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桂:无聊感的分析

(2007-03-09 21:53:37)
分类: 似水流年
 
       原则上说,人处在一个世界性的关系之中,并为这种意向性的关系所充实。比如说,走在路上,偶尔在枝叶疏朗之中看到一只黄雀,我们从来不能把这黄雀与周围世界的体验分开,相反总是联系在一起。一路走来,这种世界性的视域不断扩大,因此我们的体验也就不断延伸、丰富。人的过去、现在、将来所回环联结所形成的生命流就是在这种体验之中不断丰富起来。
       但是,这不是绝对的。这种世界性体验很容易被各种情绪所中断。其中一种就是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会以一种不同的形式莅临的无聊感受。这种感觉一旦来临,一切的事物就会因此丧失色彩,失去了原有的可亲魅力。周边的世界顿时变得不可靠,仿佛一下子离我而去。这种感觉很奇特,我们很难以通常的方式究本溯源去探究其产生的原由。
       有些人把这种体验说成是人与虚无接触的结果。在这里,思想家设想了一个必然不会存在的事物,而这种事物时时环绕在人的四周,一有机会就要显示自己的威力。不管这种说法有多少的说服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在无聊中,并不是感受不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世界性的意向关系也并没有消逝,而只是这些关系突然显得没有了意义,变的不可亲了,然而这种关系仍然以其原有的惯性潜意识地压迫、触摸人的心,以旧有世界的形式设下一个不可见的、因此也是一个外在的圆圈。
       那么,我们如何对待这种无聊感受呢?因为这种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如此常见,旧有的世界性关系如果并不牢靠,时常时新,那么就容易破碎,陷入彷徨无地的处境。一种方法,就是凭自身精神的伟力创造一个想像的空间,这个想像的空间重新赋予我们的世界性体验以一种确定的安顿感,让人心静神宁。
       在生活中,有很多情绪给予人的感受是与无聊感十分相似的,比如烦恼,深沉的悲哀。这里的问题是,如何在世界性的意向关联之中寻找到这些情绪的意义,以此重建一个新的,在这之上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