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立新居士接受著名作家,荷花文艺社社长兼总编辑刘浩歌采访

(2007-12-03 11:26:32)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名家近期活动
 

·作家写名家·

名人·名家·胡立新

 

刘浩歌

 

    在北京见到名人名家胡立新居士,是丁亥年的初冬时节。

那时的北京城,虽然没有各种花卉竟相开放的美丽,可松柏青竹愈发显示出了苍劲傲然,郁郁葱葱,晴朗的天空格外碧蓝,暖融融的阳光,更加灿烂,真的让人心旷神怡哟!

    胡立新居士是声誉海内外的名人名家,可对我们的到来,他却非常的高兴,欣然邀请我们去做客,并派出他的助手袁艺先生到门口迎接我们。未见胡立新居士其人,我们已在电话里先闻其声,知道他性格爽快、慈善待人。我们见了胡立新居士,果然如此。

    胡立新居士的工作室坐落在北京CBD总部区域内,这里不仅聚集着CBD的精英,也汇集着中华民族的书画名人名家。胡立新居士是集佛道为一体的书法名家,他的书法真草隶篆均通,尤对籀篆情有独钟。他以民族传统为根基,融会期释道儒文化理念,开宗明义,别树一帜,开创书艺之新风,人称“石如之后,直至胡君”。文怀沙先生在《胡立新书法集》中写到“吾文友胡君日日新”,并引用屈原《九章》诗句“羌芳华自中出”来点评胡君书法之美。其书法艺术,超乎世俗,逾越成法,不拘书体之戒规,融甲骨、金文、石鼓、权量碑版、简牍帛书等各体于一炉。用笔不囿于中锋,提按扫撅,纵横捭阖,胆魄独具。其独创之草篆各体风韵兼备,在当代书坛独领风骚。其作品多被中央国家机关、海内外大寺院、博物馆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当我们与胡立新居士谈起书法和文学的因缘时,他先是爽朗的一笑,接着便滔滔不绝地告诉我们:“文学是大美的追求,是心灵的呼唤,是讴歌社会的真善美。书法与文学相互融汇,书中有文,文中有书,没有文学的书法,就是没有意境的书法,是干枯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书法文化的核心就是要从深厚的文学土壤中来吸收养分,而文学作品通过书法家的二度创作,它的灵魂得到了无限生动的展示和提升。文学的语言得到了更好的传承,纵贯中国文化史,显然可以看到一条主线,那就是文学家中的书法家,书法家中的文学家,两者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文化魂宝。达到了奥秘无比的精神境界。书法艺术的意境是诗意,禅意。文学即如此,无论书法还是文学,都应宽恕、包涵社会对芸芸众生的爱,有爱有情感的人内心才是亲切的。就像水的品格柔弱不妄为,不索取、不求回报地滋润着大地,面对任何困难险阻都持之以恒地战胜它。文学家、书法家,只有达到入禅、无我的境界,心无挂碍,才会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好作品。”

    胡立新居士对文学与书法的见解,让我们欣然敬佩,他面带笑容,慈祥的精气神,让我们为之振奋而激动。

    胡立新居士淡泊明志的宽阔胸怀,让人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他坦率地说:“作为书画艺术家和文学家的思想感情与学识积累,最终要体现在作品上,无论你写什么,或者想表达什么,都需要有丰富的积淀,这就需要我们把自己所学与所做结合起来,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我始终认为,书法家和文学家的创作过程是学习过程,也是修心的过程,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梳理的过程,是文化的行者,觉者。这时,胡立新居士拿起了《荷花》杂志,一边翻阅,一边高兴的地称赞道:“你们创办的《荷花》杂志很有品位,《荷花》的乡土气息让人们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你们所从事的事业,就如同农民种庄稼,春天要播种,夏天要劳作,秋天才会有丰收的果实。所以,我认为乡土文学干干净净,质朴醇厚,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必须是一个爱社会、爱时代、爱人民的人,因为它不受浑浊之气的影响,才会有浓浓的乡情乡意。”

    听了胡居士的话,我们有了良机,诚恳地邀请他为《荷花》杂志撰文。胡居士欣然应允,拿出了自己刚完稿的一篇作品说:“不知这篇文稿可否。”我们展开胡居士的《胡立新居士说快乐》一看,真是受益匪浅,他文中说“孔子儒学的核心就是静。”静就是修身、修心、养心、养性,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了一颗感恩之心。热爱生命,心清心静,爱护一切生灵,这也就是说,人有了乍爱之心,才会有快乐,也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当我们觉得这篇文章已经很完美时,胡立新居士却说文稿还要修改。

    于是,胡立新居士坐在桌前,开始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品。此刻,我们才有了欣赏胡居士工作室的机会。说真格的,我们也曾参观过不少名人名家的工作室,但对胡居士别具一格的工作室,我们还是第一次观赏,一个长长的书案上,铺着一张洁白的毡子,案上墨香四溢,一支支大小不一的毛笔如同一支支含香的花。也行,胡立新居士就是在这里用一支支含香的笔,写下了一幅幅像红梅傲雪似的书法作品,装点着优秀的中国民族文化花絮,迎来了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再看胡立新居士书案的上方,供奉的是一尊观音,观音的右边是一架流水潺潺的水车,车轮上水流不断,发出一曲曲悦耳美妙的声音,激荡着我们的胸怀。观音的左边是一个硕大的铜盆,盆内的水清澈见底,水中映出了天真可爱的幼童和嬉戏的鲤鱼,还有那绿绿的荷叶,红红的荷花,真是可爱极了。

    此时,胡立新居士已把自己的作品修改完了,我们即想辞别,他却笑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们来自孔孟之乡的礼仪之邦,说什么我也得招待你们吃饭!”容不得推辞,我们就被胡立新居士和他的助手们招呼到了一家京城的黔家餐馆,让我们品尝颇有风味的土家族饭菜。

   我们知道,胡立新居士的书法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又兼备释道儒之哲理,海内外经常有人以万元一尺的价格向他索要书法,海外收藏家曾出价千万之巨,要购买他精心创作的释道儒经典书法长卷,胡居士均以一笑之。可我们的北京之行,却是收获甚丰,不仅得到了胡立新居士的作品《胡立新居士说快乐》在《荷花》刊发,而且还得到了他精心写的数幅书法作品。或许,这就是我们与胡立新居士的因果之缘。与文学的不解之缘。

 

(2007年11月24日,荷花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