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婚姻一半恋爱——刘孜
嘉宾档案:
丈夫:杨泓,一个毕业于电影学院的生意人,一个行事仔细认真的男人;
妻子:刘孜,一个简单快乐的人,无论是主持还是演戏,阳光般的笑脸都能传递快乐的信息;一个糊里糊涂的人,糊涂到把老公差点送给了别人。仿佛姻缘天定,尽管几经周折,那个命运中的人还是成了她的护花使者……刘孜、杨泓做客《夫妻剧场》讲述他们的婚恋故事。
不想把你当成“创可贴”
杨泓和刘孜是电影学院的同门师兄妹,在学校时没什么来往,毕业以后才成了朋友。听说杨泓还是“孤家寡人”,刘孜于是热心地给杨泓介绍对象。可这时,“媒人”自己的感情生活却出现了问题,她与男友之间的不和谐越来越多,不知该如何解决。忍无可忍时,她只好打电话向杨泓求助,希望师兄能帮自己出谋划策应对情感危机。但是,危机终究无可挽回……
失恋的痛苦与烦恼积压在刘孜心底,无处倾诉。倒是杨泓常常安慰她,帮助她。那段时间,刘孜作为《欢乐总动员》的主持人,经常录制节目到深夜结束,杨泓常去接她下班。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觉得他们应该成为一对恋人,只有刘孜自己坚持着:不是,不能!她曾不止一次地暗示过杨泓,我刚刚结束了一段失败的恋情,此时很可能会把你当成“创可贴”,那样会对你造成伤害。杨泓理解师妹的心情,他坚持做自己认为该做的,至于刘孜怎么想,随她去吧。
一次聊天中,刘孜随口提起,她居住的那座公寓近期正检修水路,动不动就会停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天刘孜录制完节目又是半夜两点多钟,主持人走出电视镜头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卸妆清洗,没有水可不成。杨泓送刘孜回家时,她家又停水,杨泓便自然地邀请,要不,上我们家去洗吧……这一夜,刘孜睡在别人的卧室里,听着外边客厅传来杨泓轻微的鼾声,想到他一早还要去上班,刘孜心里有点感动,久久不能成眠。早晨起来,她在客厅里看到杨泓留给她的一张纸条:你的胃不好,牛奶已提前从冰箱拿出来了,桌上的早点是为你预备的……刘孜只觉得心头一热。她从十一岁就离开家,一个人在外求学、工作,很少有人给她写过这种内容的纸条。在她以前的恋爱经历中,也从没有感受过如此真切温暖的关怀。她动心了……
想吃麻花现给你拧
每一个女孩子在挑选男朋友之前,心中都曾有过一个标准,刘孜自然也不例外。在挑选过也失败过了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她期望中的那个人就在自己身边。她盼着有一个契机,双方能够明示心意。这些天来,刘孜正忙着排一部话剧,叫做《想吃麻花现给你拧》,每天都排练到很晚。今天是她的生日,她的心底似乎有一些期待,希望看到些不一样的场面,听到些不一样的话语。杨泓却什么反应都没有,一早就念叨说忙着呢,匆匆上班走了。刘孜失望了。
晚上排练结束,杨泓像往常一样准时来接她。即使刘孜情绪再不高,慢慢也看出来了,这车根本没往回家的方向走,反而开出了市区,越开越远。这是要去哪儿啊?车行至郊外某地,杨泓忽然刹住了车。刘孜疑疑惑惑刚把车门推开,怎么那么巧,一位骑着辆旧自行车的大爷正好骑到了她的面前,笑着对她说了声“新婚快乐”。刘孜大为诧异。正愣怔间,黑暗的天空中忽然一阵闪亮……
似乎依然在谈恋爱
对于刘孜和杨泓来说,婚后的生活与恋爱似乎没有太大的分别,他们形容自己的婚姻生活“一半是婚姻,一半是恋爱”。杨泓依然做他的生意,老婆不去干涉他;刘孜依然拍她的戏,老公不会阻拦她。不同的是,他们已经成了“经济共同体”,双方都多了一份对家庭的责任,对彼此的责任。
除了自己的小家,还多了些大家庭的成员。刘孜结婚时,父母都没有见过女婿。本来杨泓准备去贵州刘孜的家里拜访刘家二老,顺便为自己提亲。善良的刘家父母相信女儿的选择,也心疼准女婿,你平时上班挺忙,大老远来了贵州也住不了两天,就别来回跑了,你们先结婚吧,等春节放了假,我们再去看你们……刘孜十分感慨大家庭的作用,所谓夫妻的缘份,不就讲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吗!丈母娘疼女婿,婆婆也疼她,她的公婆视她如亲生女儿。为了方便和婆婆聊天,刘孜特地给婆婆买了一部可手写的手机,婆媳俩没事就互相发短信,那信里的词句就别提有多酸了……
要说婚姻与恋爱还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多了一种互相之间的依赖,不高兴时可以吵架,可以互相撒撒气。不过每次吵架肯定是以杨泓认错而告结束,不光口头认错,还得写书面检查哪。刘孜的床头有一个盒子,那盒子是专门用来装检查的。当然,全是老公写的检查。
别看小两口婚史不长,却已累积了不少生活经验,并且十分愿意与众人分享。比如像许多外地进京求学打工的人一样,刘孜曾多次租房、搬家、装修;比如他们俩都喜欢做家居设计,喜欢琢磨如何在家具使用上凸显个性,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心得写成了一本书,在书中他们写道……
(杜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