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算“经过时间”

(2011-12-07 11:07:58)
标签:

杂谈

分类: 低年级组

巧算“经过时间”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二年级上册时、分、秒单元第三课时“作息时间表”,出现了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等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对这类问题,很多同学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经过时间。尤其是班级内年龄偏小的孩子,怎么也理解不了。经过连续几年的此类内容的教学,我把此类题型进行了总结,把计算经过时间的题目进行由易到难的分类,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类题目:起止的两个时刻之间是整时。

例如:从9:0011:00,经过了(   )时;从2:305:30,经过了(    )时。

第二类题目:起止的两个时刻之间不再经过某一整时,且起止时刻均为10分的倍数。   

     例如:从800830经过(     )分;从10401100经过(   )分;从11101150经过    )分。   

     第三类题目:起止的两个时刻之间不再经过某一整时,且起止时刻是5分的倍数。   

     例如:从105135经过(      )分;从820850经过(     )分。   

     第四类题目:起止的两个时刻之间至少经过一个整时,且起止时刻均为5分的倍数。   

      例如:从855920经过    )分;从9501120经过( )分;从9401050经过( )分。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一、直接相减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第一、二三类题目。所谓直接计算法就是用后面时间的数减去前面时间的数。

     例如:9:0011:00,经过了(   )时。因为11时减9时等于2时,所以经过了2时。

  2:305:30,经过了(    )时。因为530分减230分等于3时,所以经过了3时。

      800830经过(   )分。因为830分减8时等于30分,所以经过了30分。

      105135经过(   )分。因为135分减105分等于30分,所以经过了30分。

     注意:减的时候要用所用时间减,而不能用时刻减。

     二:分段图示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解决第四类题目。   

     所谓分段图示就是从起止时刻之间经过的整时中选择一个重要整时作为分界时刻,以分界时刻为标准再分别计算经过时间,最后把分段计算后的经过时间合并在一起。   

     例如:从850920经过( )分。

          巧算“经过时间”

      三、竖式计算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上述4种题目,并且具有简单、清晰、方便等优点。   

     例如:从725755经过( )分。   

        巧算“经过时间”

      相减,相减。) 

        725755经过( 30)分。   

     如:从9501020经过( )分。   

         巧算“经过时间”                  

   不够减时,向“60,并标注借位点。)

    9501020经过( 30 )分。   

    在使用竖式计算法计算经过时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各自对齐,相减,相减。  

     2不够减时,向“60,并用借位点“·”标注清楚。  

     3借用“60后,应在原有的基础上1”后再减。 

    方法是不少,但是孩子们理解起来,可能都有些困难,我想,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加,对这类知识一定会理解越来越好的!

                                                     hh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