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教育融入有效的数学课堂 王燕玲
(2012-05-24 15:45: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分校 |
因此在学科教学的科学性方面,我一直在思考百分数的意义该如何得出?基于对学情的了解,百分数的认知孩子们脑海中并非一片空白,他们有浅显的理解,比如会读、会写百分数,会说离自己生活经验接近的百分数的意思。基于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一、先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百分数。具体实施中先是开门见山式的呈现百分数,规范学生对百分数的读、写法,之后对学生收集的百分数进行初步解读,以此把握孩子们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到了怎样的一种程度。二、通过具体情境的呈现,进一步理解百分数,感受百分数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具体实施先是呈现绿博园情境,意图让每位孩子经历分数与百分数建模的过程;然后呈现足球比赛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深化理解百分数;接着抽象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后,通过说一说,巩固完善百分数的意义。三、玩转百分数。综合运用所学百分数的知识,通过写一写、读一读、想一想,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如此环环相扣的设计,为孩子们顺利理解百分数的意义铺平了道路。
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概念理解准确到位,但理解的东西如何正确表达,除了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外,同时还向孩子们渗透想清楚了还要学会说,数学上语言表达也很重要的习惯意识。另外,根据学科特点,显性的生命教育元素的融入,应该是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渗透,因而课堂中对学生珍爱生命教育的视频,我认为应该是做得比较自然到位的。同时从周主任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新课堂应该是回归人性、尊重个性、关爱生命的课堂,基于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思考,我更进一步地理解了新课堂的状态,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应最大限度的得以尊重与凸显,教师的精彩源于学生的精彩,所以今后自己的数学课堂应该向着更开放,更多元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