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长岛
时间:2024年6月24日
地点:南长山岛渤黄海分界线、北长山岛九丈崖、月牙湾
这次长岛之行有点波折,原计划夫人和同学们周六乘船上岛,在岛上住宿一晚,周日返回烟台。谁知天气突变,周六下午大雾弥漫,游船停运,行程被迫取消。好在我和夫人时间充裕,在送走了同学们之后,我们决定周一自己去游长岛。
乘坐蓬莱到长岛的寻仙80轮
海鸥随游轮飞舞,跟随游人到长岛。
我曾经在92年9月来过长岛,当时的我参加工作不久,初出茅庐,风华正茂,和集团同事长岛度假,玩的不亦乐乎,长岛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32年后旧地重游,这次是带夫人一同前往,和她一起分享美景。
92年的长岛还比较原始,那时旅游业刚刚起步,长岛刚刚揭开神秘的面纱。我们先乘火车到烟台,之后游览蓬莱,再之后登陆长岛。
由于我们假期较长,住在了月牙湾畔的长岛北京市工人疗养院。每天没事就去月牙湾散步,或去海边礁石上垂钓。当时的月牙湾遍地球石,像满地的珍珠,惊艳无比。我喜欢躺坐在球石上休息,球石一尘不染,那感觉可比沙滩美妙多了。曾听人开玩笑说“要捡一副围棋黑白子”,可见当时球石多么丰富!
92年游览峰山
92年游览九丈崖
92年在九叠石
92年在九丈崖下
92年和同事合影留念
当时的月牙湾球石遍地
92年的月牙湾球石遍地,满目珠玑。
在长岛海边垂钓,鱼虾拿回酒店加工。
当时的长岛是全国最富裕的县,除了周边丰富的海产品,这里还开展海水养殖,当时的扇贝柱卖到40元/斤,价格令人咂舌。
长岛盛产对虾,我们去的那年,海蜇丰收,对虾却少了,因为二者有些冲突,此消彼长吧。满载海蜇的小渔船赶海归来,船舱里装满篮球状的大海蜇。渔民的家里都有盐池,将海蜇剖开后放入盐池进行腌制,经过几道工序,最后就制成了可口的海蜇皮。
我们曾去渔民家购物、家访,有位新媳妇是从大陆嫁过来的,她的感觉是:生活很富裕,就是出行不太方便。
世事沧桑,听烟台的朋友说,如今的长岛县变成了烟台市经济倒数的地区。还真是让人唏嘘啊!
周一的天气很好,去长岛的客人比周末少多了,购票和登轮都不需要拥挤,原本想提前购买返程船票,当地人告知,等回到码头时再买更好,免得长时间等候。
为了方便旅游,我们在港口租用了新能源出租车,(后来发现,如果是平日,租车没有必要,几个小时要花费一百多元,不如乘坐公交或打车划算。关键是车辆维护较差,轮胎磨损得很厉害,有爆胎的危险,我都不敢开的太快了。)拿到车先去了南长山岛的南端,去看黄渤海分界线。到了发现必须要购买峰山林海公园的门票才可以进入。我对林海不感兴趣,想尽快去北岛的九丈崖和月牙湾,因此只能从远处眺望一下。只见南长山岛有一片滩涂南入大海,一条翻涌的海线延伸出去,那就是黄海和渤海的分界线了。
租用的电车
南长山岛楼群
南长山岛南端
黄海渤海分水线
海水养殖
九丈崖景区依然巍峨,印象中92年游览时在崖下拍了一张照片,这次如法炮制,看一看三十二年后自己的变化。
这次感到惊喜的是发现了一座小型鸟岛,就在九丈崖的西北尽头,海鸥群居其上,密密麻麻,颇为壮观。长岛的海鸥似乎经过游人不断地投喂变得更亲近人了,从蓬莱港登上游轮开始,它们就随着游轮翻飞,在游人不断的喂食下,随着邮轮飞到了长岛。岛上的海鸥也是一样,只要有游人喂食便会群聚而来,在游人的头顶翻飞,它们最喜欢的食物是火腿肠,当有人举起食物时,它们会趁人不备飞掠而下,闪电般叼走食物,让人心惊不已。
九丈崖鸥翅湾喂海鸥
鸥翅湾
鸥翅湾
九丈崖下
九丈崖下海水汹涌
故地重游
小型鸟岛
渤海一号灯塔
九叠石
到达月牙湾时正是午后,阳光强烈,游人不多。月牙形的标志牌还和过去一样,看了令人亲切。只是当我走到水边时,不免有些失望,原本遍地的球石,变得十分稀少,剩下的石头大多十分普通,不再圆润可爱。这片海滩给我的感觉,就像一颗珍珠失去了光泽,不再令人兴奋。
到达月牙湾
标志石没变,游客变老了。
欣赏球石
好不容易发现两块圆润的球石,欣赏后扔回大海。
如今的海滩
晚上回到蓬莱,吃鲅鱼馅饺子。
也难怪,球石再多,架不住三十多年成千上万人的不断捡拾,在接近海水的岸边和水中还能看到不少球石的影子,就已经很不错了。这片海域的特点就是海水整日的冲刷,不断地将方石变成卵石,最后变成球石,形成一颗颗美丽的“珍珠”,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赶不上游客的捡拾节奏。
