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泪祝贺自己通过博士答辩!

(2009-06-25 10:52:53)
标签:

致谢

博士

答辩

家人

老师

导师

杂谈

分类: 生活随笔

2009年6月24日,我顺利通过博士答辩。特发致谢词在此,向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人,表达深深的谢意——

 

致谢

 

大学里流传这这么一句话:“大专女孩是小龙女,本科女孩是赵敏,研究生是黄蓉,博士生是李莫愁,博士后是灭绝师太,硕博连读更可怕,是东方不败。”八年前,我做出了影响我一生的决定,选择了协和,选择了八年本硕博连读,毅然不顾“灭绝师太”和“东方不败”的戏谑。那时候,觉得八年是多么的漫长,学业的尽头是那么遥不可及。然而,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闭闭睁睁,八年就过去了——八年的时光,仿佛就像眨了2800次眼那么短暂。八年前我连医学是什么都不知道;八年后我对医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略感遗憾的是,每对医学的认识加深一层,头发就会又少几根。八年前我以为我什么都懂;八年后我愈学愈发现自己无知。八年前,我踌躇满志,觉得自己似乎是个全才;八年后,我知道我只能做一名医生。八年前,我似乎不知天高地厚,实际上只是井底之蛙;八年后,我知道要脚踏实地,知道“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八年前,我离开了我的家乡、我的亲人;八年后,我找到了妇产科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这八年,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很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

 

忆往昔,我感谢八年来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个人!!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郎景和教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术知识,仰止的大家风范,高尚的医德医风,深厚的人文修养,睿智的一言一行,宽容的处事态度,“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修养,都熏陶着我的情操,洗礼着我的灵魂,还将深刻影响着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我铭记在心,永远难忘!

 

感谢妇产科的每一位老师,他们对我的研究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在收集标本阶段,刘珠凤教授、孙大为教授、冷金花教授、朱兰教授、樊庆泊教授、沈铿教授、向阳教授、黄慧芳教授、杨佳欣教授、李晓燕博士……他们不计繁琐,配合取材,提供病史信息,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仝佳丽师姐,她手把手地对我进行实验技术的指导。感谢在妇产科做题的兄弟姐妹们,他们一直在我身边给予鼓励和扶持。感谢实验室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他们的帮助令我这个“菜鸟”少走了很多弯路,并使得这几个月的研究充满了快乐。感谢我可亲可爱的同学们,每次我需要帮助时,他们总是竭尽所能。

 

特别感谢我的师姐王姝博士,她严谨细致的作风,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令我如沐春风,倍感温馨。王姝博士多次以她丰富的经验和对科学研究的准确把握,为我拨开云雾,指点迷津,令我茅塞顿开,所以研究才得以顺利完成。

 

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求学时,我远赴北京,他们默默帮我收拾行囊;转系时,我选择了学医这条艰辛的路,他们悄悄地给医学院的老师写信表达了家人的支持;找工作时,我留在北京,离开他们千山万水,他们无怨无悔,不求回报。虽然他们知道,年夜饭的餐桌上、父母尽孝的病榻边,也许再也看不到我的身影,但是父母和兄弟姐妹却没有任何埋怨,没有任何要求。我离开了家乡八年,但是他们的心一刻也没离开过我。这就是亲情,永恒不变的纽带,再多的言语也难以表达,只有最普通的一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兄弟姐妹的血脉之情!

 

最后要感谢我的先生,他让我没有成为灭绝师太,也没有成为东方不败。他深知做一名医生的家属会担负更多的责任和艰辛,却依然义无反顾。他对我说:“我不反对你救死扶伤,但是一定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没时间陪我,就随时把我装在心里。”我们一起吃过不少苦,碰过不少壁,但却相互鼓励,不离不弃。这份感情值得珍惜,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深知论文浮浅,但已无他物,惟以此来感谢我的良师诤友和家人,是他们给了我感动、精神、勇气和信仰。马上就要走上工作岗位了,我将铭记所有曾经帮助我的人,我要将所有人对我的关心化成工作上的无穷动力,心怀感激,踏实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