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散文《稻花飘香》发《黄冈日报》2020.9.15副刊
(2020-09-17 20:36:24)分类: 发表 |
秋日,走在乡间村道上,飘来阵阵淡淡的清香。
哦,稻花?
我问路边一位村民:“今年稻子开花了吗?”他说:“开了呀,你去田里看看吧。”他显然对我这位关心稻花开放的游客感到好奇,疑惑地看着我走远。
稻花细小,外表朴素简单,而且隐藏在茂密的稻叶间,一直被人忽视。可我的父亲,喜欢看稻花,闻稻花的香。在我的记忆里,还留存着当年父亲看稻花的情景。
炎炎盛夏,水稻扬花,父亲给稻田灌水。走在田埂上,他突然停步弯腰,头贴近稻面,久久凝望。绿色的花苞片像蚌壳似的徐徐张开,淡黄色的一枚雄蕊和六枚雌蕊逐渐伸出来。父亲惊喜地喊:“开了,开了!”花苞片继续张开,稻花完全盛开,父亲又凑近了,闻着说:“香啊。”父亲看稻花时的痴迷和闻稻香时的陶醉,有点像我小时候得到了一件好吃的宝贝。
当年的我不明白,父亲为何对很不起眼的稻花如此倾情,对淡雅到差点闻不到香的稻花如此喜欢。父亲说:“稻子扬花孕穗时节,需要多喝水。”说完又去给稻田灌水了。
父亲走进了稻花盛开的深处,而我对稻花留下了印记。
稻子开花期在夏季。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稻在自体授粉时,雄蕊上的花药会破裂,花粉相当细小,随风和稻的摇摆,落到雌粉上,与雌粉的胚珠结合,发育成胚芽。一朵稻花,形成一粒稻谷。
稻花开放了,经验告诉我,一个月后,绿色的田野将成金色的海洋,稻浪翻滚,收割机奔忙。而此刻,水稻正在孕育,等待新生,等待成熟,等待换装。
一粒稻谷,从播种发芽、拔节分蘖、孕穗扬花、收割脱粒,最后加工成米,需要经历怎样的千辛万苦、饱浸多少雨露汗水,才可成为哺育我们成长的盘中食粮。
眼前再次浮现我的父亲,手里拎着几枚稻穗走来。父亲说,掉在田里可惜。 父亲在稻穗上抠下一粒粒谷子,丢到水泥晒场上。水泥晒场上摊满了金灿灿的稻谷,他弯腰捧起一把,闻着,他说有阳光暖烘烘的香。他把一粒谷子丢进嘴里咀嚼,检测一下稻谷是否晒干燥了,干燥了就可以进仓了。他的脸上漾起了笑容......
忽然明白了,当年父亲在稻花里,一定是看到了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只有像父亲这样经历过饥饿的人,才会对稻田怀有深深的情感,才愿在烈日暴晒下静下心来,一探小小稻花里的奇妙世界,也才会把掉落在路边的一枚稻穗捡回家。
稻花香。
我走下田埂,蹲下身体,终于看清了,一朵朵细小的稻花,有的刚刚裂苞,有的开始张扬,它们恣意地伸展,舒心地绽放。我闻稻花香,淡淡的清香。稻花,无论样貌还是味道,都很低调,它不张扬,内涵却是那么悠远而深长。
想到了一句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有远见的村里人,用汗水浇灌了多少稻花盛开、稻米喷香,用心血建设美丽乡村,开拓美丽经济,他们在妆扮美丽家园时,始终牢记食为天的根本,坚守千年古训的本分。
秋日乡村,稻花盛开,稻香芬芳。