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 |
分类: 文化 |
文/宛羊
B=外滩画报
K=基顿"克莱默
B:2005年你曾来中国演出,这次为何又选择上海作为中国巡演的一站?
K:之前来中国演出的时候,就给我留下了特别的印象,不管是这里的观众,还是这里的环境,都是一个非常适合演出的地方。另外,上海很美丽,上次匆匆而来,这次有时间的话我想去游览一下。
B:这次上海音乐厅演奏的曲目是如何确定下来的?
K:首先,这次我演奏的作品非常广泛,有马勒、施特劳斯、施尼特克、巴托克等作曲家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很有代表性,同时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些现代作品,还有一些曲目是在中国首演。我想在不同的国度能有不一样的体验。
B:你和你的老师奥伊斯特拉赫都是非常强调个性的演奏家,我想知道,你从奥伊斯特拉赫身上学到了什么东西?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K:我记得他曾告诉我,要有个性,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但是这种个性,一定是为了更好地去阐释音乐。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也让我走到了今天。
B:你57岁开始使用1641年的阿玛蒂名琴,用这样的古琴演奏时,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吗?
K:是的。在演奏上并没有特别多的技巧。阿玛蒂曾是那些伟大的小提琴制作人的教师,他综合了他们所有的特点。我觉得这把琴具有真正的性格,让我受益无穷。
B:作为当今最重要的小提琴演奏家,你认为,你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K:也许因为我从不允许任何人,包括父母、老师、经纪人,甚至唱片商、评委、评论家影响我对音乐真理的追求,我要完全自由地做东西。我热爱音乐,仍在探索如何能为作曲家和听众多做些事情,而不会成为名气或成功的牺牲品。这是作为音乐人一定要坚持的。
B:你为什么对当代先锋作曲家作品特别关注?
K:因为音乐并不只代表历史的某一时期,而是历久弥新的,并能成为传世经典。先锋作曲家的音乐又是一个新的时期、新的代表。作为一个当代的乐手,我想我的责任不仅仅是跟当代那些很著名的演奏家合作,也有责任跟一些很年轻的演奏家合作。
B:你和中国的音乐人有过不少合作,其中比较欣赏谁?
K:在这次的演出中,我将有幸邀请到陈萨和我一起合作,这位年轻的女钢琴家在钢琴方面很有才华,我希望在这次演出中,我们能碰出新的火花。
B: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到现在60岁了,你会怎么回顾自己的音乐人生?
K:我过得很充实,我在每个阶段都做了令自己难忘的事情。4岁学小提琴,16岁决定成为小提琴家,然后出书、参与电影拍摄,之后组建波罗的海弦乐团,60岁的时候在世界展开巡演。我想这些时段对我来说,都非常美妙,我希望我的音乐人生还会这样继续下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