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潘路明

(2023-09-06 21:01:37)
标签:

湖北经济学院

潘路明教授

散文作品

分类: 转载
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图文/潘路明

制作/荆棘

朗诵/王愛民

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潘路明

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潘路明      秋风吹拂,送来阵阵凉气,唤醒了我凌晨的酣梦,忽然想起宋代词人王琪的名作《望江南•江南月》,读来朗朗上口。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读罢这词,展现眼前是一幅江南月色孤寂凄美的图画。

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潘路明

    首先是,那气朗风清的秋夜,明月如镜高悬长空,银光洒满了西楼。又似玉钩沉落在深处浪花之中,那样的洁白无瑕,令人心旷神怡,可月圆必有月缺何时能了,作者不免感慨万分。

       再看另一番景象,斗转星移,银河迢迢,晚风晨霜又迎来了新秋。月中的丹桂永生,不因秋来而凋零 更不会有恨。但嫦娥却因别离亲人而孤寂苦痛。此时,无论天上人间,都因分离而黯然神伤,永远无法排解。这难道不是一种悲情么。

  北宋词人王琪生于成都,进士及第,官至礼部侍郎(相当于现代的副部长),一生简约,对凡人命运心生怜悯,七十二岁卒亡。他是著名豪放派词人,著有《谪仙长短句》。他写此词《江南月》,看得出对秋天秋月的深情赞美,可却又对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秋人的苦痛,进行了无奈的感叹和呐喊。真的让读者心酸不已。这也许就是古代文人的处境,秋愁秋怨随处可见,善良的人们又能怎样呢。

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潘路明        光阴荏苒,时代一切都在变。如今人们包括劳动者和文人墨客,都把秋天看成是收获的季节,豪情满怀共享收获的硕果。月圆人团圆,欢庆天伦之乐,世间快哉。纵观社会,人们都为生存和事业而奋力拼搏,那些所谓的秋愁秋怨,似乎不多见了。这是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觉醒。
  我欣赏南宋词人王沂孙的名句:“数点寒英,为谁零落。……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把秋之美写得简洁浪漫而又多情,应该是人见人爱的吧。

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潘路明
作者简介:

  潘路明,男,广西壮族,年逾九秩,中共党员,湖北经济学院退休荣誉教授。原在政教部任教兼书记与教研室主任,湖北老教授协会会员,湖北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受聘北京/华夏文艺出版社终身名誉社长。在岗时,参加国家和省与校际教材编写,出版政教类教材23本。退休后,出版了传记,散文,时评,书画,纪念等7本专著,近30O万字。在省群艺馆公开举办个人书画影文展,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晚年追梦成真。秋晨读王琪《望江南江南月》-潘路明
朗诵者简介:

  王愛民,北京紫竹院朗诵沙龙成员。她从机关单位退休,热爱朗诵,声音甜美清澈,情感饱满。朗诵古代诗词,讲究音部平仄,效果甚好。她说朗诵丰富了退休生活,多彩而优雅。表达着要用声音传递美,展示爱,追求语言艺术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