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闲吟》
(2025-10-10 17:40:05)
标签:
胡立新居士文化 |
分类: 文学原创 |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闲吟》
闲吟步松石,精忠忘机关。浮尘皆空名,妙思云林间。
胡立新(贫道子)的《贫道子-闲吟》一诗,虽仅二十字,却如一幅写意小品,以疏淡之笔层层递进,勾勒出修行者从外在行迹到内在心境,最终抵达精神自由的完整路径,深刻阐释了道家离尘忘机、返璞归真的哲学智慧。
起于行迹:闲吟松石间的身心安顿
诗的首句“闲吟步松石”,开门见山,为全诗奠定了超然物外的基调。“闲”并非懒散,而是心无挂碍、从容自适的精神状态;“吟”是内心情感与哲思的自然流露;“步松石”则将自己安置于松树与岩石所象征的坚贞、古朴的自然之境中。这一句通过行为(步)、语言(吟)与环境(松石)的融合,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将身心全然安顿于自然道场,实现了与世俗场域的初步隔离。
转于心境:精诚所至的忘机之乐
承此超然姿态,“精忠忘机关”一句实现了关键的内在转向。“精忠”二字,初看带有儒家色彩,但在此处更应解作道家“精诚”、“专一”之心,即《庄子》所言“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专注状态。正因有此极度的专注与投入,方能“忘机关”——彻底忘却并摒弃人世间一切的机巧、算计与功利之心。此句描绘了修行中最为可贵的心境转换:不是刻意地抵制诱惑,而是因沉浸于更高层次的愉悦中,自然达到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越与遗忘。
抵达悟境:看破空名后的精神自由
随之而来的“浮尘皆空名”,是忘机之后必然产生的宇宙观照。当内心从功利计较中解脱出来,再回看世间纷扰,便如镜中花、水中月,洞悉其“空”的本质。这里的“空”并非虚无,而是佛教缘起性空与道家“无”为体思想的融合,意指一切名利皆为因缘和合的假象,并无独立不变的自性。勘破此点,精神便从一切外在的桎梏中获得了根本性的解放。
归于神思:云林之间的天人合一
最终的“妙思云林间”,则标志着精神自由的最高实现——创造力的勃发与“天人合一”的境界。“妙思”是了无挂碍、心合于道后自然生发的神思与智慧,它无法在案牍劳形中求得,只能诞生于“云林”这般广阔、纯净、无拘无束的自然怀抱之中。此句将人的精神活动与天地自然的气韵流动融为一体,智慧如同山间云雾,自由舒卷,生生不息。
全诗由“身闲”而至“心忘”,由“心忘”臻于“境空”,终得“思妙”,完成了一个完美的精神升华循环。它向世人昭示:真正的智慧与愉悦,永远栖息于对简单生活的坚守与对自然大道的回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