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大年的正月初三(周四),东方红徒步群68名友友早7:30在牡丹广场西云峰国际集合,沿天津路防洪渠~洛浦秋风园~过西苑桥南~顺洛浦公园到牡丹桥~进中国国花园,徒步全程16余公里,午前顺利结束。


出发时是这样子。

"政治经济学"是个经常性话题:把自己思想装进他人“脑袋"叫老师,让自己“口袋"装上他人的钱叫老板,二者兼得的叫老婆。加上"二者兼得"的家庭伦理学是不是会颠覆你现有的认知?任何领域,道理总是出奇的简单,但真正实践起来,除了长于悟道还要凭借机缘。“国际关系学"″哲学″"文学"“趣味数学″″外语学"″医药学"″养生学"″摄影美学″"造型艺术学"等等,都是友友们的谈资,当然亦都有擅长者,不信请您到徒步群里走两年。



















"平凡""心情″″红花″。










“兰兰″″回忆″。












张建平老兄步履铿锵。











笑笑。




″玲兔″″地主婆"。

"平凡″。

″放松心情″。


“有缘"二美女。

忠阳夫妇。






″美丽心情″"兰兰″。




″承诺″″笑笑″。


春节的伟大之处,一个国家能不分天寒地冻与春暖花开的地域,居然这么自然、情愿、真心实意地加入如此重大的一次盛典,还是每年一次,从不间断,它的凝聚力到底在哪里呢?
这就是家庭中亲情的力量让中国人能够自觉地遵循着人伦的大道,它大于宗教,大于政治,大于金钱,不管家在穷乡僻壤,还是灯红酒绿的都市,都要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往家奔,谁也阻挡不住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
习俗的认同,是生活状态的一致性体现,长久生活状态的融合,势必形成共同的集体人格,从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这个文化的主脉就是以家为核心衍生出的亲情之线。一个人即便走到天涯海角,心中都扯着一根无形的线,有多少中国人,就有多少条线,这些线交织在一起,就是中国人用情感编织的血脉之网。这种巨大的凝聚力历久不衰,任皇权更迭、王旗易帜,中国人回家过年去滋润亲情的初心始终不改。“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就是中国人对宗族血脉的寻根问祖。
有人曾经担忧过域外的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节日会淡化中国人对自己传统节日的固守。可当人们在春运的当口,站在车站、码头、机场看看那些奔家去的人流,你就知道心之所向是怎样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就算把全世界的节日都写在中国人的日历上也撼动不了春节的一根毫毛。一个融化在文化基因中的传统节日,对这个民族有如此强大的整合能力,多么令人惊叹。我们的春节,是我们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汇聚成的民俗、民心、民意。我们的春节,是全世界华人热爱生活、看重亲情的最好体现!
感恩一起走过,感恩您的陪伴!感恩群主及管理层的精心设计和辛苦付出!感恩摄影大师们的美拍!感恩友友们的参与、关注与分享!谢谢大家!我们农历正月初五徒步再见!恭祝各位春节愉快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