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目标也可以用问句?

(2010-12-28 21:05:05)
标签:

杂谈

目标也可以用问句?

   参加教学工作也有十余年了,教学设计也天天在用,知道原来的教学目标在新的理念支撑下,应该以学生的角度来确定,那我们改为“学习目标”,教学活动改为“学习活动”,可是,用问句的形式来书写目标,说真的,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和使用。这是来自国外的一份“教案管理表”中出现的内容,挺新奇,使用后,觉得,用问句来描述目标,也不错!

  

教学单元名称: 生活中的角

你的姓名: ____贺红晓_____

日期: _   2010-12-25______

所教科目:    数学学科

所教年级:   小学二年级

学生情况:____都是优等生( 重点班);    好生差生都有;____其他情况(正常比例的一个教学班)

单元大约所需时间:13课时

主要可以使用的资料/资源:学生生活经验、教材、课件、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等

简单摘要(用三到五句话描述单元内容):

小学生将在这个教学单元中,对角这个概念形成初步的理解。他们将能够从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上辨认哪些是生活中的角,哪些是数学意义上的角。同时,他们也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角进行分类。

(可选部分)贯穿线索(整个学年或整个课程要达到的重要、总体理解目标。这些目标在整个学年或整个课程中保持不变。)

 

1.问句形式:你能标出一些图形中的角吗?
陈述句形式:学生将结合生活经验直观认识角。

 

2.问句形式:请你先做一做再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陈述句形式:学生将理解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问句形式:你能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直角、锐角、钝角?
陈述句形式:学生将开始理解和领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你的启发性论题是什么?    
(用你所教学科里的一个词组或是概念写下你的启发性论题。)

 启发性论题的衡量标准:请解释你的启发性论题是如何达到以下标准的。

 

1.中心性:你的论题在哪一个学科中起中心作用?你为什么认为这个论题对你所教的科目起重要的中心作用?

     这个论题是数学学科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的一个重要概念。该论题可以使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开始进行思考,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类似的词语,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但是,老师必须清楚,孩子们意识中的“角”,并不完全是数学意义上的角,有必要使学生有明确地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吸引力:为什么这个论题会吸引你和你的学生,或是有潜质让你的学生感兴趣?你将如何使这个论题吸引学生?

    孩子们已经有了一些关于“角”的知识,尽管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把自己的经验与这个概念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时,会有意识的与“桌角”、“牛角”、“红领巾”等的角联系起来,在具体辨认角的过程中,学生很有可能会学到新的知识,并能够用所学新知识进行判断,回归生活。

3.资源易得性:请给出2-3个与这个论题相关的、可供你和学生使用的具体资源。

    学生是“活动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经验,在他们生活周围,有很多含有“角”的物体,即使是我们的教室里面也不例外。同时,本论题的学习,教师还将为孩子们准备形象生动的课件,来演示角的特点。

4.联系性:这个论题和本学科的其他论题、其他学科、以及课外生活有怎样的联系?

    这个论题是数学学科中图形领域的基础,它是后面学习各种图形及更广泛知识的基础;与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也有密切的联系,孩子们可能会体会到,为什么“桌角”不是“角”,为什么不把它做成标准的角呢?等等……

5.挑战:描述学生可能遇到的“棘手的地方”-- 学生在理解这个论题时将遇到的困难,你在设计这个教学单元时将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学生很可能会“对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结论产生怀疑,在这里我们准备采用学生亲自操作“活动角”和“课件演示”两种主要方法来使学生突破难点。

你的总结性反思:(简要总结你上述五个方面的分析中的主要论点,并着重一、两个方面,解释为什么这是一个好的启发性论题。)

      角,这个概念,它不仅仅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同时,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角在美化我们的生活,角在“支持”着我们的生活,从某个方面来讲,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角、辨认角、分析角、设计角等,都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归与生活。

单元理解目标 这个教学单元(通常需要3-5堂课)要达到的目标。

 

目标1  直观认识角

问句: 你能标出一些图形中的角吗?

 

 

陈述句: 学生将理解

 

  •   学生将结合生活经验直观认识角。

 

目标2  理解角的大小

 

问句: 请你先做一做再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陈述句: 学生将理解 

·      学生将理解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目标3理解和领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问句: 你能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直角、锐角、钝角?

 

 

陈述句: 学生将理解

·      学生将开始理解和领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理解活动 持续性评估

 

 

理解目标

(理解活动针对的是哪个单元理解目标?把理解目标的数字写在这里,如理解目标1)

理解活动

(学生们将说、做、制造出的作品,从中表明他们对理解目标的理解程度)

持续性评价

(你怎么知道他们理解了?对每一个理解活动,评价者将使用哪些标准来评价?请举例说明,评价者期望看到学生做或说的内容,或者评价者使用的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如产品、演示等)的评价标准。)

理解目标一:

指出主题图中藏着的角。

标出平面图形中的角。

评价者是谁?教师、学生

如何评价?回答、题目完成情况

评价什么?是否能找到数学意义上的角

评价标准是什么?是否为正确的数学意义上的角

理解目标二:

制作活动角,并利用活动角进行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评价者是谁?教师、学生

如何评价?操作、展示、汇报

评价什么?对角大小意义的理解

评价标准是什么?角的本质特征

理解目标三:

认识三角板上的三个角

以三角板上的直角为标准,分出锐角、直角和钝角并及时进行判断

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评价者是谁?教师、学生

如何评价?回答、操作、指认、题目完成情况

评价什么?是否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评价标准是什么?是否能够准确判断三种类型的角

 

 

 

 

 

   看着,似乎挺复杂的,但是真正深入进去,发现也不是那么地麻烦。呵呵......

   目标用问句,真的有!看来,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hh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