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定风雨》
(2025-10-10 17:38:20)
标签:
胡立新居士文化 |
分类: 文学原创 |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定风雨》
花落泥土间,何须再摧残,寒食烟火气,耕耘居东坡。惬惬天真人,竹枝锁芒鞋,四时定风雨,朗朗知乾坤。
胡立新(贫道子)的这首《贫道子·定风雨》,剖析其如何展现一种超越外在风雨、安顿内在乾坤的生命境界。
胡立新(贫道子)的《贫道子·定风雨》一诗,以从容不迫的笔触,层层递进地描绘了一个于纷扰世间构筑内在秩序、最终达成心灵与宇宙和谐共振的修行者形象。全诗如同一幅渐次展开的心灵画卷,揭示了“定风雨”的真谛并非征服外境,而是安顿此心。
起于接纳:花落泥土间的无为智慧
诗的开篇“花落泥土间,何须再摧残”,奠定全诗超越悲喜的基调。花落本是常令文人伤感的意象,贫道子却以“何须”二字,斩断纠结,直指本源。此句蕴含两层深意:一是对自然规律(“道”)的全然接纳,花开花落本是天道循环,无需以人情抗拒;二是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发现——“泥土”并非终点,而是滋养与转化的开端,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生不息。这种对“成住坏空”的深刻洞察与接纳,是内心获得平静的基石。
承于践行:寒食耕耘的日常道场
承此智慧,“寒食烟火气,耕耘居东坡”将修行拉回烟火人间。“寒食”之冷寂与“烟火”之温热并置,象征对清贫与日常的同等悦纳。“耕耘居东坡”更是点睛之笔,一语双关:既是对苏轼贬谪黄州后躬耕东坡、在逆境中开辟精神家园的历史回响,也昭示着“道在寻常”的真理——真正的修行不在避世,而在如同农夫一般,于生活的每一寸土地上精进耕耘,从而将平凡的居所转化为安身立命的道场。
转于天真:竹枝芒鞋的生命本真
随之,“惬惬天真人,竹枝锁芒鞋”勾勒出修行者返璞归真的精神肖像。“惬惬”是内心满足安适的模样,“天真人”则是涤尽尘虑后复归的赤子之心。而“竹枝锁芒鞋”的意象极富张力:“竹枝”是文人雅士的风骨,“芒鞋”是苦行僧的足迹,二者被一“锁”字相连,象征精神的高洁与生活的质朴已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份由内而外的“天真”,是抵御世态炎凉最坚韧的铠甲。
合于朗朗:四时定风雨的内在秩序
最终的“四时定风雨,朗朗知乾坤”将全诗境界推向顶峰。此“定”字,并非指操控外在的风雨变迁,而是指内心在历经“接纳-践行-返璞”的修行后,已建立起不为外境所动的“内在气候”。无论四时如何更迭、世事(风雨)如何无常,此心已然寂然不动,朗然如镜。也正因内心澄明如“朗朗”晴空,方能真正照见并了知“乾坤”宇宙的本来面目与运行大道。
全诗始于对微观自然的顺应,终于对宏观宇宙的洞悉,完美诠释了“不离世间觉”的东方智慧——最稳固的秩序不在外界,而在于一颗耕耘得当、天真朗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