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代表就“教师专业发展”交流(1)

(2011-07-14 19:01:01)
标签:

唐泽霞

湖南

宋体

刘良华

有这样一个老师

教育

分类: 似水流年

教师代表就“教师专业发展”交流

教师代表就“教师专业发展”交流(1)

教师代表就“教师专业发展”交流(1)

 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78&do=blog&id=443815

主持人周求知:今天上午刘教授的讲座是思想与激情的大餐,刘教授充满智慧的精彩讲座,让我我们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刘教授生活的幽默,学问的严谨,更感受到了思想的独到。今天下午,四位教师代表轮流交谈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由刘良华教授、许锡良教授为四位老师做点评。大家可以看到讲台布置的形状,像辩论赛,这是一场对话。“八字形”是一种敞开,一种聚焦,敞开生命之旅,和大家真诚地交流。好,让我们欢迎四位代表。开福区花城小学唐泽霞老师,长沙开福区东风小学罗湘其老师,岳阳楼区严霞老师,湖南民院附小李元君老师。

 教师代表就“教师专业发展”交流(1)

唐泽霞:各位老师,各位同行,下午好,我就首先上“头盘菜”,不管是湘菜川菜还是粤菜,希望是可以享受的“菜”。下午不想和大家分享成长故事,以前似乎写过不少,在刘教授的追寻有意义的教育写过我的学校生活,参加刘良华教授培训的课程交过一篇作业,还零零散散写过一些,李教授说过语言的节制。我不想再重复,今天想和大家交流的是我的关于教师职业本身的思考,我个人的看法,以教师的身份,工作16年的身份来观察。

从小向往,初三时面临选择,读中专还是高中,没有选择的选择,父母的安排也好,命运的选择也好,我只能填报中专,填报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希望能够进大学,很高兴能够进入湖南一师,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现在还历历在目,心理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可能将来会回到小学,一辈子当小学教师,是失落的,92年进一师,后来分到开福区小学,五个年级平行班,在两年里换了很多学科,后来偶然的机会,97年提拔为教导主任,干了8年,自己不干后教英语。有点啰嗦,16年不可能简单几句话来说清楚的,教过英语、语文、自然、数学、劳动……当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工会组长……换过三所学校,编过教材,发过文章,可能讲的这些都是所有老师都可能经历的。你和我,和他之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知识多与少的差异,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在罗列也不是“我”的存在,都只是“我的”。

那我是谁?我是教师吗?当然我们会说当然是。但是是何种意义上的呢?身份、职业、吃饭的本钱,基于一种内心的认同,我是一名教师吗?是何种意义上的“是”?是他人的承认,部们的认定还是……

首先我愿意才能成为真正的“是”。把自己和教师这个职业联系在一起。当真正说“是”的时候,就是对教育说“是”,就是让自己活在教育当中。真正说“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想我工作的前八年,没有过怀疑。但是这种接受很大程度上是不加怀疑的接受,不同的是喜欢当教师,我不会反对。包括对自己的期待,我回顾自己前面工作的经历,最初的两年到教导八年,职业生长在既定的安排下生成。教导工作繁杂琐屑。教学不是那么简单,毕竟是老油条,控制课堂,组织教学比较娴熟,经常会遇到具体的问题,显得很无力。教学的艰难。一个人的时候沮丧的时候会萌生去意,一下子离开又谈何容易呢?但是我其实这种尝试做了很多,但是从来没有离开一步,一方面不想离开,任务多无法拔出,身不由己,像套在绳索一样。拿证:自学考试,大学英语,本科。我就考教育硕士。没时间复习,处于现实的考虑,考湖南师大的教育硕士。在读,说实在的,那段经历充满感恩,那段生活变得从根本上改变。真正地去思考教育,在那段时间,从那里我没有放松,我也会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抽出半天去聆听,就是这样的过程让我不但没有真正离开的心,反而在这片土地上越站越坚定。

思考最多的,回到前面?追寻不断,答案变来变去。在反观当中有希望也有失望。何种程度上承认自己就在何种意义上是教师。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是一个教师,再其次是一个小学英语教师。

表达不够顺畅,思考不是很明晰,我想我会继续思考,我将如何做,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又如何使我成为生命成长的统一。

 教师代表就“教师专业发展”交流(1)

罗湘其:唐泽霞是朋友也是老师。来自长沙市东风小学,荣幸分享故事。

要活得精神一点。

一师毕业。公开课只是记忆,内心虚弱无力。

渐高的期待让我恐惧。有声音让我更清晰,要成长。

受薛瑞萍启发,带领孩子课外阅读。

探寻自己的内心。自我的认同。

《有这样一个老师》如何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自己思考。提出个人的见解。测试时有小明提到的观点,单选中选了两个答案。得了满分。会让他在以后考试中吃亏。 眼神。

工作中要有所坚持,用自己的力量给孩子留一片成长的空间。

小学老师教成了小学水平。也几乎沦到只读教材教参了。

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开始阅读人生。阅读力不济,感觉苦痛。重要是成长的姿态。

草莓:我喜欢生长,生长真叫人喜欢。

教师代表就“教师专业发展”交流(1)

 

刘良华:等四个人点评,有些老师开始开小差了。第一先请许锡良教授提前做点评,然后我要给接下来的两位老师提出挑战,要能脱稿。

 

 教师代表就“教师专业发展”交流(1)

许锡良:感谢各位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临时授命,不堪重负。下午思维较迟钝。很荣幸,认真听了两位小学教师的报告,说说个人的体会:个人认为无论当什么老师,职业尊严从何而来,主要应该来自于职业内部本身,哪些决定职业尊严呢?

