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Albrecht Durer
1471—1528年)出生于纽伦堡。父亲是金银匠。母亲也是一个金银匠的女儿,在这样的金银匠的世家里,他从小就接受金银首饰工艺所必需的雕刻和绘画技艺训练。他的教父就是在上一章提到过的当地最大的印刷出版家考伯格,可能他最早接受制版技巧就在这个印刷所里。15岁从当地画家瓦尔盖默特学画,三年满师后于1492年外出南德国旅行。他专程去科尔玛拜会他仰慕已久的铜版画大师施恩告尔,谁知这位画家已于数月前逝世。丢勒很失望,但受到画家的三个弟弟的欢迎,并送了许多遗留的版画作品给丢勒,丢勒从中继承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丢勒虽然还以壁画、祭坛画、油画等著名于世,但是在美术史上无疑是以版画为其最突出的成就。他以卓越的技巧,用这种诞生不到一世纪的印刷术,创作出能与传统艺术相媲美的艺术作品。精细、丰富是丢勒铜版画的主要特点,他娴熟地驾驭雕刀,以精确的排线组织成画面所需要的一切。那亚当和夏娃身上微妙的起伏、那圣哲罗姆书房里阳光照在花窗上的投影、那骑士坚硬的铠甲、那战马精确的解剖,其精细和逼真,令人惊叹。但是,如果说他的铜版画还是在施恩告尔的成就基础上的提高,那末他于木版画却是前无古人的创造者。他把金银匠的雕刀功,运用到木版上,用类似铜版线那样密集的平行排线和十字交叉线的衬影来加强形体的立体感和光感。以大面积的长平行线来表现画面上的明暗对比和远近衬托。这和在他之前只有简单轮廓线的粗俗原始的木刻来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在版画发展史上,丢勒犹如一个勇敢的旗手,把版画带向一个新的天地,又像一个辛勤的园丁,把版画的幼苗栽种在文艺复兴的沃土上生根开花。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功绩毫不逊色于意大利同时代的任何一位大师。
丢勒现存的作品有1000余件,包括版画、油画、水彩画和素描。其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他还是世界上最早创作水彩画的画家之一。丢勒主要的作品除上面介绍的两幅外,还有《海怪》、《启示录》《念珠节》、《基督大难》、《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骑士、死亡与恶魔》等。
丢勒博学多才,不仅是画家,而且是数学家、机械师、建筑学家,他发明了一种建筑学体系,创立了筑城学理论。作为美术家,他刻苦探索新的美学原理,在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方面卓有成绩,著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
在德国,丢勒享有很高的声誉。自1815年始,全国每年都要举办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尔布列希特.丢勒节》。1840年,政府在他的故乡纽伦堡树立起一座丢勒的雕像。这是德国为艺术家设立的第一座公共纪念碑。德国近年出版的有关丢勒的书籍和画集高达数十万册,并翻译成多种文字远销世界各地。
作为自画像之父,他是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从而成为伦勃朗的先声。他多少已经意识到艺术会使其不朽,却终其一生为死亡正在迫近的念头所追索而无法摆脱肉体将要消失所带来的恐惧。就艺术风格而言,尽管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但其置身于其中的德国传统却使其艺术多少保留了一点中世纪哥特式遗风,同时又令人惊讶地率先展现出某些巴洛克特征。
22岁时的自画像
26岁时的自画像
26岁时的自画像。丢勒很喜爱作自画像,这幅是他26岁时的作品画中的丢勒漂亮且受人爱慕的,自信又自负,俨然一个创造者和思想家。他身着精致的服装,头戴一顶带条格的软硬帽,卷发披肩,十分时髦。不长的浅色胡须,使他年轻的面孔显得庄重。丢勒曾说:每一个德国人都想有自己的“式样”,都期望自成一家。所以在丢勒的肖像画中,面部五官、尤其是眼睛和嘴的形体刻画,都具有十分强烈的个性特征:他的眼睛明亮,神态优雅,有着希腊人称为四角形的鼻子,相当长的颈项,非常宽阔的胸脯,令观赏者感到他的非凡相貌里所蕴含的天赋才能。
28岁时的自画像
丢勒父亲像1
丢勒父亲像2
《四使徒》是丢勒晚年创作中的成功之作,作于1526年,是他当时赠给纽伦堡市参议会的,十七世纪下半叶被装饰在市政厅会议室里。这幅画由两块长条画面组成,每块画面为215厘米×
76厘米。在这两条画面上,丢勒分别画了耶稣的门徒约翰和彼得、保罗和马可。左图中,年轻俊秀的约翰,内穿浅绿上衣,外披红色的大氅,侧立着,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手中的圣经;一旁的年老的彼得也低着他宽大的前额,俯首阅读,彼得手中捧着巨大的金色钥匙,他们显示出温柔、善良的性格。右图中,披着浅色大氅的保罗,一手捧着圣经,一手握着利剑,双目怒视,显示出刚毅的性格,深邃的眼神,锐利而逼人;一侧的马可,手握一卷,机警地注视着四周。这两组人物的形象、性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这幅画的下部,丢勒曾请一位书法家题写过这样内容的文字:“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愿所有执政者时刻戒备,别把谬言视作神谕,因为上帝从不给自己的话增减只字。为此,我希望大家聆听这四位至尊至善的使者的劝告。”看了这幅画,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约翰和彼得在寻找、研究真理,保罗和马可则表示要捍卫真理。丢勒对这四个人物形象并未按传说的特征描绘,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据说约翰的形象就是采用了他的朋友、德国宗教改革运动杰出的活动家麦朗赫顿的肖像特征。这幅画历来被看作是德国宗教改革时期艺术的纪念碑,它体现出丢勒的人文主义思想,蕴含着丢勒对宗教改革的态度,也显示了他的油画艺术的那种宏伟、概括、严谨、有力的特点。
圣人们的会晤
圣徒对三位一体的崇拜
万名基督徒的殉教
万名基督徒的殉教(局部)
圣母的欢乐
三圣贤的朝拜
圣伊拉斯漠与莫里斯的会晤
嘲弄基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