夺取荆州之策。

   因此,关羽的失策,是导致失荆州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关羽屡屡失机。

   本身出兵攻打襄阳即是失机。但责任不在关羽。

   关羽第一次失机是打下襄阳后,没有见好就收,回师保卫荆州,却渡江去打樊城,距离荆州更远。舍荆州而去取樊城,无异于丢西瓜去拣芝麻。

   关羽第二次失机是攻打樊城臂中毒箭之后。众人都劝他班师回荆州调理并回防荆州;而骄狂的自大且自不量力的关羽却打算攻下樊城,直取许都,剿灭操贼,以安汉室。

   关羽第三次失机是中吕蒙诈病、陆逊挂帅之计,轻率地抽调镇守荆州的大半兵力去攻打樊城,造成荆州防守兵力不足,给了吕蒙、陆逊偷袭荆州的可乘之机。

战场上敌我态势倏忽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岂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却先机呢?失掉战机,就意味着失败。

   四是关羽大意。

   关羽傲气十足,以至于因骄傲轻敌大意。关羽大意之处颇多。一为轻视部下王甫的建议,将荆州交给多忌而好利的潘睿把守,令干事不尽心竭力的糜芳、傅士仁守南郡、公安两大关键隘口,使荆州失去屏障。二为在荆州沿江建造了报警的烽火台,就大意地认为荆州防守就无后顾之忧了,使吕蒙白衣渡江之计得逞;三为轻视东吴,大意地断了与东吴的联盟关系,使荆州陷入腹背受敌的劣势之中。四为小看曹操部将,乃至先后为庞德、曹仁的箭所伤。五为他轻视吕蒙诈病后、顶替吕蒙领军的陆逊,十分大意地将防守荆州的大半兵力抽调去攻打樊城。

   五是刘备对管理哥们的疏忽。

   刘备只讲江湖哥们义气,放弃原则,对关羽是迁就多于管理,没有及时纠正关羽的骄傲自大的缺点,使关羽沦为骄傲的将军、落入骄兵必败的窠臼。

   但不管怎么说,“大意”不是失荆州的主要原因。蜀汉失荆州的原因是犯了严重的战略、战术及管理上的错误而造成的。

原创歪批三国系列:
1、借箭并非诸葛亮首创

2、阿斗其实是个“识时务”的聪明人

3、关羽、张飞够哥们刘备却不够意思

4、曹操假仁义换得大人情

5、关羽“降汉不降曹”是没有理由的理由

6、三国人物中最不会说话的人

7、杨修的死因是道破了曹操的心机

8三国人物中最会说话的人
9、诸葛亮都有哪些失策之处

10、刘备为何敢许诺诸葛亮“可自为成都之主”?

11、江湖义气过早断送了蜀汉大业

12、晒晒诸葛亮的馊主意

13、定三分孔明识见不及鲁肃

各位博友:黎明江南的博文《且看宋江偶尔露出的峥嵘》参加了“读书品人生”博客征文大赛,请点击前往投上您宝贵的一票。失荆州是因为大意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