唐泽霞老师不断进行“教师意味着什么”的发问,是作为一个生命的人的整体的反思。尊严来自于对人的生命的把握,对自己生命的唤醒和觉醒。是一个“人”的生活,作为一个“人”有尊严的生活。唐老师说“首先想到我不是一个小学老师,而是人,然后是老师,小学老师”,这种序列赞同,是从人的高度看待自己的职业,这样教师就不会是重复的,繁琐的。教师要赋予丰富内涵的话,要有哲理性的思考,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在思考的。要不然就会枯燥乏味。

罗湘其老师精彩,我体会到了第二个尊严:学会学习,学会阅读。老师的生命和学生生命打交道,要有桥梁,保持尊严必须阅读,做到有个性,有知识,然后你才有职业尊严感。罗老师提到了一次改学生的分数,轻易就改了分数,说明一个老师的主见非常重要,轻易听了别人的,就没有尊严了。对知识和思想的充实,这两样东西可以保持我们的尊严。

对唐老师我还有个补充,做“人”还要想到做一个“中国人,中国的老师,中国的小学教师”。在这个文化背景下,做到以上两点是很难的,不然名不正言不顺,无论干什么都是这样的。要弄清教师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很多老师很难超脱出来,都提到进修过程,都是这样的经历。但是实实在在的学习是内涵的学习,没有名和利,但确实充实我们自己。那些可能被体制承认,而你做的高兴的事情可能不被体制承认,这就要有一种胸怀,比较淡定,有一定的境界,这个矛盾是我们中国的老师普遍存在的,可能全世界都存在。向我们中国这样注重“外在的东西”是绝无仅有的,考察过日本,他们没有这么多等级、评定,做得要淡定一些。

当老师不能横向做太多的比较,不能和其他职业比,做老师的人应该回归自己。不要为难自己。唐老师说到的纠结的问题:我喜欢做的,并不被承认,被承认的又被纠结。个人感觉“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呢?每天都要有所得,有所不同,听听自我。明天自我高于今天自我,就是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去生活。

罗老师提到有人认为,小学老师就被认为是只有小学水平。其实小学作为教育来说是高深莫测的。智慧能量来修炼是很崇高的,怎样都难达到尽善尽美。上次广州指导阅读课,《第五十六号教师的奇迹》,雷夫就是很有智慧的人。一个有哲学思考的人是充满自信的人,不会被繁琐的事情所击垮,能够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找到尊严。这是基础教育也是高等教师希望的,像两位刘教授这样,幸福的教授里面真是凤毛麟角的。

 

刘良华:

教育博客里可以说许锡良博客是教育第一博客,希望大家关注。关注其每天思考什么问题。我们不要活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状态中。今天中午吃饭时,就说大概很难遇到像这样几位聚集的会议了,今年是首创,这大概是首次,壮观,明年往后难得聚一起,在这里要表达感谢。

 教师代表就“教师专业发展”交流(1)

严霞:普通话不聪明,不自闭的人不聪明,看来我是双重不聪明的人。(刘良华:有例外)

今天尽量把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一点,让大家不受太长久的折磨。刘良华教授突然提出要求,非节制的要求,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

岳阳师范,毕业后,偏僻小学任教,志向。学历拔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历提高对我是例外。积淀了很多东西。没上过一次区级竞赛课。举重若轻。权威人士的夸奖对我来说,对没有机会的老师来说是最大的鼓励。竞赛课使我能得到锻炼,持续成长很重要的平台。上了八次试教,每次之后大家给予的批评和帮助的指导的话历历在目。

《冲破小语文的樊篱》

逐渐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从那后注意学生的眼睛。

窦桂梅的激情影响,我的专业生命可以无限。开始学习,被参加了很多培训班。区级骨干教师研修班,全国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者培训、普通话测试员培训,都非常珍惜,坐在下面当学生的机会。学会怎样做学生?学会怎样做老师?

慢慢学会怎样与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员交流。这样的过程中学到很多。从那以后开始真正阅读,每天读一点,就算这些天的学习。这几天教授讲座很精彩,在空隙中看完了周国平的《幸福的悖论》。

刘良华:严老师一直脱稿,讲得如此的从容、真实、淡定。

严霞:我一说读书多就心虚,教授们都是汗牛充栋,我就像是蜗牛爬行在学习的旅途中。后来敢于在教育网站、大家博客上发表谬论。最主要学会找到自己的课堂,课堂教学一直是老师最重要的阵地,也是精神的家园。你在教育生涯中有没有幸福感?我的幸福感不是荣誉证书,当然也能给予鼓励,但是我的幸福感80%来自和学生的交流。有一种从来没有预料到的思维。孩子表现出的热衷,在意课堂教学。每一次公开课都可以促进自己的进步。不管随堂课还是公开课,希望给孩子有趣的东西,而不是无趣的东西。读“滴水成冰”,读出噶帮噶帮的声音;珍珠鸟,猴王出世。对古代白话文的疏离感。西游记、水浒传原来也可以这么的亲近,有趣。这是我最感到有成就感的。

教育旅途中,用别人的话总结:教育是艰难的事业,我们有迷惘、挣扎、彷徨甚至挫败感,正是有各种各样的感受,我们才能朝着有吸引力的前方继续向前。

 

刘良华:非常感谢严霞老师接受我的挑战。可以看出一个老师叙事的状态。我整天就是愿意看书和写作,如果老师写出唐老师罗老师李元君老师等这样,我愿意看。如果能够写成严老师这样,我很想一直听下去。

                                 (未经作者允许,谢绝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