人说“旅游要趁早!”,也许对吧,主要是原来不收门票的地方,出名后可能就变成了高价景区,而像月牙湾这样光彩不再的也不在少数,着实令人扼腕。
最后,用启功先生的一首赞颂月牙湾的诗篇作为结尾,那才是我记忆中的月牙湾。
“一弯新月印滩涂,水碧山青举世无,仙境不需求物外,行人步步踏明珠。”
再游长岛
再游长岛
时间:2024年6月24日
地点:南长山岛渤黄海分界线、北长山岛九丈崖、月牙湾
这次长岛之行有点波折,原计划夫人和同学们周六乘船上岛,在岛上住宿一晚,周日返回烟台。谁知天气突变,周六下午大雾弥漫,游船停运,行程被迫取消。好在我和夫人时间充裕,在送走了同学们之后,我们决定周一自己去游长岛。
我曾经在92年9月来过长岛,当时的我参加工作不久,初出茅庐,风华正茂,和集团同事长岛度假,玩的不亦乐乎,长岛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32年后旧地重游,这次是带夫人一同前往,和她一起分享美景。
92年的长岛还比较原始,那时旅游业刚刚起步,长岛刚刚揭开神秘的面纱。我们先乘火车到烟台,之后游览蓬莱,再之后登陆长岛。
由于我们假期较长,住在了月牙湾畔的长岛北京市工人疗养院。每天没事就去月牙湾散步,或去海边礁石上垂钓。当时的月牙湾遍地球石,像满地的珍珠,惊艳无比。我喜欢躺坐在球石上休息,球石一尘不染,那感觉可比沙滩美妙多了。曾听人开玩笑说“要捡一副围棋黑白子”,可见当时球石多么丰富!
当时的长岛是全国最富裕的县,除了周边丰富的海产品,这里还开展海水养殖,当时的扇贝柱卖到40元/斤,价格令人咂舌。
长岛盛产对虾,我们去的那年,海蜇丰收,对虾却少了,因为二者有些冲突,此消彼长吧。满载海蜇的小渔船赶海归来,船舱里装满篮球状的大海蜇。渔民的家里都有盐池,将海蜇剖开后放入盐池进行腌制,经过几道工序,最后就制成了可口的海蜇皮。
我们曾去渔民家购物、家访,有位新媳妇是从大陆嫁过来的,她的感觉是:生活很富裕,就是出行不太方便。
世事沧桑,听烟台的朋友说,如今的长岛县变成了烟台市经济倒数的地区。还真是让人唏嘘啊!
周一的天气很好,去长岛的客人比周末少多了,购票和登轮都不需要拥挤,原本想提前购买返程船票,当地人告知,等回到码头时再买更好,免得长时间等候。
为了方便旅游,我们在港口租用了新能源出租车,(后来发现,如果是平日,租车没有必要,几个小时要花费一百多元,不如乘坐公交或打车划算。关键是车辆维护较差,轮胎磨损得很厉害,有爆胎的危险,我都不敢开的太快了。)拿到车先去了南长山岛的南端,去看黄渤海分界线。到了发现必须要购买峰山林海公园的门票才可以进入。我对林海不感兴趣,想尽快去北岛的九丈崖和月牙湾,因此只能从远处眺望一下。只见南长山岛有一片滩涂南入大海,一条翻涌的海线延伸出去,那就是黄海和渤海的分界线了。
九丈崖景区依然巍峨,印象中92年游览时在崖下拍了一张照片,这次如法炮制,看一看三十二年后自己的变化。
这次感到惊喜的是发现了一座小型鸟岛,就在九丈崖的西北尽头,海鸥群居其上,密密麻麻,颇为壮观。长岛的海鸥似乎经过游人不断地投喂变得更亲近人了,从蓬莱港登上游轮开始,它们就随着游轮翻飞,在游人不断的喂食下,随着邮轮飞到了长岛。岛上的海鸥也是一样,只要有游人喂食便会群聚而来,在游人的头顶翻飞,它们最喜欢的食物是火腿肠,当有人举起食物时,它们会趁人不备飞掠而下,闪电般叼走食物,让人心惊不已。
到达月牙湾时正是午后,阳光强烈,游人不多。月牙形的标志牌还和过去一样,看了令人亲切。只是当我走到水边时,不免有些失望,原本遍地的球石,变得十分稀少,剩下的石头大多十分普通,不再圆润可爱。这片海滩给我的感觉,就像一颗珍珠失去了光泽,不再令人兴奋。
也难怪,球石再多,架不住三十多年成千上万人的不断捡拾,在接近海水的岸边和水中还能看到不少球石的影子,就已经很不错了。这片海域的特点就是海水整日的冲刷,不断地将方石变成卵石,最后变成球石,形成一颗颗美丽的“珍珠”,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赶不上游客的捡拾节奏。
人说“旅游要趁早!”,也许对吧,主要是原来不收门票的地方,出名后可能就变成了高价景区,而像月牙湾这样光彩不再的也不在少数,着实令人扼腕。
最后,用启功先生的一首赞颂月牙湾的诗篇作为结尾,那才是我记忆中的月牙湾。
“一弯新月印滩涂,水碧山青举世无,仙境不需求物外,行人步步踏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