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实习医生健康/保健医患关系 |
分类: 医院故事和健康演义 |
在门诊走着,带着口罩和帽子,突然听到有人叫我:“章大夫!”回头一看,是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似乎想不起来是谁了。他跟我说他出院后的情况还一直邀请我去承德玩,慢慢我才想起来,原来他是我在1年多前在肾内科管过的病人。我都几乎想不起他来了,而他,却能够认出戴着帽子和口罩的我——这不能不让我感动,也让我的心底升起来一股小小的自豪感。
当时他乙肝相关性肾炎,血尿、蛋白尿和继发性高血压。住院期间刚刚好是我负责他,我每天也就是做着份内的事情,量量血压问问病情,我还常常提前告诉他要做的一些检查和做这些检查的目的和原因,还会把一些结果跟他说说,于是他就觉得我很关心他。其实病人要求的不多,只要把有些东西跟他们说说,他们就觉得医生很尊重他们的知情权、还很关心他们。
他不久就出院了,他还准备了一个礼物要送给我,被我拒绝了。作为医院里的小小见习医生,我当然是不能要病人的礼物。但是他还不死心,一心打听我住哪里想私下里送给我。社会上对医生印象不太好,总觉得医生要收红包、要受礼。其实就我所见所闻,我身边的许多专家教授是不收红包的,礼物大部分也是不收的。用“大部分”是因为剩下的一小部分是例外——例如有个病人家里没有什么钱,但是病情反复不断来我们医院,我们医生都和她很熟了,所以大家也就格外关照她,她为了表示感谢买了一包水果糖。可能也就2、3块钱的东西,但是教授却收下了——教授说:“你的糖果和心意我们不得不收。”还有一个患者,送给教授两双亲手纳的鞋垫,教授虽然用不着也是收下了,转赠与我,现在还放在我的抽屉里——虽然我也用不上,但是那是患者对我们的感谢和认可,是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医生护士对大部分病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如果有格外关照的病人,常常不是什么达官显贵,而是家境特别困难而人又十分善良的那种。有一个郊区来的11岁的小姑娘,家境特别不好,病房里的医生们就想方设法帮她去医院里申请特困患者医药费减免。对于家境很好或者很有社会地位的患者,我们一般也不会表现得特别热情。但若是面对不讲理或者不配合治疗、处处为难医护工作的患者或者家属,这样的人无论多么有权有势,我们反倒是不欢迎的。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再次遇到他,还会被他记住。也许,当医生的成就感就在于被病人记住,并且是心存感激的记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