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0975361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潘路明
(2023-09-06 21:01:37)
标签:
湖北经济学院
潘路明教授
散文作品
分类:
转载
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图文/潘路明
制作/荆棘
朗诵/王愛民
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潘路明
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秋风吹拂,送来阵阵凉气,唤醒了我凌晨的酣梦,忽然想起宋代词人王琪的名作《望江南•江南月》,读来朗朗上口。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读罢这词,展现眼前是一幅江南月色孤寂凄美的图画。
首先是,那气朗风清的秋夜,明月如镜高悬长空,银光洒满了西楼。又似玉钩沉落在深处浪花之中,那样的洁白无瑕,令人心旷神怡,可月圆必有月缺何时能了,作者不免感慨万分。
再看另一番景象,斗转星移,银河迢迢,晚风晨霜又迎来了新秋。月中的丹桂永生,不因秋来而凋零 更不会有恨。但嫦娥却因别离亲人而孤寂苦痛。此时,无论天上人间,都因分离而黯然神伤,永远无法排解。这难道不是一种悲情么。
北宋词人王琪生于成都,进士及第,官至礼部侍郎(相当于现代的副部长),一生简约,对凡人命运心生怜悯,七十二岁卒亡。他是著名豪放派词人,著有《谪仙长短句》。他写此词《江南月》,看得出对秋天秋月的深情赞美,可却又对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秋人的苦痛,进行了无奈的感叹和呐喊。真的让读者心酸不已。这也许就是古代文人的处境,秋愁秋怨随处可见,善良的人们又能怎样呢。
光阴荏苒,时代一切都在变。如今人们包括劳动者和文人墨客,都把秋天看成是收获的季节,豪情满怀共享收获的硕果。月圆人团圆,欢庆天伦之乐,世间快哉。纵观社会,人们都为生存和事业而奋力拼搏,那些所谓的秋愁秋怨,似乎不多见了。这是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觉醒。
我欣赏南宋词人王沂孙的名句:“数点寒英,为谁零落。……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把秋之美写得简洁浪漫而又多情,应该是人见人爱的吧。
作者简介:
潘路明,男,广西壮族,年逾九秩,中共党员,湖北经济学院退休荣誉教授。原在政教部任教兼书记与教研室主任,湖北老教授协会会员,湖北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受聘北京/华夏文艺出版社终身名誉社长。在岗时,参加国家和省与校际教材编写,出版政教类教材23本。退休后,出版了传记,散文,时评,书画,纪念等7本专著,近30O万字。在省群艺馆公开举办个人书画影文展,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晚年追梦成真。
朗诵者简介:
王愛民,北京紫竹院朗诵沙龙成员。她从机关单位退休,热爱朗诵,声音甜美清澈,情感饱满。朗诵古代诗词,讲究音部平仄,效果甚好。她说朗诵丰富了退休生活,多彩而优雅。表达着要用声音传递美,展示爱,追求语言艺术之美。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2023年9月2日王晓医师主讲养生公开课【溶栓通瘀用地龙】
后一篇:
2023年9月3日王晓老师中医讲座【修复血管和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