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尤应小心
(2012-11-24 22:26:29)
标签:
低血糖2型糖尿病昏迷无症状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健康 |
分类: 科普 糖尿病 |
故事一:最近报道了上海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一位医生在国外飞机上抢救一名患者的故事。此航班在飞行途中发现一名女乘客昏迷,当时地面是战区,无法降落,即在机上找医生,这位中国医生挺身而出。当时机上只有一个急救箱,他找到血糖仪,测病人血糖为“0”。而箱内没有注射用葡萄糖,只有口服的如胶状装在“牙膏”管内,另外,有几支胰高糖素,也是装在小眼药膏似的管内,但头上是消毒针头。他当即用此注入患者肌肉内,挤出胰高糖素。不久,患者即有些清醒,他再将“牙膏”管内的葡萄糖挤进病人口后,患者完全清醒过来。事后得知,患者在上飞机前注射了胰岛素,但没有吃东西。中国医生救人这一举动,得到了机长及全体乘务员、乘客的赞赏,他非但救了患者的命,而且免于全机迫降于战区。
故事二:不久前我在门诊遇到的。一个中年人在外地体检发现患了糖尿病,未在当地诊治,却在当地买了“xx降糖丸”吃,其药盒上写有“纯中药”字样。他空腹来诊,查血糖为4.5毫摩尔/升。我劝他先改善生活方式之后根据血糖情况再考虑如何用药。可是过了一个小时后他又来找我,说感到头晕、心跳、出冷汗,要求再查一个血糖。这第2次血糖只有3毫摩尔/升。我让他赶快吃些含糖饮料或食物,以后不要再吃此“降糖丸”。
故事三: 1956年某一天我值大内科夜班时,清晨4、5点钟护士来叫我,说有一原来很虚弱的患者突然起来大叫大闹。他入院诊断是腹内肿块待查。我查过患者后认为可能是低血糖,当时没有袖珍血糖仪,注射也是直接用注射器上的针头。我请护士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100毫升,但注射前先抽血,供天亮后查血糖。患者在注射后安然入睡,这符合低血糖的诊断。可是我下班后把血送到检验科,结果血糖非但不低反而很高。我反复思考其中的原因,最后想到可能是护士抽葡萄糖到注射器内时,此针头粗,为了避免患者刺第二针,就用此针头抽血,以后再换注射器注射葡萄糖,针头中一点点葡萄糖就混入了血标本中,所以查出血糖高。第二天还是我值夜班,清晨又因同样情况来找我。这次我让护士把抽血和注射的针头分开。这次血糖只有2.8毫摩尔/升。到了第3天,他就亡故了。尸体解剖结果显示腹膜后巨大淋巴肉瘤。
这3例低血糖案例,症状及处理各异。在我们临床中,低血糖相当常见,但不一定能被诊断出来。如马路上突然昏倒的老人,如果手腕上有糖尿病标牌,又是全身冷汗、心跳快、面色苍白,就很可能是低血糖。学生久站着开会突然昏倒,可能因没吃早饭,可能是低血糖。但要明确诊断是否是低血糖,得查血糖,血糖低于3.3~2.5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对于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来说,大多是因使用降糖药过量。如第1例及第2例,第2例虽未吃过正式的降糖药,但这个“中药”降糖丸,肯定偷加了西药的降糖药。除了明确低血糖外,还要查明病因,有些不是降糖药过量也可有低血糖症状,如第3例。如是胰岛细胞瘤则更会反复发生低血糖。因此,我主张每一个精神异常的病人都要查血糖,即使脑卒中、肿瘤等都可有低血糖可能,及时处理可延长患者生命。
至于处理,要视病情及当时条件而定。血糖下降不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头晕、心悸、冷汗等,此时神志尚清应立即口服糖类,如第2例。血糖再降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第3例及第1例,只能注射用药,一般是静脉注射葡萄糖。如第1例的条件只有急救箱,国外是准备了一次性胰高糖素注射针,很方便,国内急救车上也有准备。
此外,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神经系统已受损,可能发生未察觉(无症状)的低血糖,只能靠血糖仪及早发现,这时,我们就要提高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