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智渊:我们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转)

(2008-06-22 15:43:22)
标签:

杂谈

分类: 麓山之友
我们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转) (2008-06-22 11:20:28)

在《魔戒》中,精灵公主亚玟不愿意跟着精灵们一起离开凡间,而选择了留下来跟随她深爱着的阿拉冈,这不仅让她失去了长生不老的力量,更可能随时面临死亡。

一般以为,这是爱情的力量,我更愿意理解为自由的力量,或者更直接一点,是对“平静的绝望”的恐惧。你能够想象精灵们的生活吗?每天在林子里走来走去,既然没有死亡,时间也就不存在了,这样的生活平静而安详,一眼可以望到头,但是令人绝望。亚玟公主选择了跟随阿拉冈,等于将她的生活抛掷到了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去,她随时可能面临死亡、背叛,一觉醒来,不知道今天会遭遇什么。但是,生活也因此波澜起伏,有了爱情,也有了创造与自由。

我们都是大地上的精灵,像梭罗所说的,“大部分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走在校园中,看到那些白发飘飘的年老的教师,或麻木或慈祥,循规蹈矩,在制度与责任之下度过了一生,然后拿着一份能够糊口的退休金,安详地等待死亡。每逢此时,难道你不会打一个寒噤?现在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你,难道不是从这些老教师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命运?我知道你恐惧过,你内心有梦想希望能够周游世界,但是看到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再看看自己已经被格式化的生活,你只能让梦想永远成为梦想,并且一天天地干枯。一个有无限可能性的师范毕业生,用不了几年时间,你身上的创造基因就将丧失殆尽,你会被繁重的工作格式化,变得只能听命于组织,除此之外死路一条。

这就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隔离,我们感觉到自身的无能,体验到刻骨的孤独,这几乎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人如何减弱这种无力感?弗洛姆说,大多数人是通过补偿机制,比如使人僵化的常规生活,与群体保持一致,对权力、特权和金钱的追求,在与其他人共同参与宗教仪式时对偶像的依赖,自我牺牲似的苦力生活,以及自恋似的自我膨胀——总之,是以变得畸形而逃避了疯狂这一结果。

这就是人类的阴暗前景,与民主无关。

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的生活。因为这种无力感,我们才病了,变得蝇营狗苟,汲汲于眼前微利,与同事拼分数,在学生面前貌似强大实则很虚弱,我们才让虚无与谎言,让权力与金钱左右我们的生活。也因此,我们才变得卑微,变得顺从权势奴性十足,放弃了人的自由与尊严。(另一方面,我们也变得自大,变得无限膨胀)我们每天吃毫无滋味的工作餐,遵守固定的作息时间,做千篇一律毫无挑战的工作,从不敢越雷池半步。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中有非常好的揭示。

弗洛姆提出的克服“平静的绝望”的途径是“爱与创造”。“爱”是广义的爱,其实就是从孤立的个人走出来,将他人包含于个人之中(这是美忠及支持者认识错误的地方,极端个人主义是将个人孤立起来,这是人的悲剧),重建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关系。这种爱,包含了接纳、宽容、尊重、互助、悲悯等因素,在爱他人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获得了拯救。“创造”则是对乏味无聊的工作的超越,不再是机械地被动地从事一份谋生的饭碗,而是重新思考职业意义,获得职业认同,从而将职业视为生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获得幸福完整。这,不正是《教学勇气》的重要内容么?人类最深邃的思考,总会在某一点上相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